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人文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时,为何会放一块腥臭的生肉?别小瞧它,有大用

古时候的犯人犯了重罪,要取其性命,大都是以砍头作为惩罚方式,惩治这些穷凶极恶之人。古人常说的刑罚,“刑”字就有在一口井边将头颅砍下之意。

不过,他们这些死囚在死前都有机会饱餐一顿,是为断头饭。这个规定在现代并不少见,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类似的对死刑囚犯这种人道主义的关怀。

有些地区的死囚犯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最后一餐。

既然死之将至,大部分的人都会好好把握这份点餐的机会,一则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二则多点一些,拖延些时间,再好好感受一下为数不多的人生。

断头饭的由来,为政治而生

而在古代的断头饭之中,特定的时期都有专门的规格规定,由不得人选择。但无论这一餐丰盛或是简单,都习惯在上面放上一片腥臭的生肉,显得与周围鲜美的饭菜格格不入。

这当然不是给囚犯生吃的,除了寒食节会应景或是迫于生计不得生火之外,即便是古人也不会经常吃生肉。想给死囚加餐,直接煮熟,炖的鲜香味美岂不更好?

若是存心给死囚添堵,那也不必,因为若不想他们好过,直接不给饭吃,让他们带着不安恐惧又空着肚子面对死亡难道不好?

此上两种情况都非其本意,那么这片腥臭生肉到底有何妙用?独独出现在断头饭之中,又有何深意呢?

对断头饭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曾为春秋霸主的楚庄王在取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之后,擒获了许多敌国俘虏。

这本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但对于这些俘虏的归处,他一时犯了难。

曾经互为敌人,这些战俘不知道杀害了楚国多少能人将士,如今好不容易抓获他们,为了那些牺牲的将士以及国家的安定,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放过这群战俘。

只是由于人数众多,一夕之间将其尽数斩杀又未免太过不近人情,楚庄王预见了这些场景,居然有些于心不忍。在战场上刀兵相见是一回事,如今卸了盔甲,任人宰割又是一回事。

无论在何种年代,死亡永远是最令人敬畏的存在,它并非只是纸上所述的那般轻巧随意,而是一切的归结点,对死亡的敬畏永远是镌刻在人类基因上的。

见楚庄王为难,楚国一个谋士借机献策,他对楚庄王说:“大王,臣认为战俘必须要杀,否则难以告慰诸天将士英灵。

只是可以略施恩惠,让他们最后能够饱腹而归,也算仁至义尽了,还可堵住悠悠众口。”

楚庄王对这项“人性化”的制度很受用,于是欣然接受建议,下令:“为战俘备下丰厚一餐,允许他们吃饱之后,再行刑。”

后来这项规定不仅适用于擒获与斩杀他国俘虏,慢慢衍生为每个死刑犯都有的一项“优待”。

各国听闻这项举措之后纷纷效仿,深觉此举甚妙,既有宽慰也有告诫之意,还能体现君主的仁慈,一举多得。断头饭由此而来。

断头饭的生肉,一种人文关怀

断头饭是为将死之人准备的最后一餐,盖在上面散发着腥臭的生肉却不是,它的作用并非是怕人吃多而要抑制食欲。

在一些果腹都成问题的年代,若能撑死也是一种恩赐。再者,人之将死,一顿饭而已,也不必如此克扣。

其实啊,这生肉是为了人死之后生魂前往地府而准备的“通行证”。人死之后,为避免成为无依游魂,至多只能在人间徘徊七日,七日之后需要入到地府。

地府之中,不止有鬼差,有孟婆,更有恶犬守护。他们以撕咬生魂为趣,特别是在世之时罪大恶极的魂灵,下了地府之后会散发出无端恶臭,最吸引他们。

奈何桥边上有一妇人布汤,名曰孟婆,传说喝下孟婆汤,前尘往事尽忘怀;过了奈何桥,便可以了无遗憾前往投胎,以待来世再为人。

那几条恶犬正是守在奈何桥上的,它们性情恶劣,喜好撕咬在世上为恶之人的魂魄,撕扯他们,使其无法通过拿奈何桥,更无法来到往生之门,投胎转世。

前世与人为善者一般可以无恙通过,至多只是被纠缠一番,虽然狼狈但好歹魂魄能够保全,而上一辈子的恶人则没有那么幸运。

有的连魂带魄被尽情撕咬,直至魂飞魄散,连投胎的机会也没有。

但为恶之人也可真心忏悔,为往世积下无边阴德,断头饭是官家对他们唯一的恩赐,也是给了他们一次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机会。

断头饭上那片腥臭的生肉便是为这几头恶犬准备的,死去之人的魂灵携带着这份生肉,经过奈何桥之时将生肉抛出,那群恶犬得了生肉,就会哄抢成一堆。

生魂就可以趁着恶犬争抢横夺,无暇他顾时喝下孟婆汤,通过奈何桥,前往来世。而若有来世,他们既然承了一份情,此后必定好好做人,不再犯事。

断头饭的俗世意义

断头饭自古就有,各朝各代在此方面的规定不尽相同,但作为人生的最后一餐,毫无疑问都会尽量安排得隆重丰盛一些。

比如宋太祖时期,断头饭的标准就是五千文的规格,要知道彼时的寻常百姓一两文就可以果腹,由此可知这一餐的丰盛程度。

虽然事到如今一切已经不可挽回,那些囚犯可能并没有多大的胃口享用美食。人之将死,一切美好和诱惑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但是这餐的意义并不止于使死囚最后感受人世间的温暖,从而洗心革面,从头做人,它的俗世意义更加重要。

鬼神之说虚无缥缈,人是否有来世还未可知,只有当下活着的幸福才是能够真切把握的,断头饭除了给死囚最后一个美好梦境,还是对生者的一个警醒。

死者已逝,生者尚存。无论来世往上之论是真是假,他们都还要在这个世上继续生存。或许还是相信这个说法更好。

逝去的亲人得到轮回转世的机会,来世不求大富大贵,至少也是要安定一生的。

得知他们以后大抵会过得十分安宁,活着的人悬着的心也会跟着安宁起来。哪怕这一世有滔天罪孽,已经在头颅被砍下时还清了。

同态复仇也莫过于此,要索求最多不过一条性命而已。

官家也贴心的在断头饭之中放置了生肉,如果不放,死囚犯家中人也必定会在刑场或是祭拜之时带上一块生肉。

将此宣扬得越玄乎,他们便更加慎重,而他们对此事越慎重,便越不会脱离这份警示。

这断头饭虽然丰盛,还有生肉为你地下开路,但是只有死囚犯人才能享用,吃了就离死亡不远了。人皆有权衡利弊之心,一顿温饱是否值得一条性命来交换,答案不言而喻。

由此告诫民众,要想好好活着,就不要做出违背国家法律之事,更不要做大奸大恶之人,听从国家的命令而不违背,自然能够相安无事,终老余生。

这碗饭就是刽子手手中那把悬而欲降的大刀,上面淅淅沥沥滴着无数死囚的鲜血,它要时时警醒世人: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要为可为之事,不可为之事不为。

否则说不定他年某日,这顿丰盛的一餐就会端至你的面前,无论你是接受还是拒绝,一切已成定局。

断头饭的后世意义

为死囚犯送上断头饭,意义有三:一则为安抚死者,二则告诫生者,三则体现国家法度严明之外亦有人情,彰显君主大度。

在封建社会,任何决策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权利的产物,哪怕对民众千般好万般好,也只是希望防止骚动,遏制住他们,来固牢自己的地位和权利。

断头饭从一开始就掺杂着政治的意味,原本就是楚庄王为了彰显自己的仁君气度而发明的笼络人心的工具。若非可能对一国之主的名誉有损,如何处置那批战俘都是无谓的。

譬如秦国的第一战神白起在面对不敌来降的40万敌军俘虏时,衡量一番之后选择就地坑杀。未见其有何不忍之色,更没有所谓的断头饭。

因为立场不同,既无法完全牵制住,为他所用,也不能放虎归山,任其壮大,只能全灭了。

不过断头饭这一说除却政治因素外,经过后世的发酵,民众自己能够自圆其说,更牵扯到了鬼神之说,才让这项制度变得复杂起来,它的作用超过了政治方面的原本意图。

从后续的时代背景来看,道家,特别是儒家思想的传播,即使是对死囚犯也需要仁义的思想逐渐兴起,才让这个传统能够一直不间断的留存下去,直到至今依然广泛适用。

而文明时代的到来让它在全世界都十分受用,如今,它的效力只增不减,适用范围亦然。只是也逐渐脱去了政治的外衣,显露出原本的内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时,为何会放一块腥臭的生肉?别小瞧它,有大用

分享到:更多 ()
来源:司马玄 编辑:人文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