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海西晨报

改造后的台光花园小区焕发新容颜。记者俞杰摄
晨报记者俞杰
粉刷一新的楼道墙面、宽敞平坦的小广场、整齐摆放的休闲石椅、干净整洁的环境、树荫底下惬意闲聊的居民……近日,走进思明区中华街道台光花园小区,只见昔日的老旧小区已焕发新颜,居民们对家门口的“幸福升级”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思明区坚持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幸福半径”不断扩容,助力人民群众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以台光花园小区为例,该小区于1990年建成,毗邻中山路商区,共有4栋楼56户居民。经过30多年的风吹雨打,小区出现公共空间狭小、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基础设施老化有时还导致污水横流,脏乱环境让小区居民苦不堪言。
类似的现象,在思明区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中普遍存在。怎么改?改哪里?改到什么程度?思明区给出了答案:尊重群众意愿,满足群众期盼,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为科学高效推动改造工作,今年年初思明区成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专班,发布《思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指引》,形成区街协作、部门协同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简约实用、尊重自然、雪中送炭、质价相符”原则,分批分次进行改造。
据了解,思明区共有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1124个,截至去年底,全区已完成645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约9.1万户居民,今年计划将剩余479个小区全部改造完成,涉及全区10个街道、77个社区。
老旧小区改造得好不好,群众满意度是标尺。今年1月份,台光花园小区的改造任务正式开启,中建三局施工队伍入场进行全方位改造,历时4个月完工。除了小区旧貌换新颜,让居民最开心的要数配电箱和万伏的高压线的整体挪移。
王阿姨说:“这些供电设备在我们楼下存在很多年了,每次我们经过总是战战兢兢。现在不仅全部移走了,解除了大家的‘心头锁’,腾出的空间还打造成党群服务站,居民议事和学习多了一个好去处。”
从“老破小”到“幸福里”,居民们在开心之余,担忧也随之而来:如何避免改造效果“反弹”,确保社区环境“容颜永驻”?对此,思明区已经掌握了治理“密码”,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统筹协调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以先锋党员、志愿力量等共同形成小区居民共管共治局面,并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里子”“面子”齐改善,让居民幸福触手可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换了新颜 更要“容颜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