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郑健潍坊报道
4月9日晚上7点夜幕降临,潍坊寒亭区寒亭街道运河西街社区的一间活动室还亮着灯光,推开房门,发现十几位青年正围坐在桌前聚精会神地拿着手机“听讲”,原来,这里是“青年夜校”的摄影课堂现场,“主讲老师”付明皓正在认真地教大家如何用“小”手机拍出“大片”。
“哇,原来打光和不打光的差别这么大!”“原来短视频上的专业运镜我也能拍出来!”听到老师的讲解,在场学员纷纷拿出手机“跟练”并发出赞叹。“平时刷到的‘美照’原来我也能拍,过几天我也要去户外‘实践出片’!”参加活动的运河西街社区居民于敏高兴地表示自己“没白来”。

为充分利用青年“八小时”之外的时间,运河社区积极链接区直部门、“红色合伙人”等优质资源,不断规范信息发布、报名组织、课程审查等流程,对每节课进行专业化管理。同时,在青年夜校开设前期,各社区围绕青年群体业余时间的生活状况、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开展调研,依据青年发展需求与兴趣导向,规划课程体系,增强学习的沉浸性与趣味性,激发青年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社区聚焦青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所需所盼,链接多方资源,规范运营模式,丰富课程内容,为青年群体提供‘躺平’与‘内卷’之外的第三种生活模式,以实现青年发展与社区发展的相互提升。”运河西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许艳艳说,“截至目前,社区已累计开展爵士舞、书法、摄影等夜校课程15期,吸引500余人次青年咨询参加。”

近年来,寒亭街道聚焦群众多元化文化生活需求,充分挖掘、利用、培育辖区文化资源,助力打造文化品牌与现代化公共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矩阵,强化47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服务功能,因地制宜盘活城市书房、文体广场等公共文化资源,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以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圆心,链接城市书房、青少年活动中心、体育广场、口袋文化公园等活动场所,打造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群众在“家门口”纵享文化幸福生活。

潍坊寒亭区寒亭街道将继续把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灵活高效的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同频共振,打造群众宜居宜业的“幸福文化家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潍坊寒亭区寒亭街道青年夜校,定格别“YOUNG”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