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兰州晚报
梨园传廉声廉风润心田
皋兰以“一村一特色”为抓手推动农村清廉文化体系建设


什川镇的文化墙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走进皋兰县什川镇,梨花新芽白枝头,树下百姓话清廉。近年来,皋兰县以构建乡村现代治理体系,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围绕建设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体系、清廉有序的村务监督治理体系、向善向上的农村清廉文化体系为目标,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质增效,着力营造清正、廉洁、高效的乡村政治生态环境。
在上车村陶园街内,随处可见的清廉宣传展板使清廉文化浸润人心。一处传统门楼的农家小院便是农耕文化展示馆,这里不仅是当地农耕体验站,也是什川镇廉政教育基地。走进小院内,砖木结构的堂屋、年近古稀老人的藏品,展示了古梨园农耕文化和演变历史,诠释了什川丰富的乡村文化内涵。
主房在北侧,是古朴又极具什川风格的堂屋,东西南三面为开放式展示区。最吸引眼球的便是东侧屋檐下挂着的云梯戗杆、耧、耱、风车等多种农耕和生活用具,既有用于果树种植的专业工具,也有打粮种麦的各种农具。西南侧展区则分别摆放着花灯等社火用具和年代久远的老物件,128种300余件的展品承载着人们的历史记忆。
在一块心形的大石头上端用绳子连接着秤杆,一旁的秤盘里摆放着净重筹码。“别小瞧这块石头,在过去人们为防止短斤少两,就用石头当秤砣来称量。这块心形石头也代表着权利和公平,正如人们说的‘百姓心中一杆秤’。”农耕文化展示馆馆长魏周言介绍,展馆内90%以上的展品是本地的老物件,希望通过这些展品让年轻一代了解历史,懂得做人的道理。
上车村位于皋兰县什川镇的古梨园核心区,黄河文化、古梨树文化、农耕文化底蕴厚重。距离农耕文化馆近在咫尺的“古梨树下说事情”这一独特风景线,不仅有“说清廉”内容,还有“话发展”“话技术”等,让清廉文化与基层治理相融合,赋予着新时代的清廉内涵。
推进清廉乡村建设是落实清廉兰州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皋兰县按照“一村一特色”的要求在全县选了六个示范村,以点带面围绕各村“两委”班子、村务公开等,把纪委监督融入乡村振兴领域进行监督,打通村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创新载体、丰富活动内容,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清廉建设中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据悉,皋兰县围绕基层政治生态体系、村务监督治理体系、联动监督检查体系等,力争到2025年,全县所有村达到清廉乡村标准。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莉文/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 梨园传廉声 廉风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