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原发性肝癌是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根据中国最新癌症数据,肝癌已成为我国第四位常见恶性肿瘤和第二位肿瘤致死病因,全球每年新发肝癌患者中近一半来自中国。因此,我国肝癌防治形势依旧严峻,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哪些人容易得肝癌,有哪些症状
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过度饮酒、肝脂肪变性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肝病、饮食中黄曲霉毒素B1暴露、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
肝癌的早期表现不典型,往往无明显体征和症状,容易被忽视。肝区疼痛为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当肝病患者肝区疼痛为持续性疼痛,且逐渐加重且经治疗或休息无好转时,应加强警惕。
其他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包括腹胀、食欲减退、恶心、腹泻等;消瘦、乏力,随着病情的发展,消瘦程度可加重,严重时出现恶病质;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烧,一般为37.5~38℃左右的低烧。总的来说,肝癌症状隐匿且缺乏特异性,因此多数肝癌发现时已为中晚期。
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占比约75至85%,因此,日常所说的肝癌主要指肝细胞癌。作为乙肝大国,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是肝癌最常见的发展过程。
在我国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引起者占比分别高达60%和80%。乙肝的持续感染可导致慢性炎症,反复的炎症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有极大的可能转变为肝癌。目前,抗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虽然大大降低了肝癌的发生风险,但仍无法完全避免肝癌的发生。
影像学检查是发现疾病的关键
肝癌影像学检查手段多样且各有特点,主要包括超声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等,选择时应注意优势互补、综合应用、全面评估。
超声显像
因操作简便、灵活直观、无创便携等优势,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手段。常规超声显像可检出肝脏可疑占位性病变,初步判断良恶性。
我国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推荐对肝癌高危人群采用超声显像联合甲胎蛋白(AFP)进行筛查与监测(高危人群至少每隔6个月进行1次筛查)。但超声检查影响因素较多、重复性较差,目前主要适用于体检筛查、肝癌高危人群的初诊检查和随访等。
CT
能更客观地明确肝脏病变的位置、数目、大小以及与邻近脏器和重要血管关系,有助于判断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情况,可为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但其对肝脏小病灶的检出敏感性仍较低,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辐射影响,目前临床上更多地应用于肝癌局部治疗的疗效评价,特别是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肿瘤碘油沉积状况的评价。同时,借助CT后处理技术可进行血管三维重建、肝脏及肝肿瘤体积测量等,对判断肿瘤可切除性及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MRI
无辐射,对肝脏病灶,特别是小病灶的检出具有高敏感性和准确性,且对肝癌局部治疗后肿瘤坏死或存活评价更为可靠,已日渐成为肝癌诊断的重要影像手段。
动态增强MRI对≤2.0厘米肝癌的检出和诊断优于动态增强CT,且在判断肝癌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更具优势。如今,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普美显(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的应用,使得小肝癌(特别是≤1.0厘米的微小肝癌)检出率及诊断准确度进一步提高,深受临床医生青睐。
PET-CT
对肝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有限,可作为其他影像学检查的辅助和补充。可全面了解全身整体状况,同时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代谢、解剖定位等多方面信息,在肝癌的分期、再分期和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检查设备要求高、价格昂贵、且存在同位素辐射风险,不推荐用于肝癌的常规诊断。
增强扫描检查
主要包括增强超声(即超声造影)、增强CT和增强MRI等。
增强扫描是人工将某种物质引入体内,旨在提高病灶和正常组织、器官的对比度,更清晰地显示病变形态、血流和功能状况的一种方法。所采用的提高对比度的物质称为对比剂或造影剂,临床上一般采用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进行增强扫描。
临床常用的超声、CT和MRI检查的对比剂是不同的,增强原理亦不同。增强扫描不仅可提高病灶和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且更助于提高病变诊断及治疗疗效评价的准确性。
我国2024年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指出,动态增强CT、MRI扫描是肝脏超声和/或血清甲胎蛋白筛查异常者明确肝癌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推荐使用动态增强MRI来诊断直径≤2.0厘米的小肝癌,推荐使用普美显增强MRI来诊断直径≤1.0厘米的微小肝癌。
总的来说,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上述检查仍未能确诊时,可考虑肝穿刺活检获得病理学诊断依据。如明确肝癌诊断,必要时可进一步选择PET-CT检查进行全身评估和肿瘤分期,临床医生根据个体病情采取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局部或系统性治疗方案。
(科室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腹部影像诊断亚专科,是国内领先的腹部影像诊疗中心之一,依托于中山医院强大的临床平台,专注于腹部各类疾病的影像精准诊断与评估。亚专科在肝胆胰及胃肠道肿瘤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诊断经验和科研积累,形成了成熟的诊断流程与标准,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功能影像、分子影像等前沿技术在腹部影像领域的应用与转化。

(作者依次是放射诊断科副主任医师;放射诊断科常务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放射诊断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原标题:《中山科普|我国是肝癌大国,早筛需要辅助哪些检查》
栏目主编:顾泳文字编辑:顾泳
来源:作者:盛若凡饶圣祥曾蒙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我国是肝癌大国,早筛需要辅助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