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昂的治疗费用,“三高”之下,充满争议性的偏方抗癌悄然在民间流行。
1
双硫仑:
吴强说他身上集合了几乎所有《我不是药神》角色:卖药的程勇,自救的黄毛,赚钱抚养孩子的思慧,以及在精神上救助他人的牧师。


双硫仑样反应指服用双硫仑或头孢类药物后,人体的酒精代谢功能被抑制,患者饮酒甚至只是在治疗时擦拭酒精,都很有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呼吸抑制和心脏衰竭等致死症状。
2
芬苯达唑:
但他也不能确定,起作用的是正在施行的化疗,还是私下服用芬苯达唑的“Joe方案”。


四川省肿瘤医院还提醒患者,迄今还没有一例真正意义上的关于芬苯达唑或类似物治疗恶性肿瘤成功的个案报道。而不支持芬苯达唑抗肿瘤的文献并不鲜见,甚至有研究发现服用芬苯达唑促进了大鼠肝脏肿瘤生成。
3
桑黄:
桑黄在中国古代医书中被称作桑臣、桑耳或者胡孙眼,据载具有止血、活血、化血等功效,但在使用上并不普及。

一家省中医院的主任医师李丽表示,癌症患者服用后身体状态好转,可能是配方中大量药物起到的滋补作用,也可能是服药起到的安慰作用,不等于癌症得到缓解或者抑制。
4
藤梨根:猕猴桃的树根

洋桃根,学名“藤梨根”,也就是猕猴桃树的根。关于藤梨根的功效,《药典》中是这么描述的: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尿止血,用于风湿骨痛以及黄疸等症。
5
民间抗癌亟需引导

基于芬苯达唑抗癌疗效的不明确,最近社群管理者将这一社群的定位,转变成了癌症患者的精神家园、学习各种抗癌方法和交流抗癌经验的地方,引导群成员更加理性、科学的抗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戒酒药、狗药能治癌症?一部民间抗癌血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