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手段发达的今天,冒名顶替参加高考的事情几乎不会发生。而在科举时代,冒名顶替始终屡禁不止,因为当时没有有效的手段来确定考生的真实性,就连基本的面貌也很难确定。
唐代时,参加文举者的身份证明材料上一般写有“中形,黄白色,少有髭”,参加武举者的身份证明材料上写“长形,紫黑色,少有髭”。明清考生写“面白、面黑、面黄”“有须、微须和无须”,“圆脸、方脸”等。根据这样的描述,考场工作人员还是比较难分辨考生的相貌。
清乾隆年间,江南的一次乡试时,有一位奇葩的考官叫胡希吕,在考生点名入场时,他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的“微,无也”这一句话,将所有身份证明材料上写了“微须”,而又有胡须的考生全部拒之门外。
这可难为了不少的考生,他们只好想各种办法来应付这位昏庸的考官。当然,其中最便捷的办法就是剃掉胡须。有一个叫沈廷辉的三十多岁的考生有点小胡须,属于“微须”,为避免被胡希吕逐出考场,他四处找人帮忙将材料改为“有须”,但结果渺茫。
实在没有办法,沈廷辉只好把胡须剃光,等到点名时,他发现有人已经将他的材料改为“有须”了。胡希吕说:“此人又一顶替者,册上填明有须,何以无须”?结果,费尽心机的沈廷辉还是被赶出了考场。
另一位“微须”的考生则与沈廷辉不同,他觉得自己寒窗苦读不容易,就因为胡须的事情,让自己进不了考场实在不甘心,他决定搏一把。在入场的时候,他果真被拦了下来,认为他是有胡须,与身份证明材料上不相符。
面对这种情况,他大声抗议,胡希吕居然还厚颜无耻地骂他不读朱熹的著作。这位考生毫不示弱,冷笑反驳道:如果说“微”是“无”的意思,那么“孔子微服过宋”,岂不是说孔子没有穿衣服去宋国吗?如果孔夫子脱得精光在宋国招摇过市,这成何体统啊!他的这句话让胡希吕哑口无言,再没理由按照他的标准来识别考生身份了。
事实上,清代在确认考生身份上还是有一些较为科学的手段的。为了保证报考材料的真实性,科举采用了保结措施。不仅需要由亲友、族人、邻居和里长签订保结文书——结状,而且还实行考生互结制。一般是五人或十人同时参加考试的考生组成,由无人结保的称为“五童结”。
在此基础上,清代还采取廪生保结措施。实施之初,主要是认保,即由童生在本县享有官府津贴的生员——廪生中自行选择一位为其担保者。如果报考者有冒籍、隐瞒守丧、身家不清、代考等舞弊行为,保结廪生则会被取消秀才资格,与舞弊者一同治罪。
正因为需要承担如此重要的责任,廪生们玩玩会与自己熟悉的邻居、亲戚者或其他关系较近的报考者结保,以便最大可能地规避风险。
然而,报考者与廪生自行结保时,经常互相勾结,廪生甚至帮助报考者隐瞒不实信息的情况,影响了保结作用的发挥。乾隆五年十五年(1790),根据湖南学政张姚成德建议,朝廷改认保为派保、挨保,指定廪生担任保结者。
这样报考者和廪生的结保是随机的,他们不一定互相认识,使结保制度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按照规定,派保廪生与报考者的保结关系在府试后结束,院试则又需要根据府试结果更换派保廪生。
在保结的过程中,充当认保和派保的廪生承担相当重要的责任,他们需要为报考者提供担保的内容是:出身是否清白,是否为丁忧期,是否是在户籍所在地报考,是否确定是报考者本人参加考试。如果出现任何隐瞒身份、舞弊的行为,都要追究保结者的责任,重者还有牢狱之灾。
确定担保者之后,需要在官学提供的文件上签字,以保证这些担保的有效性,结保的文书叫“结状”。在经过了这些程序之后,报考者才算是已经报考,获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 古代没有照片,科考时考官如何确保考生身份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