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访华行程结束,可谓满载而归,这次访华签单签到手软。
他带来的商业代表团在华签署了二十多项商业交易,涉及航空航天、高铁及核能等领域。其中最大一笔订单是中国向空中客车公司订购了160架飞机,总价值达200亿美元。
据统计,到2022年底中法两国贸易已超过800亿美元。而有关部门表示最近两国贸易将突破1000亿美元。可见中法两国的经贸合作进一步加深,这种局面在当前的背景下是非常难得的。
众所周知欧洲局势动荡,美国极力怂恿北约和欧洲国家对中俄两国封锁,脱钩论一时间甚嚣尘上。想必在一般人看不到的水面下,美国一定给了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小压力。
正因为此,在俄乌战争之初,有人担心未来中欧关系会恶化,法国等欧洲国家会跟随美国加强对中国的封锁。
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当时法国与中国存在的矛盾远比今天复杂,法国面临的压力也要强过今天百倍。
但毛主席对法国有着敏锐的认识,当年他下的论断今天来看也无比正确。正是有了毛主席正确判断的前提,中法两国才走到一起。今天的法国,仍然走在毛主席当年预测的路线上。
法国为何不顾美国反对,毅然投入中国怀抱呢?我们来看看毛主席67年前是怎么说的。
马克龙
美国与法国的关系是控制与反控制
早在解放战争初期,毛主席就提出过“中间地带”概念,他认为在美苏之间隔着广大的欧亚非国家,美国在没有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
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重提“中间地带”,并丰富了其内涵。他认为“中间地带”有两个:一个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第二是欧洲。
毛主席还特别指出:“戴高乐到处说法国不当卫星国,他们(美法)是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戴高乐上台后,法国的转变,是毛主席重提“中间地带”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法国为了稳固在越南的统治曾考虑承认新中国政府。但二战结束后,法国和整个欧洲都处于美国影响之下,改变对华政策不得不看美国的脸色。
阻隔中法建交还有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反对制造“两个中国”。二是阿尔及利亚曾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不允许其独立,中国则坚决支持阿尔及利亚人民的独立斗争。
期间法国的政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二战结束后,坚持抵抗的戴高乐被推举为临时政府总理,但他提出的改革方案不被左派接受,在1946年便辞职回乡隐居。
由于法国实行多党议会制导致政府频繁更迭,尤其是在印支那、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战争,耗光了国库。民众对政府大失所望,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1958年1月,驻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将领马絮发动叛乱,使法国陷入混乱之中。危急关头,法国当局把戴高乐请出来挽救危局。戴高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权力集中。
戴高乐民族意识比较强,稳定国内政局后开始在外交领域发力,谋求大国地位以及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戴高乐
戴高乐一上任就立下誓言:“主要的是我们所说的和所做的必须保持独立性。我重新执政以来,这就是我们的规则。”
法国虽然是二战战胜国,但赢得并不光彩,所以在美英面前总是矮人一等。要知道二战前的国际格局可是英法主导的。戴高乐对这种状态不满,想争取大国地位,摆脱美国控制,与美英平起平坐,双方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
戴高乐一上台就提出要在北约内部建立美英法三国理事会,与美英平分话语权,这自然不被美英接受。
随后戴高乐开始搞事,将隶属于北约的地中海舰队撤回,并驱逐了驻法的200多架美国战机,将大西洋舰队从北约撤出,拒绝参加北约军演。到1966年,戴高乐干脆向北约提交备忘录,宣布退出北约。
法国与美国还有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核武器。当时核武器是大国的标志,戴高乐直言不讳地说:“没有原子弹,法国只是一个被一体化了的卫星国。”
但美英苏获为了维护核垄断地位,出台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戴高乐坚决反对,拒绝参加美苏把持的18国裁军委员会,不承认条约,并且积极开展核试验。
戴高乐拉拢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五国建立了反美反苏的第三势力。
在地球的另一边,中国同样面临着困境。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遭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共同封锁。中国急需摆脱外交困境,在国际上结交更多的朋友。
中国和法国原本属于两个不同的阵营,但在各自阵营中的地位又非常相似,而且在对霸权主义和核垄断等问题上,中法有着同样的立场。这也意味着中法有合作的可能。
毛主席对戴高乐有很深刻的认识,早在1956年八大会议期间,毛主席在与参会的驻外大使谈话时便要他们读一读《戴高乐回忆录》,他说:
戴高乐有独立性,在一些国际问题上,他不同意美国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不愿意让美国牵着自己的鼻子走,也不愿意让法国听从美国的控制和摆布。所以,美国可以指挥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却指挥不动法国。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
当时中法虽然还未建交,毛主席已经准确判明了美国和法国的关系,美法的矛盾后来也成为中法建交的基础。
法军
中国在建交过程中的坚持与妥协
1962年,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横亘在中法两国之间的一大障碍被扫除,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变得成熟。
1963年8月20日,戴高乐委托法国前总理富尔约见了我国驻瑞士大使李清泉,提出访华会见我国领导人,交换对越南战争的看法。
富尔与戴高乐关系密切,二战期间曾担任戴高乐政府的副秘书长。他曾两度担任法国总理,主张对中国友好。其实早在1957年,富尔就曾以游客身份访问过中国,中国政府给予了热情接待。
在第一次访问中国期间,富尔主动提出要去参观长江大桥,并看看龟、蛇二山。回国后,他写了一本叫《蛇山与龟山》的书,希望在中国与西方也能建立起一座长江大桥那样的沟通桥梁。
他还得到了毛主席与周恩来的接见,在这西方国家人士中是极为罕见的。富尔还清楚地记得,在谈到对外政策时毛主席给他讲了中国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富尔听完后问毛主席:“这是个俄国渔夫呢,还是个美国渔夫呢?”
毛主席笑嘻嘻地回答:“我看是个美国渔夫。”
当时戴高乐还未出山,中苏关系也还未完全破裂,身处西方阵营的富尔可能对毛主席的论断不以为然。但几年后,美国渔夫却真真切切地成了中法两国共同面对的问题。
周总理批准了富尔再次访华的请求,但鉴于两国尚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仍以中国外交协会的名义发出邀请。
为了对美国保密,淡化政治影响,富尔来华行程并不是直接到北京,而是先到柬埔寨会见了西哈努克亲王,回程时还去印度会见了尼赫鲁总理。
富尔来到中国时,则强调他此行是正式的,具有官方性质,还向周总理出示了戴高乐授权他与中国领导人会谈的亲笔信。
富尔先后得到了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陈毅等中国领导的接见,并就建交问题举行了多轮会谈。
富尔访华
阻碍两国建交最大的问题便是台湾问题,富尔表示对法国来说,同台湾当局断绝一切关系有困难。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戴高乐自尊心很强。此举是为向西方国家表明,法国与中国建交是无条件的,而不是屈尊求成。
二是戴高乐与老蒋关系密切。二战时期双方是盟友,印支那法军被日军缴械时,老蒋还允许部分坚持抵抗的法军退入中国避难。法国如果主动提出断绝关系,会在道义上面临不小压力。
但法国人提出的条件,中国也无法接受,周总理严正地指出,中国坚决反对制造“两个中国”。双方经过几轮谈判后提出三种方案:
第一、无条件建交。即双方在建交问题上都不提任何条件。
第二、有条件承认。即在法国与台湾当局断绝关系后再同我建交。
第三、延迟建交。即先开展经贸合作,等到了一定局面再推动建交。
第一种方案中国难以接受,第二种方案法国感觉有困难,第三种方案两国都等不及,谈判陷入困境。
光讲斗争不讲妥协是很难达成合作的,一个优秀的外交家不仅仅是善于坚持原则,而是能够准确把握时机善于妥协。
既然戴高乐承诺不支持“两个中国”,我方自然应该表现出一些灵活性。
最终周总理提出,采取中法先宣布建交,然后法国按照同中国建交后的“国际客观形势”“自然地”结束其同台湾的关系。
这个方案在坚持反对“两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对法国的困难进行了适当照顾。富尔表示同意,双方把这次会谈内容形成了书面文件。
由于戴高乐没有授权富尔签字权力,建交文件还需要发回法国,由戴高乐审定。
毛主席接见富尔
美国的阻扰以及中法的应对
中法两国的交往很难瞒过美国的眼睛,美国极不愿意看到中法建交,极力从中阻挠。
美国向法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多次就中国问题与戴高乐进行会谈,要求其明确是否有与中国建交的计划,随后又单方面在媒体面前宣称法国没有与中国建交的计划。
这实际上是在挑拨中法关系,让法国在舆论上陷入被动。对此法国进行了有力回击,通过法新社公开表示:“法国在是否承认中国的问题上保持着行动自由。”
美国还说服老蒋在中法建交后不要主要宣布与法国断绝关系,这一招十分恶毒。
其一、中法谈判时,中国作出让步,就是推测在中法建交后,好面子的老蒋会因为愤怒而主动提出与法国断绝关系。这样的话,一切水到渠成,法国不用再背负道义上的负担。
其二、但如果老蒋不主动提与国法断绝关系,中法两国即便建交也会存在矛盾,因为中国不会接受“两个中国”。这种局面会造成中法不合,使建交效果大打折扣。
其三、假设法国主动提出断绝关系,外界则会解读法国是在中国压迫下做出妥协,其他国家在考虑与中国建交时,必然也会担心是否要承受一些额外的代价。
中法该如何应对?
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公报正式发布。台湾当局对法国提出强烈抗议,但由于法国在公报中未提及与台湾的关系,台湾驻巴黎的“使馆人员”仍然照常上班。
建交公报发表后,中方发表声明敦促法国与台湾当局断绝关系。此后毛主席又接见了法国代表团,提出中国反对“两个中国”,否则不可能互派大使。
中国施加的压力让法国有足够的理由处理与台湾当局的关系。
法文报纸刊登中法建交消息
法国原本模糊的态度变得清晰起来,口头告知台湾当局,很快会与北京互换代表。当北京的代表抵达巴黎时,法国会视他们为中国的外交代表,而“中华民国”的外交代表则会丧失存在的理由。
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老蒋为了顾全面子,只能提前发表声明,宣布与法国“断交”,并撤回其代表。
在中法两国使馆临时代表分别抵达巴黎和北京后,4月10日,中国通知法国将任命黄镇为首任驻法大使,并对法国大使表示欢迎。至此中法关系完全正常化。
由于中法建交的突然性和在当时国际格局下产生的巨大影响,西方舆论将之称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
中法建交后,双方经贸稳步发展。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葡萄牙等国都表达了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想法,就连美国的铁杆盟友英国也在考虑也中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
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向这些国家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但这只起到了延缓作用,并不能改变事情发展的方向。
法国起到多米若骨牌效应,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美国对华封锁政策宣告失败,到70年代连美国自己也希望与中国改善关系。
中法建交
尾声
法国为什么投向中国?其实原因很简单,法国不愿当美国的傀儡,并且与中国合作有着巨大的利益。
回过头来看,60年前毛主席下的论断仍然无比正确,美国与法国的关系仍然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这一点,想必年轻的马克龙也早已经悟透了。
历史上,法国曾雄霸欧洲大陆,如今仍然是欧洲最主要的国家之一。法国人的民族意识很强,尤其是现在欧洲已经发展成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这就注定了以法国为主的欧洲国家不可能毫无条件地跟随美国。
伊拉克战争时,法国就强烈反对美国出兵,如今俄乌冲突法国对制裁俄罗斯援助乌克兰似乎也不太积极。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法国的外交政策首要考虑因素是自身的利益,而不是美国的态度。
反对霸权主义仍然是中法合作的共同立场,法国仍然是中国突破美国封锁的关键一环。看到马克龙在中国满载而归,相信别的国家也会坐不住,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元首来到中国谈合作,这才是美国头痛的时候。
毛主席曾提出许多著名的论断,比如“敌人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只有把我们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朋友搞得少少的,才更有可能战胜敌人。
当然,法国也可能会因为自身利益做出对中国不利的事情。我们看待问题要看主流和全局,要分析整体上对我有利还是无利。
舆论的目光应该更长远,千万不要因为别人做了一点不好的事就喊打喊杀,那样朋友只会越来越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 马克龙为何转向中国?毛主席67年前的论断真没错,现在醒悟还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