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刘晓雨通讯员赵晨旭潍坊报道
初秋时节,瓜果飘香。走进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连片的葡萄园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也是最甜蜜的时节。
在位于王舍村的葡萄科技示范园,一串串晶莹剔透、饱满圆润的葡萄挂满枝头,阳光玫瑰泛着淡绿的光晕,蓝宝石像紫水晶般垂在藤蔓上,摩尔多瓦则裹着深紫的“外衣”挤挤挨挨……十余种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果香。果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葡萄是冶源街道精心培育的特色支柱产业,我们这里光照充足,土壤、水质条件好,葡萄甜度高,加上多年来的探索,葡萄品质经得起市场考验。”冶源街道农综办主任赵万群介绍,目前,街道葡萄种植面积近1.1万亩,现有阳光玫瑰、红宝石、蓝宝石、玉波2号等十多个品种,每年从8月上旬到11月初,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不仅吸引众多游客入园体验采摘,也迎来了大批客商上门采购。
冶源葡萄能有如今的红火,离不开多年来对“特色”的深耕。早年间,王舍村作为葡萄种植大村,家家户户只种巨峰一个品种,每年8月底集中上市,“一斤最多卖4块钱,遇上雨水多的年份,烂果能占一半。”老种植户冯恩海回忆起过去的困境,忍不住摇头。品种单一、抗风险弱、效益低下,成了当地发展葡萄产业的“拦路虎”。

破局的关键,藏在“科技”二字里。2022年,街道投入800余万元,在王舍村建起葡萄科技示范园,在576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里,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顺着管道精准滴灌把养分精准送到葡萄根部,借助物联网设备,棚内温度、湿度、光照数据可实时传到技术员的手机上。
“这里种的可不是普通葡萄,而是给农户探路的‘试验田’!”赵万群指着藤蔓上的标牌介绍,“我们与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合作,引进专家团队,先后试种阳光玫瑰、蓝宝石、摩尔多瓦等1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种,先试种、再推广,让大家少走弯路。”
冯恩海是第一批跟着“试验田”学技术的农户。前几年,他跟着农技员学种阳光玫瑰,疏花时要掐掉小果,套袋要选透气的专用袋,一开始觉得“太麻烦”,直到农技员跟他说:“老冯,这葡萄种好了能论粒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种了3亩阳光玫瑰,没想到当年就卖了20多万元,比种巨峰翻了3倍。
为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科技红利,街道还争取200万元苗木繁育示范基地项目,每亩补贴2万元帮农户建遮雨棚。“以前露天种葡萄,最怕下雨天,一场雨下来霜霉病就来了。”郭志芹家的葡萄园去年搭上补贴“快车”,建了遮雨棚后,病害少了一半,精果率大大提升,客商直接上门收购,省去了拉运的麻烦。
截至目前,街道已建成遮雨棚200亩,同步投入110万元改造生产路2.3公里,新打机井13眼解决灌溉难题。从“防病害”到“便运输”再到“保灌溉”,一套设施保障组合拳,为葡萄产业提质增效筑牢了“硬件根基”。

品牌是农产品提升附加值的“金钥匙”。在金孚龙啤酒厂的生产车间里,巨峰葡萄通过流水线清洗、压榨、蒸馏,变成口感醇厚的葡萄白酒。“以前葡萄多了价格低,次果更是没人要,现在次果也能变宝贝!”王舍村党总支书记刘兴居看着窖藏的葡萄白酒,语气里满是自豪,“我们和金孚龙啤酒厂合作,开发出‘力菲’葡萄蒸馏白酒,不仅让农户的葡萄也有了保底销路,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不止于深加工,街道还在品牌硬实力上持续发力。这几年,当地先后注册“海浮山”“王舍”等葡萄商标,请第三方机构到田间取样检测,从糖度到农残,每一项指标都严格把关,确保葡萄品质。为了让“冶源葡萄”的名气传得更远,街道还成立新媒体协会,把“大玲子”“云居山里二姨夫”等本土网红组织起来,教农户直播带货。
冯恩海现在也会拿着手机拍葡萄生长过程,“刚开始啥也不会,老师们教我拍疏花、套袋的日常,现在一场直播在线人数能上千,我这‘老把式’也成了‘新农人’。”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抱团发展”的支撑。王舍村牵头成立了葡萄专业联合社,以“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分散的农户拧成“一股绳”,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实现葡萄种植的高效、高质、高产,有效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
在冶源街道的特色产业版图中,葡萄产业只是其中亮眼的一块。近年来,街道立足资源禀赋,以“古韵龙湾·鱼农融合”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核心,按照“一区四园三保障”思路,精心打造了冷水鱼、葡萄、花椒、猕猴桃四大特色产业园,推动零散产业向片区化、集群化转型,让“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
如今,走进冶源街道,特色产业的活力扑面而来。洼子村、徐家王舍村的冷水鱼从小鱼塘游向全国餐桌,鲟鱼、鱼子酱等产品成了水产市场的“抢手货”;栗沟村的花椒经过标准化加工,走进全福元、中百等大型商超,花椒油、花椒粉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河南村、官庄村的猕猴桃凭借高品质成为“网红果”,每到成熟季,订单从线上线下源源不断涌来。这四大特色产业相互呼应、彼此赋能,共同撑起了冶源街道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绘就出一幅“一村一业、片区共兴”的生动图景。
站在海浮山上眺望,葡萄架下的忙碌身影、分拣点的欢声笑语、产业园的机器轰鸣,汇成了街道产业振兴的生动图景。一串串葡萄,不仅承载着果农的汗水,更孕育着冶源特色产业兴旺的希望。这个秋天,若你来到冶源街道,尝一口清甜的葡萄,便能读懂“小葡萄”撬动“大产业”的蓬勃力量——这力量,正推着冶源沿着产业振兴的道路,一步步走向更甜蜜的未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乡村振兴看临朐丨一颗葡萄如何“萄”出甜蜜产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