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工,在西安地铁是个新的复合型岗位,属于司机+检修的融合。“能开车也能修车,算文武双全。”37岁的王铭幽默地说。

8号线在所参与的线路筹备中节奏最快
由于8号线是全自动地铁线路,无人驾驶,王铭作为运维工班长,今后和同事们承担车辆值守及维修的任务,在车头值守,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并进行车辆维修。像这样的运维工,在8号线就有500多人。
开通前夕,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见到王铭,他对8号线的各项表现充满信心。
作为西安轨道集团运营三中心的一位运维工班长,王铭在2016年来到地铁之前,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火车司机,入职地铁电客车司机后成长迅速,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很快就当上了车队长,个人安全驾驶总里程达23万公里,期间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带领车队司机共同进步,他也是西安地铁出现无人驾驶线路后最早开始司机岗位转型融合的一员。2023年9月,作为“精兵强将”,被抽调进行8号线的筹备工作。
“8号线线路长、车辆多,节点多、工作量大、质量要求高,在以往我参与的线路筹备中是节奏最快、难度最高。”王铭告诉记者,来到8号线后,他就和同事们进入雁鸣湖车辆段开展工作,接车作业,参加厂家培训,学习技术文件,11月份开始车辆的普查和调试。在车辆段无水无电、四面黄土的恶劣作业环境中连续工作,从寒冷的冬天再到没有空调的夏天,一步步努力推进调试普查按计划进行。
逐条测试反馈整改
带领班组完成调试普查200余次
每当遇到调试问题,王铭总是快速响应,有时为了研究排除故障,和身边同事们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从车身外观到转向架,从电气设备到制动系统,每一颗螺丝、每一个零件都不放过,直至问题彻底解决,带领班组完成调试普查200余次。
调试中,每天都有不同的调试项目工单,逐条进行测试,记录、反馈结果,与厂家技术沟通,再整改,前期车辆需要手动操作调试,再到后期每天跟车在线路上来回试跑,到各种安全应急演练,任务重时间紧,工作环境艰苦,吃饭没点,没地方喝水、上厕所,经常加班鏖战,上线调试时摸黑在地下黑洞里穿行,没有空调和暖气,但大家干劲十足,都知道这条线路作为首条环线对于西安的意义。王铭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通过深入现场、沙盘推演等形式参与编写《8号线故障处理指南》《行车组织规范》等作业标准10余本。他将乘务驾驶技术和车辆检修工作成功融合在了一起,带领团队高效、圆满完成电客车到段接车作业、正线冷滑、热滑、试运行、场景测试工作,为8号线的顺利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从黑乎乎到明亮干净
轨道和站点一天天在变美
“这一年多,看到地铁轨道、各个站点里一天天的新变化,从无到有,从黑乎乎到明亮干净,对这条线路感情越来越亲密,也很有成就感。”王铭说,所有列车是他们一辆辆亲手调试出来的,绝对经得起乘客的“检阅”。
“8号线都是宽体列车,宽度3米,这也是西安地铁首次采用A型车,乘车体验感会更舒适,正常载客情况下可比B型车多容纳400人。”王铭告诉记者,8号线列车具备高智能化、高舒适性、高安全性等特点,可实现GoA4最高等级全自动运行,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自动驾驶,还能实现自动“唤醒”、自动“休眠”、自动发车停车等功能。

为了提升乘坐体验感,列车还采用多种降噪装置,增强了列车在运行时的隔音效果,车门上方安装有大尺寸电子式动态显示线路图,座椅弧形靠背设计也更加贴合身体曲线,车厢内的吊环扶手高度降低,立柱扶手换成了双叉造型,抓握感得到了提升,灯光体验也更舒适,部分车厢还增设了“手机充电区”,既有无线充电装置还有USB充电口。希望这条线路开通后,给大家带来美好的体验。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李琳文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运维工班长王铭:能开车也能修车 亲历8号线每一辆列车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