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人文

兵临城下,用人之际,建文帝朱允炆为何要亲手斩杀徐达之子徐增寿

世人皆知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最终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却鲜有人知在这场政治风暴的中心,还有一位身份特殊的人物——徐达之子徐增寿。他是开国功臣之后,更是燕王朱棣的小舅子。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徐增寿本该成为朱允炆的得力助手,却为何最终惨遭建文帝亲手斩杀?这其中究竟有何隐情?是徐增寿背叛了朝廷,还是建文帝失去了理智?

徐家显赫:开国功臣徐达的荣耀

洪武元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在这开国之初的功臣谱上,有一个人的名字格外耀眼,他就是徐达。世人皆知徐达是朱元璋的股肱之臣,却不知他与朱元璋的渊源竟是如此之深。

话说在朱元璋还是个穷小子的时候,有一日在街头卖膏药,恰巧遇到了正在游街的徐达。徐达见朱元璋相貌不凡,便上前搭话。两人一见如故,竟聊了大半日。从那时起,徐达就认定朱元璋日后必成大器,于是毅然决然地跟随了他。

徐达不负朱元璋所托,在接下来的征战岁月里,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先后平定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为朱元璋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攻打北平的战役中,徐达更是显示出了超凡的军事才能。他率军北上,连克数城,最终一举拿下北平,为明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元璋对徐达的功劳自然是记在心里的。他不仅封徐达为开国六公爵之一的魏国公,更是破例让这个爵位可以世袭罔替。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能够获得如此殊荣的臣子可谓凤毛麟角。朱元璋对徐达的信任和重用,由此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将徐达的女儿徐氏指婚给自己的四子燕王朱棣为妃。这门亲事不仅让徐家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也为日后的历史埋下了伏笔。谁能想到,这个看似荣耀的联姻,最终会成为徐家后人命运多舛的根源呢?

洪武二十八年,徐达因病去世。朱元璋闻讯,悲痛万分。他不仅追赠徐达为中山王,还破例让徐达与自己合葬钟山,更是将徐达的牌位配享太庙。这些殊荣,足见朱元璋对徐达的器重和感激之情。

徐达育有四子,分别是徐辉祖、徐添福、徐膺绪和徐增寿。长子徐辉祖承袭了魏国公的爵位,其他三个儿子也都身居要职。特别是小儿子徐增寿,更是累官至左都督,可谓位高权重。

然而,世事难料。谁能想到,这个显赫的徐家,在短短几十年后,竟会陷入如此险境?更令人唏嘘的是,正是这个被朱元璋视若己出的徐增寿,最终却死在了朱元璋孙子朱允炆的剑下。

徐达曾经对朱元璋说过:/"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这份忠诚,徐达做到了,可他的儿子们却未能延续下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徐增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又是什么样的局势,逼得朱允炆不得不亲手斩杀这位开国功臣之后?朱允炆即位:年轻皇帝的政治困境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其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年仅二十一岁,初登大宝,面临的却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防止藩王做大,采取了严格的分封制度。他将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藩王势力网。这些藩王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俨然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其中,尤以燕王朱棣最为强大。朱棣镇守北平,统领十万精兵,掌控着抵御蒙古的重要防线。

朱允炆继位后,很快就意识到藩王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威胁。在其老师黄子澄和齐泰的建议下,他决定实施一系列削藩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削减藩王的军权,裁撤藩王的幕僚,限制藩王的经济实力,甚至收回部分藩王的封地。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朱允炆下令裁撤各藩王的幕僚。这一举措立即引起了藩王们的不满。同年三月,朱允炆又下令削减各藩王的军权,要求他们将所统辖的军队交由中央直接管理。这一命令更是引起了强烈反弹。

面对中央的削藩政策,各地藩王反应不一。有的选择顺从,如周王朱橚主动上表请求裁撤幕僚;有的则暗中抵抗,如齐王朱榑借口病重,拒不交出军权。而燕王朱棣的反应最为复杂,他表面上顺从朝廷命令,实则暗中加紧军事准备。

朱允炆意识到削藩的艰难,决定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他先从实力较弱的藩王下手,逐步削减他们的权力。同时,他也试图拉拢一些藩王,以分化瓦解藩王势力。例如,他赐予周王朱橚/"监国/"之权,企图借此制衡其他藩王。

然而,朱允炆的这些举措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相反,它加剧了朝廷与藩王之间的矛盾,也加深了藩王们的戒心。特别是燕王朱棣,他不仅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还与许多开国功臣家族有着密切关系。朱棣开始暗中联络各地势力,为可能的反叛做准备。

与此同时,朱允炆还面临着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以黄子澄、齐泰为首的/"东宫党/"与以吴溥、黄观为代表的/"老臣党/"之间矛盾日益加深。这种内部分歧严重影响了朝廷的决策效率,也为日后的政局动荡埋下了隐患。

在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朱允炆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平衡各方势力。他一方面继续推行削藩政策,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某些藩王做出妥协。这种举棋不定的态度,反而加剧了政局的不稳定。

建文二年(1400年)春,朱允炆下令削夺宁王朱权的军权,并派人监视其行动。这一举动被视为削藩政策的升级,引起了其他藩王的高度警惕。特别是燕王朱棣,他认为自己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就在朝廷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浮出水面——徐达之子徐增寿。作为开国功臣之后,又是燕王朱棣的小舅子,徐增寿的立场将对局势产生重要影响。朱允炆急需了解燕王的动向,而徐增寿似乎成为了最佳的信息来源。徐增寿的抉择:功臣之后的两难境地

建文二年(1400年)夏,朝廷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在这风雨飘摇的年代,徐增寿这个开国功臣之后,燕王朱棣的小舅子,突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徐增寿的父亲徐达,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得力助手,为开国立下汗马功劳。徐达去世后,朱元璋破例让他与自己合葬钟山,可见对其的器重。徐增寿作为徐达的幼子,自小就在这样显赫的家族环境中长大。他不仅承袭了父亲的军事才能,更因其出身而备受朝廷重用。

然而,徐增寿的处境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一方面,他是朝廷的重臣,累官至左都督,位高权重;另一方面,他又是燕王朱棣的小舅子,与燕王有着不可割舍的亲缘关系。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得徐增寿在朝廷与藩王之间左右为难。

建文帝朱允炆对徐增寿寄予厚望。他认为,凭借徐增寿与燕王的亲戚关系,或许能够成为联络和了解燕王动向的重要渠道。因此,朱允炆多次召见徐增寿,询问燕王的情况。徐增寿每次都小心应对,既不得罪朝廷,又不背叛燕王。

然而,随着朝廷削藩政策的不断推进,徐增寿的处境愈发艰难。建文二年八月,朱允炆下令削夺齐王朱榑的军权。这一举动无疑是对藩王们的又一次警告。燕王朱棣察觉到危险即将来临,开始暗中联络各路势力,为可能的反叛做准备。

在这个关键时刻,朱棣派人秘密联系了徐增寿。朱棣表示,朝廷的削藩政策已经威胁到了藩王的生存,他不得不采取行动。朱棣希望徐增寿能够站在自己这边,为他提供朝廷的内部情报。

面对燕王的邀请,徐增寿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他既不想背叛朝廷,辜负建文帝的信任;又不愿与燕王为敌,毕竟那是自己的姐夫。更重要的是,徐增寿清楚地知道,无论他做出什么选择,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就在徐增寿犹豫不决之际,一个意外的事件打破了平衡。建文二年冬,朝廷派出的密使在前往北平的途中被燕王的人截获。这名密使携带的文书中,详细记载了朝廷对燕王的种种猜疑和防范措施。朱棣见状,认定朝廷已经对自己起了杀心。

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动。朱允炆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在这次会议上,徐增寿出人意料地站了出来。他向朱允炆建议,应该立即派兵镇压燕王,以绝后患。

徐增寿的这一表态,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惊讶。有人认为这是徐增寿表忠心的举动,也有人怀疑这是他与燕王串通好的计谋。无论如何,徐增寿的建议让他彻底站在了燕王的对立面。

朱允炆对徐增寿的建议表示赞同,但他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相反,他决定再给燕王一次机会,派人前往北平召燕王入京面圣。同时,朱允炆也暗中下令加强京城防务,以防不测。

徐增寿的表态传到北平,燕王朱棣勃然大怒。他认为徐增寿背叛了自己,辜负了他的信任。朱棣立即召集心腹,商议对策。他决定,一旦朝廷派兵北上,他就立即起兵反叛。

就这样,徐增寿的一番话,无意中加速了靖难之役的爆发。他本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平衡朝廷与燕王之间的关系,却没想到反而推动了局势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建文三年(1401年)正月,朱允炆派出的使者到达北平。燕王朱棣借口身体抱恙,拒绝入京。与此同时,他暗中加紧军事准备,等待时机。

徐增寿的命运,也随着这场即将爆发的政治风暴而变得扑朔迷离。他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安危,更将影响整个大明王朝的未来走向。靖难之役:燕王起兵与徐增寿的角色

建文三年(1401年)五月,燕王朱棣终于按捺不住,以/"清君侧/"为名,在北平起兵。这场被后世称为/"靖难之役/"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朱棣起兵的消息传到南京,朝野震惊。建文帝朱允炆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在这次紧急会议上,徐增寿再次成为焦点。作为左都督,徐增寿被任命为平叛大军的统帅之一。这个任命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担心徐增寿会因与燕王的亲戚关系而有所顾忌,但朱允炆坚持己见,认为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才能让徐增寿更好地了解燕王的战略。

徐增寿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迅速组织兵力,准备北上迎战。然而,就在大军出发前夕,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燕王朱棣发布檄文,声称徐增寿已经暗中投靠了燕王,只是在朝廷中做个内应。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炸弹,在朝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指控,徐增寿矢口否认。他当着朱允炆的面发誓效忠朝廷,并请求即刻出兵讨伐叛军,以证清白。朱允炆虽然对徐增寿表示信任,但朝中其他大臣却对他产生了怀疑。一时间,徐增寿陷入了两难境地。

就在朝廷内部争论不休之际,燕军已经开始南下。朱棣亲自率领大军,沿着大运河向南推进。他采取了一系列高明的战术,如/"烧船令/",即焚毁所有船只,表示必胜决心;又如/"屯田令/",命令士兵沿途开垦荒地,解决粮草问题。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燕军的战斗力和士气。

面对来势汹汹的燕军,朝廷的应对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徐增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诱敌深入,待其粮尽援绝时再发动总攻。这个计划得到了朱允炆的批准,但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一方面,朝廷军队的战斗力远不如精锐的燕军;另一方面,地方官员和百姓对朝廷军队的信心不足,常常在燕军到来之前就投降了。

建文三年八月,双方在淮河一带展开激战。徐增寿亲自率军与燕军主力交锋,一度取得优势。然而,就在胜利在望之际,徐增寿突然接到朝廷的紧急命令,要求他立即撤军回防南京。原来,朝廷得到情报,称燕军已经派出奇兵绕道偷袭京城。

徐增寿不得不放弃来之不易的战机,率军南撤。然而,这个情报最终被证明是虚假的。燕军趁机追击,给朝廷军队造成了重大损失。这一战役的失利,不仅使朝廷丢失了淮河防线,更严重打击了军心。

战败的消息传到南京,朝廷上下一片哗然。有人将失败的责任归咎于徐增寿,认为他故意放走燕军。尽管朱允炆仍然表示相信徐增寿,但已经有人开始暗中监视他的一举一动。

就在这种疑云密布的氛围中,一个更大的危机悄然而至。建文三年十月,朱棣率军攻破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距离南京已经不足三百里。朝廷军队节节败退,形势岌岌可危。

在这危急关头,徐增寿再次站了出来。他向朱允炆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让他假意投降燕王,潜入敌营刺杀朱棣。这个计划极其冒险,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成功,将可能扭转整个战局。

朱允炆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同意了徐增寿的计划。就这样,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徐增寿带着几个亲信,悄悄离开了南京城,向燕军大营走去。

徐增寿的这次行动,无疑是在刀尖上跳舞。他不仅要面对燕王的猜疑,还要防备朝廷中那些对他心存疑虑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在忠诚与背叛、亲情与国事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随着徐增寿的离去,靖难之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南京城内,朱允炆和他的大臣们焦急地等待着消息;燕军大营中,朱棣正准备发动最后的总攻。而徐增寿,这个身处漩涡中心的人物,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历史的评说:徐增寿的功过与影响

靖难之役结束后,徐增寿的命运成为了后世历史学家争论的焦点。有人称颂他忠心耿耿,为国捐躯;也有人指责他见风使舵,背信弃义。然而,无论是褒是贬,徐增寿在这场改变明朝命运的大戏中,无疑扮演了一个关键角色。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率军攻破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一时间,天下大乱。在这混乱之中,徐增寿的踪迹也变得扑朔迷离。有传言称他在攻城战中战死,也有人说他随建文帝一同逃走。直到朱棣正式登基,建立永乐政权,徐增寿的命运才最终揭晓。

出人意料的是,永乐帝并没有追究徐增寿的责任。相反,他不仅保留了徐增寿的官职,还加封他为襄城侯。这一决定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永乐帝念及旧情,毕竟徐增寿是他的小舅子;也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徐增寿在靖难之役中暗中帮助了朱棣。

无论如何,徐增寿在新朝廷中的地位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他继续担任左都督,参与军事决策。然而,细心的观察者会发现,永乐帝对徐增寿的态度微妙地发生了变化。虽然表面上对他依旧信任有加,但实际上已经开始逐步削减他的实权。

永乐三年(1405年),徐增寿被任命为征讨安南(今越南北部)的副统帅。这次远征表面上是对徐增寿的重用,实则是将他调离朝廷核心。在安南期间,徐增寿表现出色,多次击败叛军。然而,当他凯旋而归时,却发现朝中局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永乐帝开始大规模清洗建文旧臣。许多与徐增寿交好的官员被下狱、流放,甚至处死。徐增寿虽然没有受到直接打击,但他的处境变得越发艰难。他开始被排斥在重大决策之外,朝中大臣对他的态度也变得冷淡。

面对这种局面,徐增寿选择了沉默。他不再主动参与政事,而是将精力集中在军事训练和边防建设上。这种低调的态度或许保全了他的性命,但也使他逐渐淡出了权力中心。

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帝决定迁都北京。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局,也给徐增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南京留守,徐增寿负责监督旧都的防务和民生。这个职位虽然看似重要,实则是将他彻底边缘化。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徐增寿尽职尽责地管理着南京事务。他修缮城墙,疏浚河道,安抚民众,为南京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的这些努力似乎并未得到朝廷的太多关注。

永乐十八年(1420年),年近古稀的徐增寿终于卸任南京留守一职,正式告老还乡。在他离开官场的那天,南京百姓自发组织了盛大的欢送仪式,以表达对这位老臣的敬意。这或许是对徐增寿一生最好的褒奖。

徐增寿的晚年生活平静而安详。他在家乡建了一座小园,取名/"思归园/",意为终于回归平凡生活。在这里,他开始整理自己的一生经历,写下了大量回忆录和诗文。这些作品后来成为研究明初政治的重要史料。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永乐帝驾崩。新帝朱高炽即位,是为仁宗。仁宗皇帝对徐增寿一直怀有敬意,曾多次派使者慰问,并赐予丰厚礼物。然而,徐增寿始终婉拒重返朝廷的邀请,选择在家乡安度晚年。

洪熙元年(1425年)冬,徐增寿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他太傅之职,并下令为其修建庙宇,以彰显对这位功臣的尊重。

徐增寿的一生,经历了明朝最动荡的年代。他的命运起伏,折射出那个特殊时期的复杂政治生态。作为功臣之后,他本可以享尽荣华;作为皇亲国戚,他本可以呼风唤雨。然而,他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在忠诚与背叛、道义与亲情之间艰难抉择。

后世史家对徐增寿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称赞他在乱世中保全了自身,又尽可能地为国家做出贡献;也有人批评他在关键时刻缺乏勇气,未能挽救建文帝的命运。然而,无论评价如何,徐增寿在明初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可忽视的。

徐增寿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向后人展示了在权力更迭的漩涡中,一个人如何在理想与现实、道德与生存之间寻求平衡。这段历史,至今仍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兵临城下,用人之际,建文帝朱允炆为何要亲手斩杀徐达之子徐增寿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戏说三国 编辑:人文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