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头条资讯 今日热点
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时尚)

自带辛辣味,曾是古代的辣椒,价值也很高,如今却常落一地无人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秋高气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时,而在古代,茱萸被认为是一种能祛病驱邪的植物,所以古人们会在重阳节,亦或者秋季的时候,或头插茱萸枝,或臂配茱萸囊登高秋游。

而插茱萸的习俗,相传始于东汉,晋代成俗,至唐代,插戴茱萸、装饰美容、祝颂延年益寿已成民间很普遍的民俗了。

不过到了现代,重阳节虽然还在,可茱萸的这些民俗却逐渐衰退,甚至很多人都不认识茱萸了,连茱萸是什么,有什么用也都不知道了,从而导致山里那些野生茱萸成熟时,常落一地无人要,太可惜了。

本期,笔者就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茱萸,让大家了解下茱萸的用处。

茱萸是什么?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常绿带香落叶小乔木植物,在我国分布很广,绝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在陕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十分常见,多生长于海拔400-15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

茱萸的花期在每年的3、4月份,花小,颜色为黄色,果期则在每年的9、10月份,其果实颜色为红色或紫红色,外形和我们常见的枸杞差不多。

根据用处,茱萸又分为三种,分别是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它们的植株、果实、叶子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民间的用法。

茱萸的价值

在古时候,人们为何会在秋季的时候采摘茱萸呢?真的是因为茱萸有祛病驱邪的作用吗?还别说,真是这样。

不管是吴茱萸、山茱萸、食茱萸,都是有着很不错的药用价值,其中吴茱萸有着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效,多用于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而山茱萸则有着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的功效,多用于治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大汗虚脱等症。在《名医别录》中有记载:“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强力。”

至于食茱萸,药用价值就小了很多,一般都不拿它作药材使用,而是作为香料使用,因为食茱萸自带辛辣味。在《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食茱萸,二月、三月栽之,宜故城堤冢高燥之处,候实开便收之。挂著屋里壁上,令荫干,勿使烟熏,烟熏则苦而不辛也。用时去中黑子,肉酱鱼鮓偏宜用。”

所以在古代的时候,食茱萸就是药食兼用的本草。在辣椒传入中国前,还曾是川菜辣味香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可以说,在我国的历史当中,茱萸也曾扮演十分重要的辛香角色,是六味中“辣”的主要来源,但由于茱萸多为野生,采摘不易,处理复杂,因而在明中代辣椒从美洲传入我国之后,茱萸逐渐被“抛弃”了。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药用方面,还是食用方面,茱萸的价值都很高,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茱萸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现如今,除了药材市场上还会把山茱萸作为药材使用,以及湖北、四川、陕西等地的一些山区的农民朋友还偶尔会采摘食茱萸来吃之外,其他地区的茱萸基本上是无人问津,到了9、10月份成熟的季节,都是落一地无人要,实在是太可惜了。

其实茱萸处理的方法也不复杂,就拿山茱萸来说,只需要把它晒干即可入药使用,泡茶、煲汤均可。

如今又到了茱萸成熟的季节,大家若是对茱萸感兴趣,也可以去山里采摘一些,然后拿回来晒干了用。各位朋友,你们吃过茱萸吗?欢迎留言交流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 自带辛辣味,曾是古代的辣椒,价值也很高,如今却常落一地无人要

分享到:更多 ()
来源:禾木报告 编辑:健康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