本文转自:温州日报
温州首创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指数
一把“标尺”丈量儿童友好
本报讯(记者吴笑鸣)昨天,2023世界温州人大会“她力量致未来”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交流会上,我市率全国之先发布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指数。该指数通过科学定量,监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水平,让各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有了“标尺”和“指挥棒”。
“一米高度”传递城市建设温度。2021年11月,我市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聚焦“一米高度”视角,聚力“一小”模式创新,构建了“1639”工作体系,统筹推进30项行动,122项具体任务落地落实,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易推广、具特色的儿童友好“温州样本”。
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迭代升级,如何让城市环境更加“适小”,全面提升孩子们的幸福感?我市在国家规定的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五大友好”基础上,把具有温州特色的儿童产业友好,以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满意度纳入考评维度,从这三个维度创新构建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指数,将通过每年度指数测算,为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提供动态监测和决策参考,帮助其找到建设过程中的长短板和发展方向。
这把“标尺”怎么用?据悉,指数按照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要求,立足我市发展实际,设定具有代表性和操作性的22个领域、98项具体指标。以“成长空间友好”为例,该项工作主要呈现宜动、宜居、宜学、宜乐、宜游空间环境配置等情况,指标涵盖公共空间、交通出行、人文参与、自然生态4个领域。
除客观指标外,指数还设置了衡量儿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主观指标。例如“发展环境友好”重点聚焦家庭环境、文化环境、儿童食品安全保障、网络安全环境构建等情况。“儿童产业友好”结合温州本土特色,呈现涉及产业业态建构、产业品牌升级、文旅产业创新等领域的指标。
“标尺”测量如何确保科学精准?按照《浙江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今年以来,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改委、市统计局联合浙江工商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通过数据建模、量化测算等方式,制定《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重要指标(试行)》,形成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指数。“指数兼顾全市通用性和地方差异性,不仅可以纵向量比自己,还可横向对比其他城市。同时指数还分设了约束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刚柔并济’地指导各县(市、区)高水平高质量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负责该指数编制的浙江工商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章上峰教授说。
制定“标尺”温州底气何在?从一张张“成绩单”中可窥探一二——2022年,温州成功列入第一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共14个)。今年,我市共有3个案例入选浙江省儿童友好最佳实践案例(全省10个),其中《聚焦儿童视角赋能社会治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温州模式》入选浙大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标尺”更清晰,建设更有力。当前,我市新一批“三张清单”已出台政策举措24项;260个试点单元被纳入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儿童艺术剧院等40个重点项目持续推进,不断为“一米视角”添光彩。
记者手记>>>
用好“标尺”创造美好未来
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对儿童友好,也体现着一座城市最大的善意。
温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指数瞄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从儿童实际需求出发,细化设定98项具体指标,引导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快建设普惠共享、优质均衡的儿童友好体系。
定好“标尺”更要用好“标尺”。只有充分发挥指数的监测作用,精准找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发力点,才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更期待这份“参考答案”能让“温州经验”惠及更多儿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一把“标尺”丈量儿童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