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0月20日讯(记者陈珊珊通讯员王璇)为深入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从人机协同视角提升教师数字评价素养,10月16日,淄博市基础教育评价种子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在淄博师专附属中学召开。各区县教育评价负责人及骨干教师近百人参加。

会上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党总支委员、教学质量监测科科长张家军围绕五代教育评价理论,剖析不同阶段理论的核心理念、特点与局限性。强调教育评价理论发展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要深入理解各代理论的内涵,把握教育评价从简单测量到智能共生的发展脉络。要求各教师要结合自身实践,思考不同评价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如何借助新一代智能共生评价理论,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共同推动教育评价更好地服务于学习者发展与教育事业进步。

随后,6位区县和学校代表聚焦教育量化分析与模型应用等领域,从AMOS在初中物理试卷分析的运用,到量化数据分析技术结合经典测量,再到结构方程模型的操作应用,以及最新概化理论工具EduG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分析,多维度展现了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对量化工具的探索,为借助专业工具提升教育评价与教学水平提供了不同视角与实践范例。
淄博师专附属学校校长李克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评价技术应用实践》为题,分享了基于ECD评价理论框架、以生成式AI为支撑的基础教育创新评价实践成果。面对资源不均、过程性评价碎片化等挑战,构建“目标-任务-证据-反馈”全流程数据驱动评价体系,同步形成教师智能教学设计、学生自适应学习等素养培育策略,推动教育从经验判断向全景育人转型,探索人机协同的“教学评”一体化新路径。

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教学质量监测科穆明分别作“多元概化理论及其应用”和“结构方程模型进阶”两个主题报告。聚焦多元概化理论与结构方程模型进阶,通过多指标误差拆解优化测评信度,用多元概化理论mGENOVA软件精准描述测验信度,突破基础建模局限,处理特殊数据。穆明指出两方法融合是教育测量未来方向,助力基础教育发展。
最后,来自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与桓台县第二小学的两位老师结合教学实际需求,现场开展测量技术软件上机演示,清晰展示操作流程与关键功能,解答参训人员疑问,纠正操作误区,助力与会人员快速掌握软件使用技巧,为本次培训画上实用且高效的句号。
鲁网淄博新闻热线:0533-3811076
责任编辑:刘宗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淄博师专附属中学承办淄博市基础教育评价种子教师专业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