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人文

基辛格去世闹乌龙与生祭文天祥表忠义

基辛格去世的消息,在网络微信上热传,最后证实是假消息。之所以会闹这样的乌龙,可能有许多原因。只是,这样的假新闻,还是有一个作用,让依然健在的生者,看看世人们对于自己的去世,到底是如何悼念的,是不是挺有意思呢?

中国人讲究盖棺论定。一个人只要还活在世上,就有可能变化,可能由好变坏,也可能由坏变好。因此,难以对其一生作出准确的评价。“使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是令人感慨的事。为了防止闹笑话,为了防止成为人们取笑的话柄,因此有“生不入志,活不入祠”之说。

可是,对于依然还活在人世者,也有祭奠的特例。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作“生祭”。享受“生祭”,闹得最为轰轰烈烈的人,可能只有文天祥。其中主持其事者王炎午,并非历史名人,但因为主持“生祭”文天祥一事,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王炎午的一生事迹,虽然诗文也写得不错,但对于历史功绩,放在历史长河中,实在是乏善可陈。

王炎午生逢宋末元初这个朝代鼎革的乱世,也是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他曾变卖家产,投奔文天祥的抗元事业之中。当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之后,众所周知,元朝从皇帝到将帅,都主张劝降文天祥。而对于南宋抗元军民来说,如果文天祥这样一位处于精神领袖地位的人物降元,将会最大程度地瓦解抗元斗志。

因此,当元兵启程将文天祥押解到元朝大都,王炎午显然能够判断其真实用意,就是劝降。否则,何必兴师动众,路远迢迢押解文天祥到元大都?

可以说,王炎午听到押解文天祥到元大都的消息,极为惊恐。他不是惊恐文天祥被杀害,而是担心文天祥到元大都之后,扛不住压力,真被劝降了。

王炎午对人说:“天亡大宋,为子民之势不能生,文丞相是宋室重臣,更当以死殉国,为天地间留正气。”说句实话,要让人去死,是不是很残忍。可是,当满口正义之时,让人去死,似乎就变得合理,而且还可以说得振振有词。这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

怎么样让文天祥去死呢?王炎午是文人才子,也就只有舞文弄墨的功夫。在众人的鼓噪之下,王炎午写了一篇一千八百多字的《生祭文丞相文》。写完之后,他让人将此文抄录一百多份,沿文天祥的必经之路,赣州至吉安、南昌、九江等地,张贴于驿站、码头、山墙、店壁诸显眼之处。抄录的祭文,字大如掌,似乎生怕文天祥看不清楚。

当蒙军押解文天祥从广东进入江西途中,王炎午一直跟随其后,想找机会和文丞相见上一面,要让文丞相知道,大家现在都希望他去死,他只有死才能对得起南宋百姓。

当然,蒙军对文天祥的看管很严,王炎午始终没有找到机会接近文丞相。在文天祥到达赣州之前,王炎午提前赶到,在赣江码头,王炎午亲自贴了几份“生祭文”,还摆设祭坛烧纸钱,哀声恸哭地祭奠文丞相。当文天祥到达南昌码头上岸时,王炎午又冲到蒙古军队面前,跪拜祭奠文天祥。

当然,王炎午一直没有机会与文天祥当面说话。如果真有机会见面,王炎午说出文天祥必须去死的话,气氛会不会有几分尴尬?

王炎午采用生祭的方式,劝文天祥速速就死,以全其节。可以说,是一种忠义的表达。只是,这样的忠义,是让别人去死,而不是自己去死,是否经得起推敲?

历史事实表明,文天祥在押解到元大都之后,还是选择了拒不投降,最终被杀,成全了自己的民族气节,让后人景仰。

王炎午搞的这出生祭文天祥,在当时确实也闹出了相当大的动静。需要说明的是,王炎午鼓动文天祥为保全气节而慷慨就死,他自己并没有去死,而是选择了在元代苟且偷生,最后活到了七十多岁。当然,王炎午也没有在元代出仕为官,也算是保全了自己的南宋遗民气节。

说到底,为了气节,为了忠义,而让人去死,这样的劝告,是需要打个问号的。

如今的伶仃洋,已然波澜不惊。但回望历史,依然让人心潮起伏。对于英雄,对于生死,确实让人感慨系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基辛格去世闹乌龙与生祭文天祥表忠义

分享到:更多 ()
来源:可读一二 编辑:人文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