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任鲁王朱檀,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生母郭宁妃,在后宫地位也比较高,后来还代理过后宫事务。不过朱檀本人荒诞不经,最后因服金石药过度而亡,年仅20岁。朱元璋给了他一个“荒”的谥号,所以后世称他为鲁荒王。
朱檀去世后,他的独子朱肇煇袭封鲁王。朱肇煇与他爹截然不同,他礼贤敬士、勤政爱民,是一位贤王。值得一提的是,朱肇煇历经九朝(从洪武到成化)八帝,活了78岁,也是明朝藩王中相当长寿的一位了。
之后鲁王还传了好几任,大多数平平无奇,而今天的主人公,就是明朝最后一任鲁王,也是肩负重任的“番薯王”,朱以海。他有着怎样的经历?为什么又叫他“番薯王”?其结局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
朱以海出生于万历四十六年,一开始他其实与鲁王之位没有关系,因为他并不是长子。所以当父亲鲁肃王朱寿镛去世后,是他的大哥朱以派袭封鲁王。崇祯十五年,清军攻破兖州,鲁王朱以派自缢而亡,他的儿子和弟弟朱以衍、朱以江一并殉难。
而朱以海,趁乱时躲进死人堆里,这才逃过一劫。两年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朱以海袭封鲁王爵位。然而坐上鲁王之位没多久,李自成就攻占北京,并计划向山东用兵。没办法,朱以海在兖州待不住了,只好逃往浙江。
与此同时,福王朱由崧在南京被拥立为帝,建立南明,年号弘光。弘光帝得知朱以海来到浙江,便命其驻守台州。可没想到,不久清军攻破南京,弘光帝被迫逃往芜湖,最终被清军抓获并处死。
因此,张国维、钱肃乐、张煌言等人便迎朱以海入绍兴,拥他为监国。朱以海和这些人并不熟悉,但又想发展自己的势力,于是就决定倚重方国安、王之仁两位大将。谁知二人与钱肃乐等人不和,所以还未来得及一致向外,就先起了内讧。
不仅如此,很快朱以海又得知,唐王朱聿键早已在福州称帝,改年号隆武。这件事还发生在朱以海监国之前,所以隆武帝派人来,要求朱以海退位归藩。当时支持朱以海的势力较少,且内讧不断,不像隆武帝得到了除浙东以外各地南明地方势力的认可。因此,朱以海不得不退位归藩。
这样一来,支持朱以海的张国维等人就不乐意了,他们仍盘算着,要重新迎回朱以海。于是,他们不肯接受隆武帝的诏书,还将其派来的人杀了,加深了双方矛盾。
当然,朱以海本人也是想取而代之,所以不断挑拨隆武帝与其支持者的关系,其中就有郑芝龙。正因如此,所以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一直不满朱以海,认为大敌当前,他却只顾与隆武帝自相残杀。
郑成功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就是因为南明各势力无法真正团结一致,加上清军士气正盛,导致后来隆武帝也被俘,绝食而亡。这一下,朱以海再次成为众人心中的救命稻草,被拥为监国,张名振趁机献计,让其先收复江南。当时桂王朱由榔又被拥立为帝,即永历帝,张名振吸取教训,建议朱以海和永历帝搞好关系,一致对外。
不得不说,张名振的建议不仅不错,也一时极大提升了朱以海的信心。当时据守金、厦一带的永胜伯郑彩,决定拥护朱以海,就将其迎入福建。一时间,朱以海势力大增,短短半年内,就相继收复福建多个府县。仅一年左右时间,朱以海的势力就收复了闽东北三府一州二十七县,复兴明朝总算看到了一丝希望。
但就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郑彩又动起歪心思,他不甘所有功劳都被朱以海抢走,想从朱以海手中夺回大权。说白了,就是想当权臣。南明为什么一直难以成功,就是因为内讧不断,已经吃了几次亏仍不长记性,这样还如何成事。
同理,原本形势大好的南明,又因为郑彩的歪心思,开始内讧不断,隐患重重。就在他们自相残杀时,清军趁机派精锐进攻,这下原本夺回来的州县,就这样遭清军又抢了回去。
清顺治六年,朱以海跑到福建与浙江的交界处住下来。郑彩还不肯安分,又和郑成功打起来,结果被打败,朱以海趁机收编郑彩余部。后来,张名振帮助朱以海收取了舟山群岛,朱以海在这里建立了复兴基地。
朱以海打算在舟山重整朝纲,却被清朝总督陈锦打败,不得已跑到厦门投奔郑成功。郑成功虽然不满朱以海,但国难当前,他还是决定收留朱以海。朱以海为了在金门待下去,就主动去监国称号。
后来永历帝也被害,张煌言又想拥立朱以海,但遭到郑成功的反对,此事便不再议了。就这样,朱以海一直在金门住下来,因为金门没有生产稻米,所以朱以海一直都吃番薯,这才有了“番薯王”的称号。康熙元年,朱以海病逝,时年44岁。
(参考文献《明史》《南明史》《东南纪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 他是明朝最后一任鲁王,也是肩负重任的“番薯王”,其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