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民周刊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证实乌军首次攻入俄境内别尔哥罗德州之际,亦是俄军有部队进入乌克兰苏梅州之时,美国方面却有媒体传出据悉是美国国防部高官的说法,美军将大规模撤离东欧,具体撤军数目在1万人。当初,时任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增兵令,两万余美军从美国本土以及全球其他美军基地奔赴波兰。比如驻防之地热舒夫—亚西翁卡物流枢纽,就是美国军事援助乌克兰物资的枢纽站。
波兰这地方可不比别的地方,它其实是欧洲的一个大门。在波兰的东南角,有一个交通、物流枢纽,不管是美国支援乌克兰的物资,还是欧洲国家支援乌克兰的物资,都会通过这个枢纽运往乌克兰。这个地方有多重要就不言而喻了,相当于是心脏的存在,不断地把乌克兰赖以生存的军工血液泵向俄乌战场。现在美国想从这样一个重要的枢纽撤兵,相当于抛弃了这颗心脏。这种行为昭示着,美国可能想彻底放弃乌克兰,顺便也放弃一下一直支援乌克兰的欧盟,相当于同时背刺了两名队友。
泽连斯基(资料图)
因此,当下乌克兰的确有必要考虑美国撤兵离开的情况,这势必会让乌克兰在应对俄罗斯时,更加不知所措。此外,美国正在向俄罗斯做出让步,还要求乌克兰尽快开展谈判以实现停火。有消息传出,美国甚至给乌克兰下了“最后通牒”——倘若基辅不接受俄方提出的条件,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或许会完全终止。要是真出现这种状况,乌克兰就真得为“俄罗斯获胜”做好打算了。
当世界忙着选边站队时,中国却像考场里唯一没被干扰的考生,埋头写着“中立”的答卷。这并非怯懦,而是一种基于千年政治智慧的降维打击——俄乌冲突表面是领土之争,实则是美俄地缘角力的总爆发。美国通过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生存空间,欧洲随波逐流沦为附庸,乌克兰则成了点燃火药桶的引信。
中国若贸然介入,不仅可能引火烧身,更会破坏“斗而不破”的大国平衡术。正如社科院研究员肖斌所言:“中俄合作是抵御霸权的屏障,但绝非军事同盟”。
泽连斯基(资料图)
中国拒绝选边站队,避免了被卷入冲突的风险,同时与俄乌保持对话,成为双方可信的调解者。
中立让中国在能源、粮食等领域左右逢源。俄罗斯对华农产品出口额从2014年的11亿美元飙升至2020年的40亿美元;欧洲能源危机中,中国稳定的供应链成为全球“避风港。这种“中立”并非袖手旁观,而是以和平为导向,推动局势降温。
此前,王毅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他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的立场。第一,乌克兰危机是冷战结束后最大的地缘冲突,中方一直主张通过对话谈判寻求政治解决。第二,对于美俄互动和多次外交接触,中国表示欢迎,说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势头已经出现。虽然这是迈向和平的一小步,但这一步是积极和必要的。第三,要看到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复杂性,恢复和平任重道远。中方支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好危机的根源性问题,最终达成一个公平、持久、有约束力并被各当事方所接受的和平协议。
泽连斯基(资料图)
俄乌冲突的千日困局,正加速国际秩序的重构。德法等国开始质疑美国主导的“抗俄”叙事,沙特、印度等传统盟友加速“去美元化”,金砖国家扩容至10个成员,新兴力量集体寻求战略自主。非洲、拉美国家拒绝选边站队,呼吁冲突“去意识形态化”。可见,俄乌冲突撕下了“单极世界”的最后伪装,而中国的中立智慧,正为多极化时代提供关键的价值观支撑。真正的安全不能依靠军事霸权,而是源于对多样性的尊重与对共同利益的追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俄乌打了1000多天,特朗普才察觉不对劲:原来中国三年前就没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