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一年,都察院御史刘汝骥被外放为徽州知府,按例上任之前他要入宫辞行,聆听太后垂询。慈禧太后召见刘汝骥后,就问他有没有去拜谒过军机大臣,刘回答说没有,慈禧就对他说,你在外为官不比京城,日后要想有个好仕途,就一定要仰仗军机大臣的提拔。
本来按照正常的逻辑,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足额完成朝廷的钱粮赋税才是本职,只要政绩好就不怕没有好仕途。可是清代的情况却不是这个样子的,官员升迁往往和政绩扯不上多大的关系。
或许很多读者对此观点存有异议,清代不是也有很多地方官因政绩突出而屡受提拔的吗?比如康熙朝的于成龙,不就是从知县干起,凭借其政绩一步步爬到两江总督的吗?
御史并不否认,有些官员确实是因为政绩突出而升官的,但总体而言,这种情况并不多,占比应该不会超过十分之一。更多获得提拔的官员,都不是因为政绩,而是靠着背景和履历。
朝中有人好做官
任何朝代的官场,都适用朝中有人好做官的这个基本定律。其实有的时候未必就要朝中有人,只要能把上司伺候得舒坦周到,照样能升官。
我们研究清代官制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官二代以及那些出身贵族世家的子弟,往往升迁速度很快,这就是典型的朝中有人。以祖孙、父子、叔侄、姻亲而得以在仕途上快速升迁的大有人在,且占了不少的比例。以汉臣而言,像张廷玉、刘墉、翁同龢等,他们都是典型的官二代。
还有一些则是属于师生关系,老师与门生是官场上维系政治利益的不二法宝。因为官二代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是人人都具备的,而师生关系则要容易得多,只要有科举功名,就客观存在师生关系。即便是异途出身者,也会花钱拜门,找一个有权有势的老师做靠山。
以曾国藩而言,他初入仕途时,若非座师穆彰阿的提拔,他不可能有十年七迁的好运,更不会有攻陷天京的不世奇功。
对于任何一个初入官场的人来说,朝中有人是必备前提,少了这个前提,政绩再好,学问再高都是白搭。
履历一定要过硬
履历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政治面貌、科甲功名、年龄以及工作经历等等。政治面貌很好理解,即政治可靠对朝廷绝对忠臣,这是起码的条件,不难做到。
功名就不好说了,科举时代得到一个功名委实不易,考个举人、进士不仅是学问优劣的问题,还涉及到运气的成分。有些人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上举人,说到底并非学问不济,而是缺了那么一丢丢运气。
清代官场,科甲功名最容易带来政治效应,同样是知县,进士出身的要比其他出身的优势要大很多。比如两个人竞争一个岗位,进士出身的哪怕政绩差点,也会比非进士出身者更容易获得上司的青睐。
对于功名的计较清代官场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不仅要看科甲功名,同样是进士,还一定要分出二甲、三甲来,同样是二甲,又一定要分出名次来。
除了功名,年龄也是一个硬性条件。因为年龄越大精力越差,有些岗位是不适合年老的官员的。清代就有规定,50岁以上的新科进士,不能授予州县实职,一般都是授教职一类的清闲岗位。
同理,身体好坏也是影响着官员的仕途前程,一个强壮的体魄不管是在哪个时代,都更能获得上司的青睐,而整天离不开药罐的,上司则不敢轻易提拔。
能否升官的另一个硬性条件则是工作经历。明清时期,很多岗位是设有许多门槛的,比如“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就是约定俗成的官场定律。
再以地方官为例,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一般都要有基层工作经验,不说从知县干起一级不落,至少也要有知府的任职经历,少了这个经历,皇上那就通不过。
什么都没有的才谈政绩
如果一个官员要人脉没人脉,其他硬性条件又不突出,那么能拿到台面上来讲的就只有政绩了。可是政绩这个东西很虚,尽管朝廷在官员政绩考核上制定了一些细则。但久在官场混迹的,没有一个是政绩不好的。
这是因为政绩变动很大,报到皇上那的基本都是不靠谱的,尤其是地方官天高皇帝远,假造政绩并不难,只要完成朝廷定额的钱粮赋税,而且不是为害一方或是有不法情事的,朝廷也不会去在意一些细节问题。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政绩也往往不会成为优先升官的依据,尤其是地方中下级官员的情况吏部很难获得,该升该降,皇帝都是凭借督抚的一纸奏章而决定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真正有政绩的官员朝廷还是要树立榜样的,但这个政绩要十分突出,清代就有很多政绩十分突出的基层官,从知县一步步往上爬,最后做到了督抚的位置,除了于成龙,耳熟能详的还有李世杰、刘韵珂、陈汝咸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 清代官员晋升有两个硬性条件,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