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15年的秋天,每天下午鸽群家飞的时候,时常会看见四五羽鸽子从我的鸽舍旁边疾驰而过,每次都是老远就可以听见它们扑打翅膀摩擦空气发出的唰唰声,但转瞬就越过我的视线消失在天际,就那种飞行的冲劲和气势真让人印象深刻。
我一直十分好奇是什么样的鸽种和训养手段才可以让鸽子飞得如此卖力?直到去年看了王世襄整理的《清宫鸽谱》里的一篇叙述:
其方法是专挑几羽四五月龄体力充沛和飞行欲望高亢的鸽子为一个小群体,家飞的时候不参杂其他体力次一级的老鸽或幼鸽,将它们作为一个小群提前放出。王老先生为了追踪鸽子的飞行轨迹,让其中最强壮的鸽子驮了鸽哨,后来经求证这样的鸽群朝着一个方向出圈范围居然可达二十多公里。
在这里引出一个重点就是鸽子训养过程中“群势”对鸽群的影响。或者我们可以将注意力暂时从鸽子身上移开,看看其他一些同样以群体培养的如观赏鱼或是畜牧业中养鸡的行当。
就观赏鱼而言,同一母鱼所产的一窝小鱼,在同样的环境同一种照顾模式下,你总能发现其中会有不同比例的分化,大部分长势都差不多,但总会有一些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有偏大的鱼,也有偏小一些的,而且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多少有一些会死掉。
而养鸡业也大致是这样的情况,同一批鸡苗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鸡群的体质会渐渐出现不同比例的两级分化。
一般这种情况有经验的饲养者就会对这些鱼和鸡进行分群,将体型大小差不多的养在一起,有时候也会提前将体质太差没有培养价值的提前淘汰,目的是让新分好的鱼群和鸡群调整到一种新的竞争平衡,而避免让强壮的个体过度挤占了弱者的生存空间,为的是保证总体的高效率。
目光再移回赛鸽,时下国内大多数鸽友养鸽的硬件都是短板,因为鸽舍空间有限,所以一个鸽种“四世同棚”的情况也很常见,能做到种赛鸽分棚饲养已经是很不错了。
如果是老中青鸽龄的鸽子混养在一起,统一饲养,同一时间放飞,鸽子因为抢食能力的强弱,还有体力的参差不齐,想养出很好的“群势”是很难的,这样的鸽群也可以有成绩但效率肯定不会是最高的,飞出成绩的那部分鸽子往往是刚好适应这套体系的受益者。
而那些在这种管理方式下的“失败者”也并非一无是处。或者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欧洲的一些职业鸽舍,会把鸽舍设计成一整排但又分成多个小隔间。
也可以想想一些台湾职业赛鸽为什么每一羽赛鸽会有一个巢箱,鸽子的吃食是根据个体的胖瘦在各自巢箱中独立开小灶。特别是寄养的鸽舍鸽种之间各不相同,或许也只有这样才能养出整体均匀度最好,群势良好的鸽群。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家赛饲养鸽数较多的大户,获取高位的机率同样较高,但是如果计算获奖比例(参赛鸽数与入赏鸽数的比例)却不一定能超过中小型鸽舍。
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鸽数众多同时意味着鸽种的来路也相对较多,各种不同鸽种的形成是诞生于各位不同鸽主的个人喜好和训养手段之下的,所以在各路鸽种汇聚一棚,采用统一管理方式之下,肯定有适应和不适应现时鸽主管理手法的,对于不同饲料的吸收利用能力各个鸽种也各有差异。
比如种鸽休养期同样是喂清除饲料,吸收能力强的鸽种营养是足够了,但是吸收弱的却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一般鸽数众多的飞舍很难进行个体的精细化管理,所以选手鸽日常的竞争是很激烈的,最后容易出现适应的强壮的越发有利,不适应的弱小的越发吃亏,大户的统一管理模式也可以视为一个缩小版公棚赛鸽的生态体系。
想要提升每季鸽舍的整体水平和群势,但却限于时下普遍鸽舍硬件的短板,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避免过杂的鸽种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发生在刚养的鸽舍,因为刚起步没有太多的个人好恶,所以不管什么八国联军,还是环肥燕瘦,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会养在一个鸽舍里。
其实每一个刻意培养的鸽种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各位鸽主不同的训养手法下长期培养育成。尽管新鸽舍起棚的鸽种多但全面开花的情况却十分少见,最终能在适应新鸽主训养方法的始终是少数。
上了轨道的鸽舍,其实有两三路主血用来搭配杂交作出赛鸽应付比赛一般也就够了,后续如果遇到条件特别优秀的大多也只是单只引进。
而且这些鸽种之间的体型大小和饲料的吸收利用率也大多比较接近。也只有这样鸽主才能免去对一些鸽种的特殊照顾,提升鸽舍管理的整体效率。
鸽龄上的注意不可否认偶尔有一些保养较好的大龄种鸽可以作出优秀的赛鸽,但同样一对鸽子年轻时作出的幼鸽活力和总体素质总体会优于年老的时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作出以比赛为主要用途的种鸽群,在没有参赛遗留内伤的情况下,鸽龄在1-3岁为最佳,所谓的“复壮”其实说的就是种鸽群的年轻化,这对提升后代鸽的活力和体能恢复能力有确实的加分。
另外统一管理的同一批幼鸽群,鸽龄越是接近越好,鸽龄相差过大,比较容易出现体能参差不齐,鸽龄较小的鸽子追着较大的鸽子飞行,虽说也能坚持飞下来,但到头来却影响了换羽,对后面的发育反而产生不利。
这道理有点像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跟着二年级的以同样的速度跑完同样的距离,体能的差别让两个班各自对运动后疲劳程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分组式的家飞如果不能将两群鸽龄相差太大的幼鸽分群管理,那么视情况将鸽群分组做先后的放飞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比如家飞时,让一口气能飞一小时幼鸽群先放出,飞半个小时之后才将鸽龄小一些只能飞半个小时的幼鸽放出一起合群飞行。
这样两群幼鸽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一方面可以让体力好的那群幼鸽前半个小时的家飞质量更高,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鸽龄小体力差的幼鸽飞伤。
再来每两到三周就要逐个上手鸽子,用来考虑是否更改饲料的成分和用量,或是有吃料不足而导致的消瘦或吃得过多而导致肥胖个体,统统记录下来,视情况有针对性的为其加开小灶,或是直接选择淘汰。
如此不厌其烦的操作目标只有一个,保持鸽群整体体能的均衡和高水准。冠军固是值得骄傲的,但一口气包下前几名的一定深谙“群势”的意义。
值此佳节祝各位藏友在新的一年里:
种鸽舍卧虎藏龙,
赛鸽舍虎虎生风!!
END
图文|林栩国
赞赏区无人看守,催更请投币[吻][吻][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 赛鸽的“群势”与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