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当我们形容一个人没有才能,碌碌无为的时候,常常会脱口而出一句话——你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真有阿斗这个人,而且来头还不小,是刘备和甘夫人的孩子,蜀汉政权的第二位皇帝。按说,出生如此高贵的一个人,怎么到了现在就成了赤裸裸的贬义词了呢?
实际上原因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蜀汉政权在刘禅这里断送,被俘后面对司马昭的询问,他居然说被囚的日子很舒服,不想再回蜀地了。这就让人不能忍了,你好歹是一国之君,虽然沦为阶下囚,但却连一点骨气都没有了。那么,刘禅真的像历史上所说的那样,碌碌无为吗?依笔者之见,那可不见得,不信的话大家来看看。
我们先来说第一点,刘禅最让后人所诟病的就是他庸碌无为。纵观史书,也确实是这样,难道庸碌无为真的是刘禅自己的错吗?那可不一定。我们大部分人提刘禅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有一个人的名字比他先出来——诸葛亮。千年之后的我们,都觉得被刘禅尊称为“相父”的诸葛亮的光环把刘禅压制得死死的,那更何况是历史当初呢?
刘禅17岁当上皇帝,谁能保证血气方刚的他,继位之初一点也没有想过要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发扬父亲所创的基业呢?但是一上位,刘禅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作为丞相的诸葛亮,将朝政大权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虽然没有篡位之心,但是只给刘禅很小的权力,去管理一些琐碎的事情。
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说诸葛亮图谋不轨,只是他的事无巨细,完全没有给刘禅一点发挥的空间。一位皇帝该做、可以做哪些事情,诸葛亮一点儿也没有教给刘禅。刘禅每天被丞相当成孩子一样细心呵护,舍不得受一点风吹雨打,作为一朵温室里的花朵,刘禅怎么能够学会处理军国大事呢?
到头来许多人反而怪刘禅自己碌碌无为,笔者觉得刘禅其实挺冤枉。自刘禅继位开始,就没有掌过实权,亡国之后反而都过来怨恨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刘禅还是一位很有大局意识的皇帝。自他父亲刘备死后,他知道蜀汉政权到了飘摇不定的时代,所以完全放手让诸葛亮去掌管事务。
作为一位皇帝,刘禅自己的面子也不要了,宁可自己背上庸碌无为的骂名,也要为诸葛亮提供权力,给他最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面对丞相拥有凌驾于自己之上的权力,他不仅没有生出嫉妒之心,反而是一忍再忍。试问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代皇帝,能够容忍自己大权旁落而无动于衷呢?但是,刘禅就做到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刘禅的父亲刘备。刘备毫无疑问比他儿子强多了,在历史上更是赫赫有名,尤其是他礼贤下士的美名,更是传了一代又一代,可是他却不是一位好父亲。刘备将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笼络人心上面,连刘禅都可以被利用。
长坂坡中,赵云冒死救小阿斗,刘备接过孩子后,不仅没有安抚襁褓中的阿斗,反而是将他重重摔在地上,说是由于阿斗的原因,才连累赵云差点丧命,结果赵云感激涕零,更加为刘备卖命。可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刘备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吗?
刘禅还是一个小孩子,他什么也不懂,这样责怪他,跟惺惺作态有什么分别呢?作为父亲,刘备将全副心思都扑在了事业上,对儿子的教导少之又少。最大的教导或许就是在白帝城托孤时的“勿以善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是一个出色的帝王,却不是一个优秀的父亲。
反观刘禅,就这样一路平淡的长大,好不容易登上皇位,自己又没有亲政的机会。从千古名篇《出师表》中,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二,诸葛亮连自己出征之后的事情都细心地给安排好了。我们不否认这是诸葛亮的忠心,是对蜀汉的鞠躬尽瘁。可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那得是对刘禅的能力多不放心,才写了这么细致的奏章。
刘禅从17岁继位,直到40岁那年才开始打理国事,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已经当惯了甩手掌柜的他,又如何去理政呢?我们常常说扶不起的阿斗,但是细想之下,又有谁真正地去扶过他呢?那些武将文臣给予他的都是现成的方案,根本不需要动脑子就可以实施,我们又怎能苛求他在蜀汉人才殆尽的时候,去独挑大梁呢?
所以说,笔者认为刘禅并不是历史上的那么庸碌无为,至少他大度,有全局观念,为蜀汉政权的延续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你们觉得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换个角度看刘禅失败的人生,他两个“父亲”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