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8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长影集团在长春电影节期间开展了系列活动。几代电影人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回顾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的趋势。
在长春电影制片厂老厂区改建的长影旧址博物馆,97岁高龄的人民艺术家田华深情凝望着一张张老照片、一幅幅电影海报,激动的心情一直难以平复。

人民艺术家、演员田华:看到了这些,想到了长影八十年。八十年弹指一挥间,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70多年前,伴着“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的歌声,第一次接触电影的田华,以喜儿的形象走进了千家万户。
84岁的导演肖桂云1965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1989年,她与丈夫联合指导的电影《开国大典》,获得了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肖桂云:开国大典用了很多历史资料片,就是我们的先辈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拍下来重要资料。在我拍开国大典的时候,我都非常巧妙地、非常认真地穿插到全片里边,形成了我一个新的风格。所以我们用胶片来记录国家记忆,国家重大事件的影片,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长春电影制片厂,自成立以来,累计创作拍摄译制各类影片3600多部。老艺术家们创作出的一大批经典影片,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创造了中国电影半个世纪的辉煌,也成为一代代电影人的榜样。

长春电影节“金鹿奖”评奖委员会主席、演员陈宝国:他们一直在践行着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他们从生活当中吸取了很多对于创作特别有用的养分,输入到他们所饰演的角色中。

演员岳红:我也是看着长影的电影长大的。我看《金光大道》的时候可能才10岁。看着这些前辈们创作的这些很鲜活的艺术形象,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我也在电影里边演英雄、学英雄。
在共话传承的同时,电影工作者们也讨论了中国电影的现状,展望电影市场未来的发展。

导演穆德远:为什么说我们现在的电影赢得这么多观众,其实跟我们这么多年来坚定文化自信是分不开的。十年下来,中国老百姓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变了,喜欢自己的文化,觉得中国文化太棒了。当你弘扬中国文化的时候,才能体验到它的美。

演员刘烨:我觉得新一代的导演和创作者可能要跟现在的技术和观众的市场情绪,更多融合在一起。不管时代怎么变,技术怎么新,做一件事情没有捷径可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他们共话中国电影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