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观福生给患者进行推拿理疗。
马观福生教儿子辨识中药材。
马观福生带教学生。
马观福生
市中医院禾祥东门诊部针灸推拿科主治医师。扎根厦门近20年,传承推广传统中医药及中医外治法。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刘蓉图/赵博洋(除署名外))选穴、刺入、捻转,看似“随意”的施针,实则进针灵巧,一根根细若麦芒的银针,在市中医院禾祥东门诊部针灸推拿科主治医师马观福生的手中,快速而精准地扎入患者穴位。
“是厦门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可与包容把我留在这里,欢迎我在这里安家,让我有幸为呵护厦门人的健康贡献了一份微薄的力量。”近日,这个很多厦门老市民口口相传的“小马医生”,操着一口客家腔调的普通话对记者说。
“我很幸运,与改革开放共成长。踏入医学后,我见证了中医药的改革发展;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中医药发展有了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见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在,中医针灸已经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中国针灸已成为世界针灸。我很感恩,能成长在最好的时代,我的事业也随着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而成长。”马观福生诚恳地说。
中医外治
用疗效说话,不少西医医生找他缓解颈腰疼痛
马观福生是农民的孩子,小时候生病,父母常带着他找当地的赤脚医生就医,常常是几把草药就解决了问题。自小用中草药调理身体、乡邻的中医氛围、中医在非典疫情中发挥作用的新闻,让这名理工男坚定地报考了福建中医学院的中医专业,被调剂到针灸推拿专业后,他踏上了中医外治的从医路。
中医外治法就是中医的非口服药物疗法。听起来比较陌生,实际上,不少市民曾接触过的针灸、推拿、艾灸、拔罐、刮痧等,都属于中医外治法。
“2006年,有些地方还在对银针采用高温消毒方法时,厦门已经开始用一次性银针,而且民间已经有不少中医馆了。”马观福生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厦门浓厚的中医药氛围吸引了他,让他果断留在了厦门。
进入市中医院禾祥东门诊部针灸推拿科后,马观福生跟着科室主任熊永强一起学习,刻苦、聪慧、技术好,让他很快受到患者的欢迎,并逐渐成为患者口中亲切的“小马医生”,并口口相传。
在马观福生的眼里,中医药与西医系的内、外科医生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综合性医院里,大部分是西医,其实,中医外治法也是可以立竿见影的。”他很清楚,要让西医认可,只能用疗效说话。
十年前,我市一家三甲医院的麻醉科主任因颈椎病导致严重的上肢酸麻,找到马观福生尝试治疗。在此之前,这名长期从事临床麻醉工作的西医,对中医外治十分排斥,后来被他爱人强逼着找马观福生就医,没想到,一次针灸配合颈部的正骨治疗后,他的手麻症状立刻缓解,原先担心的神经损伤也并未出现。这立竿见影的效果并没有让他松口,直至多次治疗后,他才对马观福生说:“西医总是强调循证医学、可视化的操作,但我自己的就医体验告诉我,中医外治法确实能对一些让西医也感到棘手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现在,马观福生的诊室里经常可以看到前来寻求缓解颈腰疼痛的西医医生。
医者仁心
自己扭了腰,还保持着笑容,耐心为患者施治
半年前,65岁的张先生被近90岁的母亲拖着找马观福生一起调理。张先生莫名胸闷、心悸,到处排查都没有器质性病变,老母亲被儿子的病情整得失眠,母子俩干脆一起找马观福生进行针灸中药调理。马观福生诊断后认为张先生是因脊柱功能紊乱引发的症状,用小针刀松解颈上交感神经节后,再用正骨手法调正颈椎寰枢椎和胸椎小关节的错位。几次治疗让张先生的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他在诊室里忍不住感慨:“我花那么多钱都没看好,针灸加推拿就好了。”
马观福生诊室里的治疗床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是市中医院禾祥东门诊部人气最旺的诊室之一。一家三代、四代都来找马观福生治疗很常见,与朋友相约到他的诊室一起治疗也很常见。甚至还有同单位的人在他这治疗后,单位里有相同疾病困扰的同事都找他“报到”。
人际关系的纵向与横向延伸,在他的诊室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么受欢迎,医术好是一方面,还与马观福生身上展现的松弛感、不急不缓的稳定情绪有很大关系。
“我一直告诉自己,工作要闲闲缓缓,用有效的慢节奏,去认真对待每个病人,他们的身体正处于难受的状态。”马观福生说,“中医不仅关注病,更关注人。保持乐观愉快,守正自己的心神,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
他总说,患者因疼痛等身体不适产生焦虑与恐惧,针灸可改善躯体疼痛,医生再通过语言、笑容、亲和力、稳定的情绪正向影响患者,达到身心同治,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因此,患者常常对马观福生说:“看到你,我的病就好了一半了。”
常年弯腰下针、正骨推拿,马观福生也早已出现腰肌劳损,有一次,在给一个患者做腰椎的扳法,由于患者体形较大,马观福生一不小心扭了腰,但看着诊室里还有很多患者,他绑上腰带,挺起腰杆,又迎了上去,在他的脸上,始终保持着和煦的笑容、极大的耐心,直至送走最后一名患者。
传道授业
厦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乎都有他带过的学生
马观福生说:“中医外治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效廉的治疗方法。我们只要带着几根针或者有一双手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只是颈肩腰腿痛,甚至包括不少内科疾病。”
经过多年的沉淀,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马观福生也总结出了一些诊疗心得。“现在的人生活快节奏、久坐、爱熬夜、思虑重,加上厦门湿热的气候特点,颈腰椎等骨关节病的患者特别多,这类患者又以脾虚湿盛多见,因此,我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健脾祛湿,通过针灸、刮痧、拔罐、艾灸等中医外治法配合中药健脾胃、补肝肾,以强肌肉、健关节。”马观福生说,他在临床治疗疑难的骨关节肌肉疼痛时,特别注意调理患者的体质,内外治共用,“两条腿走路肯定比较稳”。马观福生调理患者体质时,也纠正患者的关节,并指导后期的康复训练,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也缩短了患者的病程。
马观福生在带教学生时,悉心教授,希望能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传承贡献力量。他多次被评为福建中医药大学、厦门医学院、漳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临床带教老师,现在,在厦门的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乎都有他带过的学生。就连6岁的儿子,也在他和爱人常年熏陶下,已能在他的指导下给爸爸妈妈下针。“传统中医药是瑰宝,希望他未来能有机会继续把咱们的中华文化瑰宝发扬光大。”马观福生说。
2017年12月,他作为对口支援干部,进驻临夏州中医院康复科,通过手把手的教学,给当地医生传授了一整套的整脊疗法,并对推拿学科的建设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支援结束后,他仍坚持和当地医生保持线上沟通与交流,传授中医外治新方法。
面对不少行之有效的中医外治法已经失传的现状,他也深知,需要今人不断在经典中挖掘和整理好的治疗方法。对此,他坚持每天翻阅医书,查阅经方,温故而知新。
他定期参加义诊,致力于推广老祖宗的医术,哪怕休假时,他也会带上几包针和一些外治用的中医药,为百姓服务的同时,也推广中医外治法。
“我只是一名平凡的小医生。没有什么优秀的事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亮点。对我来说,能在有生之年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瑰宝的一员,并终生为之努力,就是我此生的幸运。”他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75年·75人 | “小马医生”的针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