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吐槽,中国古代落后的最大原因就是海禁。老旧的水师无法满足远征海洋的需求,让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但是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那就是如果中国古代真的搞海禁了,怎么还会出郑和下西洋这样的千古奇观,怎么会有郑成功这样能硬刚荷兰人强大的水师。
其实在中国的海禁政策,不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已。只有在几个特殊时期,才贯彻了严格的海禁政策。首先是元朝,元朝曾经执行过远征日本的计划,为了防止走漏消息,在1274年1281年分别执行过两次海禁,每次都调动4000多艘各种船只,大量民船也被征集。清朝真正的海禁政策,也不过执行了三十多年,从1555年到1583年,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抗盘踞在台湾的郑氏水师。后来随着郑氏的灭亡,海禁也就逐渐停止了。
明朝海禁的时间就比较长了,但是细分的话还是可以分成两个小阶段,一个是明初朱元璋为了拆散水师兵团,防止水师造反的海禁;另一个则是嘉靖时期,对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海盗和倭寇袭扰,而执行的海禁政策。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寸板不能下海”的海禁都是出于军事目,执行一段时间就结束的。一旦官方拥有了足以解决当时沿海危机的武力,海禁就会被解除。为了解除军事危机,最直接的方式当然就是要打造一支足以战胜危机的海军力量。所以强大的水师和海禁政策并不冲突,甚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是海禁造就了强大的水师。
那既然中国明清两朝的海禁持续时间不长,而且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正面大于负面,为什么在历史课本里还要把中国古代经济衰退的锅扔给海禁呢?海禁也太委屈了吧。其实海禁不委屈,因为在明清时期,真正的海禁结束之后,朝廷还会通过各种理由,打击民间私营商贩下海经商。小时候我们的历史老师告诉大家,这是因为古代重农抑商的原因。可是现在我们都觉得事情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在《明英宗实录》中曾经记载过司礼监太监福安奏的奏折:大致意思是停止下西洋将近三十年,当初郑和从西洋搞来的财物即将用尽,国库很有可能要因此空虚;在《殊域周咨录》中也曾写过,郑和下西洋大大的充盈了国库,也让民间因此获利;《明宣宗实录》更是直接记载了当年公布上述黄福的感慨,要是现在还有下西洋,国库就没那么紧张了。由此可见,下西洋并不是简单地耀武扬威,而是是实实在在的挣钱买卖。这让中国人看到了海外贸易是一件多么暴利的事情。用丝绸茶叶瓷器,换来一船船的真金白银,这买卖,谁不心动。然而这也就给停止下西洋以及严厉打击民间商业行为的海禁埋下了伏笔。
既然海洋贸易这么挣钱,为什么还要停止下西洋,还要对商人实施严厉的海禁?在现代《侵权责任法》中有这么一条原则,谁获益最大,谁嫌疑最大。我们不妨把这条原则应用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看看在这场海禁运动中谁最终能获得最大的收益。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士绅和这些士绅支持的官僚。
这些官僚利用海禁法律大肆打压民间商业行为,同时通过政治活动,收买朝廷官员,让他们影响皇帝停止下西洋的活动。没有了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商业竞争力量,这些官商勾结的大户巨贾,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走私,垄断全部海洋贸易的利润,成为了海禁运动的实际受益人。明亡的时候,皇帝没有钱,百姓没有钱,钱在哪里,都在这些为富不仁的巨贾手中。
而清朝时期这些的巨贾已经不满足和朝廷与民间商人争利,垄断国内的出口权。他们决定更进一步,还要垄断外国人的独家代理权,于是他们搞出了广州十三行,彻底把中国的海外贸易。变成了他们的私人产业。于是外国商人利益的在这场海禁中受到了严重损失。就这样中国就变得越发贫穷封闭,故步自封。而外国人当时虽然忍了下来,但等他们拥有了强大的武力之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用舰船利炮打开中国海关。
那么观众朋友们,对于中国历史的海禁政策,你们有什么想说的话呢?欢迎各位在留言区发表看法,璐璐十分期待和大家一起交流观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 “寸板不得下海”的海禁让中国落后世界,这锅背的冤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