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咸丰是想真的杀慈禧的,这是很正常的皇室套路,继位的皇子年幼,势必会导致后宫干政,要么产生外戚危害,要么国疑主幼,权臣恣肆。咸丰想杀的不仅仅是慈禧,连慈安也想一起干掉,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动手,我猜可能是平衡关系。肃顺也是赞同杀掉两个女人的,但这两人的敏锐度很高,在从热河回京途中,以男女有别为借口和这波朝臣分开走了。所以下手没能成功。
再说咸丰临终安排,八大顾命大臣。是: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先不谈这几个人,我们聊一聊清朝历史上顾命大臣,有一个很相似的,康熙的四个顾命大臣: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这个家喻户晓了,索尼老死,苏克萨哈被鳌拜所杀,遏必隆属于鳌拜同党。可以看出,顾命大臣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存在。会威胁到君权。于是咸丰自作聪明的出了八个顾命大臣,让他们互相牵制,主要为两部分人:载垣、端华、肃顺、景寿四人为宗室贵族、军功贵族;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四人为军机大臣。
咸丰在临终之前,特制“御赏”、“同道堂”两颗印章,作为日后颁布诏谕的符信。就是说,八大臣写了奏折,太后皇上看了之后,要先盖上御赏的章子,然后再盖同道堂的章子,才能生效。御赏由慈安掌管,同道堂由皇帝掌管,也就是他的监护人慈禧掌管。这是想用两个女人钳制八大臣。当时还有一股势力,就是恭亲王等帝胤势力,这波人被八大臣孤立了,连咸丰驾崩也没允许到热河去奔丧。也就是说,咸丰摆了一个阵法,八大臣、后宫、宗室,三方牵制,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但现实总是不会按照计划来。三方势力都想掌握主动权,所以必然需要一个结合,八大臣里虽然有宗室,却代表朝臣的立场,朝臣和君权一直是非常矛盾的存在,所以后宫党不可能选择朝臣,她们选择了帝胤。
结果就是慈禧和恭亲王联手发动辛酉政变,八大臣里载垣、端华、肃顺被处死,剩下的要么流放要么被废了。非常值得关注的是:景寿被削职但保留了爵位和品级,同治年间继续当御前大臣。朝臣派的失利使得大臣失去了话语权,恭亲王很快就大权在握。于是历史再次重演:多尔衮摄政。但牛逼的慈禧对恭亲王始终保留芥蒂。尽管后世一直鼓吹这两人有一腿,类似多尔衮大玉儿那种,但可以感觉到恭亲王应该和慈安才是真正盟友,在慈安去世之后,慈禧很快就免去了恭亲王所有职务。
从此慈禧在作死的道路上没有了任何阻碍,带领着大清走向灭亡。咸丰死的那一年是1861年,鸦片战争20年后,英法联军入侵一年后。在国家形式危险的情况下,出现的却是内斗内耗,更产生了垂帘听政这种现象。虽然慈禧撑着一口气撑着大清多活了几十年,但大清这条船,在咸丰年间早就漏底进水了。亡满清者,必是叶赫那拉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咸丰临终前真的想计划杀慈禧吗,为何说他这一计划加速了清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