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写了一个巨大的灾难,很多人没有注意到。
这个灾难不但使得甄士隐家破人亡,更让贾雨村当官后火速蹿升,没几年做到了知府。
原文对此是这样写得:
(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甄士隐是个乡宦,说明他之前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官,且家资饶富。
尽管一把大火将家当烧了干净,却还有田庄房产足以过活。
可惜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那几年偏赶上大灾之年,田无所出,盗匪横行,甚至官匪勾结导致好好一个甄家最终败亡,一无所有。
甄士隐家尚且如此,可知其他小门小户人家如何?
后文大观园中小厨房的柳嫂子就提了一句当年的惨状:连草根子都没得吃呢。
那些年卖儿卖女的人家何尝少了?这其中就包含了出身京城小生意人家的花袭人。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一,袭人被卖
袭人是贾府外头买来的丫头。
贾府公爵豪门对用人有高要求。尤其是伺候主子的丫头,容貌秀美,言行得当是基本素质。
那一年或许是大灾之年,赶上人口便宜。或许就是府中家生子中的小丫头不太合适,便从外头将袭人买了进来,取名珍珠安排在贾母房中伺候。
原文对此并无太多描写,寥寥数语还是第十九回,借由袭人拒绝母亲要赎她回去时的话推测出来。
袭人道:“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
袭人家里有两个孩子,她还有个哥哥叫花自芳。
当初遭灾一家人没饭吃,便将袭人发卖给贾府换来钱粮救命。
尽管贾府不苛待袭人,可从此被调教做奴才而再无自由,袭人心中到底委屈。
长大后虽没拒绝娘家,到底心中耿耿:凭什么父母卖了自己受苦却留下哥哥养活?
这个问题可能困扰了古代女儿几千年,终究也只是一声叹息。
二,幸运的袭人
袭人卖给贾府,迎来属于她的三个幸运。
第一,她不愁被饿死了。贾府当朝国公之家,钟鸣鼎食,富贵已极,再大多饥荒与他们无关。
袭人从没有饭吃要饿死,到不愁吃饭,可谓从地狱到了天堂。
第二,贾府不虐待奴才,袭人的话是“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这是奴才最大的幸运。多少人家不把奴才当人,被买了后往往结局还是个死。
可能袭人当时被卖,心中最大的恐惧,就是不知道“明天”会如何。
好在贾府不负她,也是她对贾家比父母更有归宿的原因。
她拒绝母亲的话是“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这句话背后藏着深深的失望和恐惧。
谁能体会当初才六七岁的小女孩面对父母的绝情和“明天”未知的那种绝望!
第三,袭人被派给贾母,起点就比别人高一等。
整个贾府都围绕贾母运转,老太太的身边人,也必然被高看一眼,待遇也更优厚。
三个幸运摆在袭人面前,只需要她用心接住这份“幸运”的赐予就够了。袭人确实也接住了。
三,恪尽职任的袭人
林黛玉初来贾府第一天夜里,袭人便正式出场,原文如此介绍她。
(第三回)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
袭人因“恪尽职任,心地纯良”被贾母看中,派去伺候贾宝玉,说明老太太对她的心地和工作能力的认可。
贾母身边八个大丫头,鸳鸯最是有能力,为贾母臂膀。可贾母却选袭人去照顾贾宝玉,不是舍不得鸳鸯,只是袭人性格温柔,行事体贴,恪尽职任,用心周全,更让贾母放心。
袭人的这些优点,既是贾母看见,何尝不是她有意展现给贾母看到?
最关键还有一个“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如此赤胆忠心的袭人,未必适合做妻子,却肯定适合做丫头保姆。
事实证明贾母眼光不差,贾宝玉被袭人照顾的很好。
但袭人这些优点背后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乃至于“心机”,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袭人的算计
袭人能上位,势必与肯定分不开。
她能入得了贾母的眼,在一众小丫头中脱颖而出,不但成为与鸳鸯平齐的一等丫头,更是先后被派去照顾史湘云和贾宝玉,就知道她远比贾府那些家生子们更努力。
从她拒绝母亲将她赎回的志向,就知道她心中已早定下人生目标。所有的努力都在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不退缩,只为有朝一日彻底翻身。
当初那个被卖给贾府后身负奴籍的小女孩,做了贾府的丫头,便被注定了命运。只要到了年纪就得被放出去配给小厮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祖祖辈辈再做家生子。
对于那些出生就是奴籍的家生子来说,身份似乎并不那么重要,贾府的福利待遇那么好,做奴才也没不好。
可袭人不是奴才,本是好人家女孩,很难与鸳鸯、琥珀这些家生子们共情。
如果有机会让她能够摆脱奴才身份,还能享有贾府这种富贵……尽管原文没写,但对一个从小因为穷,被父母卖了的小女孩来说,穷和奴隶同样可怕。
不做奴才和获得富贵,必然是她要努力奋斗的目标。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小小的袭人,当初还叫着珍珠的小姑娘,岂有不更努力、更懂事、更加积极学习着如何脱颖而出,获得主人青睐和认可?
这点袭人身上表现明显,晴雯也表现的明显,但其他人并不显。哪怕后面出头的小红,也只是算计走捷径罢了。
她们就像贾母房檐下笼中的鸟儿,半道抓来的都不甘心关在笼中,那些从小被喂养惯了的,也没有脱困之心。
五,偷试云雨情
袭人的努力终于让她成为贾宝玉身边第一人。
如果她没有“出头”之心,留在贾母身边更体面。
贾母的丫头,王熙凤都要客客气气。跟了贾宝玉就要低了一辈,说话行事远没有那些体面了。
但袭人若有“出头”之心,跟在贾宝玉身边,尤其是做了第一丫头被宝玉依赖,便等于抓住了未来富贵豪门的“入场券”。
贾宝玉终究要长大,娶妻纳妾。“妻”不敢奢望,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袭人。但“妾”的话,她笃定要近水楼台先得月。
所以,当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醒来,被袭人发现了裤子上的异样,追问之下听说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时,她便知道机会来了。
原文写“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如果袭人没有心,她早听到后跑了。听而不跑,反而全不设防的“掩面伏身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尽管袭人自我安慰“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实际她彼时还是贾母名下丫头,越不越礼,全在主人如何断定。
主人同意,就不越礼。主人不同意,贾宝玉就算“淫辱祖母婢”。而她“勾引”主子犯下不端之行,又岂有好果子吃?
不过,对于当时只有十四五岁的袭人来说,倒也是顾不得那么多。机会稍纵即逝,如果她不抓住,便有可能便宜了别人。总算她“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能否抓住还要分人。袭人显然早做好准备,一抓即准。
六,投奔王夫人
袭人与贾宝玉偷试,终究还是后患无穷。当金钏儿因贾宝玉调戏被王夫人撵走后投井自尽,导致宝玉被父亲一顿毒打后,袭人难免悚然而惊。如果有朝一日自己面对如此境地又该如何?
贾宝玉护不住金钏儿,自然也护不住她。而他们已经离开贾母羽翼庇护,老太太的掌控力也已不够,谁能成为她的安全保障和靠山?
答案显然就是王夫人。
从贾宝玉被贾元春安排进大观园,离开贾母身边后,王夫人便重新掌握儿子的监护权。
作为贾母的丫头如何取得王夫人的信任?别人来说很难,但对袭人不难。
她在贾母房中时,便抓住了影响主子的最好办法,就是对贾宝玉“恪尽职任,忠心不二”。这招对贾母好用,对王夫人同样适用。
果然,当袭人主动去到王夫人跟前一番披肝沥胆的剖白,将对贾宝玉的担心、关心和发现的问题,一五一十和王夫人和盘托出,也立即得到王夫人的认可。
尽管王夫人对她还有疑虑,借贾环告状试探她。可聪明如袭人又怎么会不明白?
她只关心贾宝玉就好,其他事与她无关,就绝不要节外生枝。
王夫人见袭人口风紧、为人忠心,更是认可。最终承诺:“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至此,袭人不但抓住了豪门入场券,更获得了“免死金牌”,随之而来的“准姨娘”待遇,也让她在贾府地位水涨船高。
等到她母亲去世前,王夫人吩咐王熙凤安排她回家,那个排场已经如同贵妇省亲一般。
如果不是因为王夫人撵走晴雯让贾母不喜,吩咐先不给袭人名分,她可能在八十回前就已经被王夫人替贾宝玉收房为妾了。
七,外嫁蒋玉菡
俗话又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袭人最终没能等来嫁给贾宝玉的结果,却在宝玉娶了薛宝钗后被外嫁给了贾宝玉的好友,戏子蒋玉菡。
袭人的判词图画,对此早有伏笔:
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四句判词不难理解,袭人的温柔和顺,兰心蕙质,都在外嫁蒋玉菡后与贾宝玉彻底无关。
重点在后边两句,“堪羡优伶有福”,是说蒋玉菡抱得美人归,得了福气值得羡慕。贾宝玉得而复失,也是让人意外叹息。
判词图画中,“鲜花”是袭人写照。
鲜花美丽又美好,正是袭人的品质。
“破席”则是蒋玉菡写照。他出身低微,身为戏子,尽管薄有家财,到底不是上流人物。
而蒋玉菡背弃忠顺亲王,投奔北静王。忠顺王派长史去到贾府索要蒋玉菡,导致贾宝玉被一顿毒打,他岂有不被忠顺王捉住惩罚的道理?
戏子全靠一副嗓子,若嗓子坏了岂不就“破了戏”?破席不知是否有此暗示。
但不管如何,袭人嫁给蒋玉菡后,固然是他的福气。能娶到荣国公诰命夫人调教的大丫头,蒋家门楣三代不愁了。但袭人何尝不也幸运?
王夫人辜负了她,外嫁时势必也要给一定补偿,蒋玉菡性格温柔,与袭人一双和顺,真正对应蒋玉菡所作[悲愁喜乐]酒令之“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注:悲愁喜乐酒令,影射男儿姻缘结局。贾宝玉、冯紫英、薛蟠和蒋玉菡,每人四句酒令,实际分别对应在座四人,一人一句。蒋玉菡所作四句酒令,悲愁喜乐各属于四人婚姻之荣辱。唯有女儿乐是讲他与袭人。其他对应的是贾宝玉、冯紫英和薛蟠。所以,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实际是宝玉出家和宝钗守活寡事。)
袭人外嫁,原文伏笔不多,倒是第二十回脂砚斋有条批语给出佐证:
【庚辰双行夹批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
脂砚斋意思是袭人外嫁蒋玉菡,并非薛宝钗“妒忌”,而是出于意外。
如果从第二十三回袭人名字被贾政听去后不以为然,结合第七十二回贾政说他看好了两个丫头,一个给宝玉,一个给贾环来看,袭人外嫁十有八九与贾政有关。不提。
八,袭人之影
袭人很重要,除了她自己的人生外,还源于她对钗黛的影射,更被曹雪芹赋予了特殊的“幸运”。
群芳夜宴掣花签,主众女儿的姻缘。
袭人掣得桃花签,“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这就是她最终外嫁之谶了。
桃花与梅花,杏花一样,历来被称“天上蟠桃种”,三者同源。
《红楼梦》里,得杏者都有幸运。而得梅花、桃花者,更是幸运。
桃花签给了袭人,她这一生便应了“逃”字。
逃过了大灾荒,逃进了贾府。逃过金钏儿之死,又逃出了贾府,逃过抄家劫难,最终得到了“堪羡优伶有福”,何尝不也是袭人有福!
普通人得一“逃”而难,袭人却能处处化险为夷,不知是她未雨绸缪算计好,还是做好人福缘深厚。
脂砚斋评袭人“袭为钗副”,与晴雯的“晴为黛影”对应,将二人影射薛宝钗和林黛玉。
其实,袭人和晴雯何尝不也是尤二姐、尤三姐的写照?
袭人家做小生意,败亡后靠卖女儿活命,这个经历堪称薛宝钗翻版。尽管宝钗姻缘更体面,实际与袭人被卖异曲同工。
袭人原名珍珠,是金玉人。性格、人品、德行,处处堪称宝钗第二,脂砚斋评价她“钗副”并不错。
但若只有如此却又差了。
珍珠被贾宝玉改名袭人,她又姓花,便成了草木人。
袭人生日是二月十二,与林黛玉同一天,为花朝节,花神的生日。
袭人被王夫人钦点做了贾宝玉“准妾”却有缘无分。
林黛玉和贾宝玉,根据香菱与冯渊三日之约,还有藕官在菂官死后对蕊官的“续弦”说法,都证明宝黛二人在八十回后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可惜最终没能如愿,也是有缘无分。
袭人外嫁蒋玉菡,与林黛玉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昭君出塞故事对应,也是外嫁做了潇湘妃子。
所以,袭人的结局反而影射的是林黛玉,不是薛宝钗。
只是她的幸福,钗黛二人谁也没得到,是独属于她自己的“桃”。
综上,袭人一改再改主人,尽管难逃“三姓家奴”之嫌疑,在古代的伦理规矩中不被提倡。她能称贤,绝称不上忠。好在瑕不掩瑜,作者到底给了她个好结果。
当然嫁为戏子之妻,终究还是有贬损之意。但这岂不就是人生难圆满么。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三分钟讲知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红楼梦》最传奇的经历是一个丫头,一生三次逃过大难,结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