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新闻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人文

明朝下达禁海令,私人海外贸易却屡禁不止,这背后有何原因?

引言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禁止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而颁发了海禁政策,然而,之所以私人海外贸易却能够存在和发展,并不是一个巧合,而是在沿海居民的生活需求下所推动发展的。

明朝统治者下达的海禁政策,使得沿海居民生活困难,被逼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违禁开展海上贸易,这也就导致明朝后期,出现了走私贸易十分猖獗,而朝廷却束手无策的局面。

一、明朝私人海外贸易的概况

明朝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主要有两个阶段,这是以隆庆元年作为分水岭,一个是海禁政策下的明朝私人海外贸易,另一个则是隆庆帝解除海禁,有条件的私人海外贸易。

从明朝初期到明朝中期,也就是洪武年间到嘉靖年间将近两百年的时间里,明朝都实行了海禁政策。

但是这也没有阻止私人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而且禁的越严,货物的价格只会越高,这也就导致犯禁出海的船只只会越多。有文献记载说“成、弘之际,豪门室间有乘中舰贸易海外者。”

从这可以看出,海禁政策有所松弛,海商抓住机会开展私人海上贸易。由此可见,私人海外贸易并没有因为“海禁”而停止,反而是因为“海禁”频频发生。

这也就导致了私人海商为了打破朝廷的海禁政策,发展海上贸易,与外国勾结,形成了海商与海盗共存的海上走私集团。

朝廷为了整治海防,处死了很多海商与海盗,这让沿海地区的居民一下子失去了收益来源,因而,愤起而攻之,朝廷官员被迫自缢。

走私贸易因在无人管治的沿海地区、海禁政策松弛而变得更加猖獗。

违禁的私人海外贸易一直是络绎不绝,从朝廷一禁再禁的政策来看,也能知道私人海外贸易的数量绝不在少数。

隆庆上位后,发现海禁政策已经是阻止不了走私贸易的发展了,因此明朝统治者只能开放部分海禁,允许私人海外贸易,历经了两百年的明朝“海禁”政策就此结束。

在私人海外贸易取得合法地位后,越来越多的沿海百姓开始出海贸易,这使得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海禁一开放,各地的商贾分东西两路,各种大型装满奇珍异宝等等货物的商船,准备出海贸易。

在相关文献中有记载,外国商船数以百计,停在港口边的就不下六七十艘。由此可见,不仅是出海的商船在增加,来的外国商船也在增加,而贸易的地点更是遍布二十四个国家和地区。

二、明朝私人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一下子改变了唐朝、宋朝、元朝开放海外贸易的局面,进而是长达两百多年的“海禁”局势,但是私人海外贸易却能再海禁政策下得以发展,这又是为何呢?

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沿海居民基本生活的需求

生活在沿海地区的百姓,主要是依靠大海而生活,他们或是利用近海的地形发展渔业,或是利用便利的海上交通条件来发展贸易。“田不供食,以海为生。以洋舶为家者,十而九之。”

而渔业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想要的到良好的发展是很不容易的,因此,有条件的居民便会从事海外贸易。

靠海而活的百姓因为“海禁”政策,生活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能够解决家庭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只能出海。

海上贸易的利润巨大的,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大胆的地主富商、官宦也开始从事海上贸易。

二是海外贸易发展史的延续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的考证,汉朝时期,海外贸易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数量不多,规模也不大。

不过,此时的海外贸易并不是私人海外贸易,而是由朝廷专门设置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设立了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海外贸易的发展一直到唐朝其规模有所扩大,总共有七条主要从事对外贸易的交通路线,其中有两条便是海路。“北方从登州出海,南方从广州出海,分别通往朝鲜半岛、日本和南海、印度洋沿岸。”

这就是介绍了唐朝时期的海外贸易路线,为了能够让海外贸易能够规范发展,唐玄宗在广州设立市舶司,专门用以管理海外贸易。

宋朝时期,经济繁荣昌盛,因而,海外贸易也是十分频繁的,用来贸易的货物种类也是繁多,在《宋会要辑稿》中记载的货物有珠贝、犀牙、珊瑚、玛瑙、鼊皮等等。

元朝时期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因此,其海外贸易制度依然是市舶司制度。《元史》中记载:“每岁招集舶商,于番邦博易珠翠香货等物。及次年回帆,依例抽解,然后听其货卖。”

本地商人与外国商人频繁进行海上贸易,每年都会有商船出海,然后第二年再满载而归。

由此可知,明朝的海外贸易能有如此规模,还形成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与制度,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与演进的过程。

三是严厉的海禁政策下的产物

明朝初期,朱元璋便开始实行了海禁政策,旨在严格管理海外贸易,唯一被朝廷所认可的海外贸易便是朝贡贸易,这是明朝统治者为了彰显“天下共主”而开始的,但是“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需要大量财力支撑。

而在郑和之后,朝廷再没有派其他人进行海外贸易,这使得朝贡贸易财政压力巨大,明朝统治者只能实行更为严厉的海禁政策。被逼无奈下,私人海外贸易由此开始发展。

三、明朝私人海外贸易发展的意义

1、推动经济发展,促使港口城镇形成

官方的朝贡贸易主要服务的人群是以皇帝为首的上层社会,因此,用来贸易的货物是以奢侈品为主。

而私人海外贸易则是以百姓为主,因此,货物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奢侈品,更多的则是各种农副产品和各种各样的手工成品,其交易范围远超于朝贡贸易。

也正是因为如此,它不仅丰富了商品类型,还促使明朝商品经济、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而且除了商业、农业,还带动了纺织业、矿冶、造纸、印刷等行业能得以较大规模的发展。

不仅如此,私人海外贸易发展得越来越好,也带动了沿海居民所在地区形成了有规模的城镇。

比如说,原本是全是荒野的漳州月港,就是因为私人海外贸易的频繁交易而得以发展,并且还有“小苏杭”的美称,其政治地位也由此而不断提高。

还有浙江的双屿港,“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地势,海禁政策实行期间,这里就是外国商船进行贸易的地点,后来更是发展为了浙江海上贸易的基地,也由此形成了具有规模的城镇。

2、加强了中外交流,促使社会思想变革

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同样也促进了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外国思想的影响,提出了农商同等重要的经济思想,这无疑是推动了社会思想的变革。明代初期的学者丘濬提出:“食货者,生民之本也”,“财者,人心所同欲也。”

这些思想主要表达的就是要百姓经商是必然会发生的,这也让很多人明白了商业的重要性,应当鼓励民间的普通百姓从事商业活动,给与商人经营自由的权利。

正是这种与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言论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思想的变革,还为海外贸易的后期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3、加强了人口的国际流动,促进了社会稳定

从唐朝开始,就有很多商人、躲避战乱的难民移民,到了明朝时期,随着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沿海居民移居海外的现象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海外移民的热潮。

在沿海地区的家谱中,有着很多海外移居的记载,大多都是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这些华侨带去的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对于海外地区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这些华侨还成了连接中国与外国的纽带,不仅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力量,还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

结语

明朝可以说是给了我们一个教训,让我们知道国家与百姓是分不开的。明朝百姓想要靠海外贸易赚钱养家,而国家却是禁止他们这样做,一切都是由国家去做,这样的做法无疑是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艰苦,为了生活他们只能铤而走险。

所以,一昧地下达禁令只会适得其反。

国家要想繁荣发展自然是多多听取百姓的声音,了解百姓的生活需求,然后再做出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

要知道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体,国家的发展措施基本都要围绕着人民来制定发展,不然,“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是有道理的。

参考文献

《明史》

《宋会要辑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新闻 » 明朝下达禁海令,私人海外贸易却屡禁不止,这背后有何原因?

分享到:更多 ()
来源:青灯话史 编辑:人文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