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人文

天京事变,石达开为什么打不赢湘军?

1860年,石达开与14王娘吃饭,士兵跑进来:“翼王,大事不好,将士们闹着分家,打起来了。”石达开长叹一声,他早已料到今日,只是来得太快了。

宝庆之战后,石达开很狼狈,10万大军还打不要2万“杂牌军”,一世英名就这么没了。退守广西的日子,如同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刘长佑湘军追杀,石达开一触即溃,在桂林城下差点被打死。此时,幸好广西爆发天地会起义,刘长佑、萧启江率兵去桂平、平南,石达开才喘一口气。

一路战败,却也不忘记扩充军队,从流民、散兵、游勇、地痞、无赖、天地会招募兵马。石达开抵达河池庆远,麾下人马25万,声势浩大。

25万“杂牌军”,唯一的作用,就是给石达开壮胆,别无他用。石达开不敢率兵去桂平救援“大成国”,而是选择留在河池休养,但粮食危机很快就出现。

石达开没有根据地,广西连年战乱,也无法供应25万人粮食。此时,石达开决定拿软柿子捏,他亲自率兵去攻打山寨,试图夺取里面的粮食。

太平军下乡征粮,居民反抗强烈,纷纷组建武装,将粮食运到山里,并修筑防御工事,阻止太平军劫掠。

打不赢湘军,难道还打不赢民众吗?石达开亲自率兵上山,围攻寨子,并派人去传话:“我们来征粮,可以打借条,他日灭了清妖,再加倍偿还。”

广西,虽说是太平天国发祥地,但主要是客家人拥戴,其余民众对太平军并没啥感情。再则,石达开士兵成分复杂,平日经常扰民,故而没人愿意“借粮食”。

数万大军攻打山寨,理论上讲可以“无坚不摧”,实际却打脸了。太平军没有战斗力,也缺乏攻打寨子的武器、弹药;石达开打了一个月,一粒粮食也得不到。

山寨居民顽强抵抗,而太平军的粮食即将耗尽,石达开只好分兵前往宾阳、南宁、白色等地方筹集粮食。谁知,出去的将领,几乎不再回来。

傅忠信、谭体元率兵去桂柳一带活动,结果遭遇“团练”伏击。傅忠信战败后躲进山林为寇,谭体元则继续北上,一路杀向桂林、湖南,旋即进入江西,寻找李秀成。

谭体元脱离大部队,开了一个先例,其余各部也自己寻找出路。石达开见状,心灰意冷,打算退隐山林,了此一生,没了昔日的雄风。

天京事变,翼王的家人都被屠戮,石达开单干之后迎娶了第14位夫人刘氏,也就是后来在大渡河畔生下儿子石定基的那位。

刘氏很有眼光,便建议石达开率兵北上,继续与洪天王合作,否则迟早会被湘军扑灭,但石达开没有答应。

刘氏的建议,并非“孤立”,因为广大将士也是这么想的。汪海洋、彭大顺、朱衣点、童容海等悍将,纷纷劝谏:“翼王回京,我们联名为你求情,天王也会原谅你。”

众将这么一说,石达开怒不可遏:“军兴以来,我待你们不薄,为何要说出这样的话?要走的话,你们自己走,我绝对不回去,也不会阻拦。”

话是这么说,但未必能做到,石达开还是下了狠手。大将蔡次贤,石达开的贴身护卫,类似典韦、许褚“角色”,拉着一帮人马准备北上,结果栽了。

张遂谋,石达开首席谋士,为人心狠手辣。蔡次贤这么干,张遂谋不能容忍,直接带兵去抓捕,当着广大将士之面,把蔡次贤及其亲信斩首,寒了人心。

蔡次贤被杀,成为“义军东归”的导火索。彭大顺、朱衣点、吉养元、汪海洋等人立刻拉着20万“杂牌军”,宣布脱离石达开,打着“东归”旗帜,一路朝着北方前进,寻找李秀成。

数十万人闹分家,张遂谋派人火速告知翼王,希望他能阻止。石达开哀叹:“事情到了这地步,我早已料到,就由他们去吧。”

石达开面如死灰,刘王娘安慰他:“翼王不要灰心,你还有一人可用,赖裕新一定支持你;只要赖裕新留下来,就能东上再起。”

王娘没说错,赖裕新意志坚定,忠诚度最高,对翼王不离不弃。石达开能在广西再次崛起,并杀向湖南、贵州、云南、四川,在西南地区掀起波澜,关键是赖裕新。

不管怎么说,20万将士“东归”,对翼王石达开而言是重大打击,却也在意料之中。石达开远征,宣布脱离洪秀全,曾许诺:“建立功名,可以为元勋”。

将士们拥戴翼王,为的是建功立业,拜将封侯,改善生活。如今,石达开连土匪都打不赢,还想归隐山林,跟着翼王打仗,没有希望,也看不到出路。

再则,林启荣困守九江,数万将士命悬一线,石达开选择视而不见,多次拒绝派兵救援。林启荣是石达开的战友,一起并肩作战,赢得湖口大捷,但石达开却可以这么狠心。

与洪秀全分道扬镳,将士们可以理解石达开的“委屈”,但不能理解他为何不救援林启荣。翼王石达开,令人敬佩的是他曾经的“忠肝义胆”,可如今人设形象崩塌,将士们为了前途,自然可以抛弃他。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天京事变,石达开为什么打不赢湘军?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戏说三国 编辑:人文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