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11日讯近日,滨州市滨城区市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重管理门诊”正式开诊。

中医理论认为,肥胖与饮食不节、缺乏运动、先天禀赋不足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主要病机为痰湿内盛、脾胃虚弱和气滞血瘀。中医体重管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从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入手,运用中医埋线、针灸拔罐、中药调理等方式标本兼治,纠正机体代谢紊乱,达到减重与调理身体的双重目的。

中医埋线:中医埋线是将可吸收的羊肠线或蛋白线植入特定穴位,对穴位产生持久、柔和的刺激,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抑制胃肠蠕动,减少食物摄入,同时促进脂肪分解代谢,加速脂肪消耗,实现长效减重。一般情况下,一次埋线可持续刺激10-20天,节省患者就诊时间,提高治疗依从性。

针灸拔罐:针灸治疗以中医经络学说为指导,选取腹部、四肢的特定穴位,运用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等手法,调节胃肠功能,抑制食欲。拔罐则借助负压吸附在体表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加速血液循环,排除体内湿气和毒素,改善身体代谢环境,辅助减重。针灸与拔罐相结合,协同增效,调节人体内分泌和代谢功能。

中药调理:门诊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全面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依据辨证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中药处方。针对痰湿型肥胖,采用健脾利湿、化痰祛浊的中药;针对气虚型肥胖,运用益气健脾、升阳化湿的药物;针对血瘀型肥胖,则使用活血化瘀、通络消脂的方剂。中药调理不仅能减重,还能改善因肥胖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如乏力、便秘、月经不调等。
中医体重管理以天然疗法为主,摒弃单一治疗模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和生活习惯,制定涵盖中医治疗、饮食调控、运动指导和行为干预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体重、体围、体脂率等指标,以及身体的整体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代谢指标和身体机能,降低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实现健康减重。(通讯员王慧)
责任编辑:杨国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滨州市滨城区市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解锁您的健康瘦身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