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并非仅指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而是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尤其是膳食结构对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相信咱们普通百姓,对全谷物这个名词已经不再感到陌生。但是,也有不少人仍然存在着认识误区或模糊概念,比如,全谷物是不是粗粮?全谷物是不是吃得越多越有益?咱们现在就来解释相关的要点。
谷物,基本的结构包括谷壳、谷皮、胚乳、谷胚,全谷物,是加工过程中,只脱掉了谷壳,而谷粒仍然完整,如果碾碎后,其中的营养成分,会得到保留。全谷物的代表,包括糙米、燕麦、黑米、玉米、大麦,这类谷粒完整的食物,再经过适当加工,比如,做成全麦粉或者燕麦片,也属于全谷物。
咱们常说的粗粮,则是与精米、白面等相对应的概念,包含谷物、杂豆、薯类等,常见的粗粮食物包括绿豆、番薯、芋头等,但是,粗粮不一定是全谷物,比如,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只是去掉了谷皮和谷胚,做成玉米碴,那是精制谷物,或叫精制粗粮,但是,不属于全谷物。
膳食结构中,包含较多的全谷物,会带来多种健康收益。比如,2016年6月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1项荟萃分析报告指出,较高的全谷物摄入比例,可以将冠心病风险降低21%,癌症风险降低11%,全因死亡率降低18%。保持较高的全谷物摄入比例,可以使呼吸系统疾病风险下降19%,糖尿病风险下降36%,心血管疾病风险下降21%。2022年3月,《食品科学与营养》杂志上发表了1篇论文,研究表明,每天额外食用50克全谷物食品,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23%。但是,更高的摄入量,比如,每天全谷物摄入量达到60克以上时,相关的收益则不会再明显增加。
全谷物,会带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效果,关键原因在于,不同部位的谷物,营养元素的含量不同,全谷物,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元素。比如,谷皮含膳食纤维、酚类抗氧化物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而谷胚,则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果为了口感和外观好看,在加工过程中去掉了谷物的某些部分,就会失去很多的营养成分。比如,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体重,同时,不溶性纤维,会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短链脂肪酸,影响肠道激素分泌,调控葡萄糖和脂质代谢。可溶性纤维,会延迟胃排空,增加葡萄糖的转动时间和吸收,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可以控制血糖水平。
如果只吃精制谷物,不仅失去了有益的健康效果,而且更容易导致肥胖,增加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近期的研究表明,咱们同胞的饮食结构中,存在着全谷物、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问题。因此,有识之士发起了全谷物行动计划,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大家,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00克到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克至150克,提倡主食全谷物化,就是将平时吃的精米、白面,替换为全谷类食物。
全谷物,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普通人群,建议每天全谷物在主食中的占比为50%。全谷物的摄入量,应该循序渐进,给胃肠道1个适应的过程。全谷物的特点,是口感粗糙,为了适应日常主食的变化,可以多在食谱方面下功夫,比如,杂粮饭、燕麦粥,或者用玉米粒炒茶,早餐吃燕麦片,形成新的饮食习惯,逐步减少精米、白面的摄入量,就能吃出健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新闻 » 吃全谷物,具有哪些健康促进效果?需要注意什么事项?一文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