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在巴黎那一集啊,可真是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说句心里话,我一开始还以为戚薇和李承铉在巴黎街头拎着大包小包血拼的样子,就跟咱们普通人逛年货市场似的——买得开心,花得痛快。

谁知道转机回到北京那会儿,节目组突然把/"经费危机/"这事儿捅出来,倒像是给观众端上了一盘麻辣烫,又辣又让人上头。

咱们先说点实在的,这对夫妻在巴黎古物市场确实没少花钱。香水瓶子60欧元,手提包380欧元,还有幅仿古蜀绣画150欧元。这要搁普通老百姓身上,估计得掏空半年工资。
不过人家到底是明星夫妻,买东西不光自己用,还给双方母亲备了礼物。说句实在话,我挺佩服戚薇这波操作——既满足了购物欲,又立住了孝顺人设,这波消费算是花在刀刃上了。

转机时导游董力拿着账本念叨/"有人连硬币都花光了/",这话听着就跟咱们小区门口下棋的大爷吐槽儿媳妇乱花钱似的。李承铉那脸涨得通红,活像被人当众揭了老底。不过人家夫妻俩默契得很,戚薇全程闭目养神装睡,李承铉硬着头皮打圆场,说要拿住宿费抵债。这场景让我想起老家邻居两口子吵架,妻子使眼色让丈夫顶雷,男人只能挠着头憨笑。

节目组这剪辑手法也是绝了。非得把李承铉塑造成/"背锅侠/",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早备好了应急资金。就像去年某档综艺里,嘉宾们哭穷说吃泡面,转头就被拍到在高级餐厅庆生。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戏剧冲突还挺抓眼球,弹幕里/"又演我/"的评论都刷麻了。
>戚薇这女人精明得很。她专挑带中国元素的礼物,给婆婆买翡翠吊坠,给妈妈挑蜀绣画,既花了钱又赚了口碑。这让我想起老家过年,亲戚们总爱送些/"万金油/"似的礼物——既体面又实用。有娱乐记者分析,她这是把/"孝顺/"当流量密码,我觉得吧,这年头明星也得讲究性价比。

要说节目组最会整活的还是制造悬念。非得把李承铉塑造成/"月光族/",其实转机后戚薇悄悄往导游包里塞了张银联卡。这操作就跟咱们平时吵架,摔门而出前偷偷给老公发个红包似的。有跟拍导演爆料,戚薇发完微博/"孝心不能等/",那点赞量蹭蹭往上涨,这算盘打得比巴黎圣母院的钟声还响。

不过观众也不是吃素的。现在大伙儿都学精了,看着节目里的戏剧冲突,再对比现实生活。就像我二舅常说:/"电视里都是假的,过日子还得实打实。/"这话放在李承铉夫妻身上挺合适——他们花在亲情上的钱,换算成人民币也就够买辆电动车,但观众看着就是比明星炫富带劲。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类综艺最让人上头的就是这种/"假冲突真互动/"。就像菜市场两口子为两毛钱吵架,转头就商量晚上吃啥。节目组故意把李承铉包装成/"背锅侠/",其实早备好了台阶——转机后塞给董力的硬币,估计比节目组给的经费还多。这种欲擒故纵的手法,跟咱们楼下超市打折促销一个路数。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年轻人压力这么大,看着明星夫妻/"月光/"还真有点羡慕。就像我表妹说的:/"我要有这消费自由,早把巴黎时装周包场了。/"但转念一想,人家这是工作需要,咱们普通人还是得捂紧钱包。有理财博主算过账,李承铉这趟花销够普通人攒两年,这差距看得人直嘬牙花子。
最后抛个问题给大家:要是你出门旅行,会像戚薇那样/"放飞自我/",还是学李承铉当/"铁公鸡/"?说真的,这个问题放在现实里,够街坊邻居们唠上半天。不过节目组可不管这些,他们早备好了下一期成都站的/"省钱大作战/",等着继续吊观众胃口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李承铉这锅背得又冤又值,花钱的是戚薇,最后被妻子团笑的却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