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春晚舞台上的董卿一直是无数观众心中“耀眼的星辰”。
她永远一袭华服,妆容精致,端庄大气,她是女性美的极致展现,举手投足间展现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无数个春晚现场,大家都在她的陪伴中度过,如今的她已经五十多岁,当再度出现在观众视线当中,她依然气质非凡、风韵犹存。

虽然董卿退出了主持舞台多年,大家还常常会说起:“春晚舞台没有董卿总是差点意思”,也经常有网友在网络上发布一些偶遇董卿的图文,看到她的一瞬间,亲切感油然而生。
董卿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每天都坚持到上海滨江公园晨跑,网友照片中的她永远穿着朝气活泼的运动装,肌肉线条优美的令人羡慕。

在荧幕前的她一直都体态优雅,富有女性的端庄气息,日常生活中的她却满脸朝气活泼,两种风格都体现了她朝气蓬勃的面貌。
<p>生活中的董卿也经常素颜出门,尽管四五十岁的年纪,她的皮肤状态却非常年轻,想必这和她平时良好的心态和坚持锻炼密不可分。

还有网友曾经在上海某国际学校的义卖会上遇见董卿,他穿着简单朴素的运动装,陪着孩子参与活动,整个人毫无包袱,亲切温柔。
如果说舞台上的雍容大气是为了主持人形象效果,那日常生活中的董卿才是真正的本我。
她不喜欢穿的奢华复杂,经常以基础款和简单朴素的颜色搭配为主。

天气热就是T恤衫和短裤,天气冷则是牛仔裤和衬衣、风衣外套。即使穿着朴素简单,却难掩她身上的独特沉稳的气质。
提到董卿,大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她笑意盈盈的面庞,以及标志性的锁骨卷发。
这发型不仅恰好衬托她的脸型,也能很好的展现她流畅的肩部线条,显得头发格外蓬松,更能衬托她的非凡气质。

董卿作为一个央视标志性的主持人,她深知自己的外在穿搭所代表的意义,因此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出镜形象。
但在日常生活中,她却喜欢以极简、自由活泼为主,回归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放松与舒适,她选择简单的齐耳短发,不仅不死板还很适合她的整体气质。
这样的发型再配上她端庄大气的五官,简直妙哉。

可惜岁月从不善待每一个人,即使是像董卿这样心态好、形象好的人也要面对岁月的痕迹。
30岁以前的皮肤是光滑细腻的,30岁之后,随着胶原蛋白的流逝,皮肤也开始因为地心引力下垂。
但她依旧保持着曾经的面容神态,微笑面对生活,看上去依旧是年轻许多岁的样貌,她的知性和优雅的气质也从不会因为岁月和衰老而被淹没。

董卿的优雅气质是由内而外的。她从小就出生在一个充满文化和书香氛围的家庭,父亲一直严厉教导她要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她满腹诗书气自华的品质。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董卿自小就阅览了众多书籍,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
这些知识也都在董卿主持节目时候得到了展现。在主持《中国诗词大会》中,董卿总是能精准把握诗词当中所展现的哲理与内涵,精彩的解读让人佩服,带我们一同开启传统文化的大门。

在节目《朗读者》当中,董卿又可以认真倾听嘉宾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故事,以真诚和温暖的语气与嘉宾沟通交流,她的语言风格总能让嘉宾们如沐春风。
这些都直观体现了董卿之所以能巧妙控场,就是因为她脑子里有知识,思想上有内涵。
尽管董卿饱读诗书的气质令人感到震惊和羡慕,但她的童年时期压力却非常大。

因为父亲对她的教育过分严格,她总是有自卑的心理。但这种心理并没有让她变得内心扭曲,而是更加强大坚毅,这些都体现在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
成为央视的主持人后,她对自己一直严格要求,有一句台词没有准备好,她都到一个人练习到深夜,一定要练习到自己感到完美为止。

可惜工作强度和压力太大,她时常失去自己的自由和时间,尤其是每年的春晚,她一直都是一个人在后台吃速冻水饺,只为能够保证充足时间准备好春晚的主持。
好在事业的发展一直很顺利,她在40岁时候却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到国外学习深造。
历经了几年的学习,回国后的让又鼓起勇气尝试自己从未挑战过的领域,一次次突破自我、战胜自我。

现在的董卿,丝毫没有包袱,她从不把自己作为一个明星看待,而是将所有人视为自己的朋友,融于平淡自然的烟火气息当中,让她感到更为温馨幸福。
回归生活感受本真的我,让董卿的气质和魅力更加深厚。

她的美不只是在电视荧幕上的端庄与大气,更是一种经历岁月沉淀后的清新脱俗的自然美,她不在意外在的虚荣和繁华生活,反而重视内心和品质的生活体验。
即使岁月让人衰老,董卿却从不为其所动,在她眼中,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美好,现如今的自己更加注重健康和自然美。
这种美并不依赖于华丽的妆容,而是由内而外绽放美的气质,她的美也是别人无法模仿和取代的。

有句话说:“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而董卿的美不只是心灵,更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我们肉眼可见的健康和完美的体态,这些都让她散发出持久而动人的魅力。
相信未来的董卿无论以怎样的形象出现,依旧可以吸引我们的目光,为我们带来更多感动的时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52岁董卿复出大变样:穿衣朴素、外形变粗糙,但我却觉得她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