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汽车圈最火的事儿就是飞坡了。这事情一出,搞得大家现在对车子底盘是异常关注,什么麦弗逊还是双叉臂,空气弹簧是单腔还是双腔,还有减振器是不是用了CDC的,都被摆到台面上来讨论了。不仅车子的话题高,背后的供应商也有流量。前两天,汽车供应商采埃孚(ZF)发的一个声明,就被很多人看到了。
他们这个声明说的是,CDC是采埃孚旗下汽车减振器产品的一个品牌,已经注册了商标,如果你这玩意儿没用采埃孚的,那你就不能把你的这个零件叫做CDC,不然涉嫌侵权。
这个声明一出,不少人以为采埃孚是因为飞坡的事才出了这个声明,但其实这公告在8月8日就发了。
它发声明的原因还是因为,确实有很多车企明明没用CDC这个牌子,但也管自己减振系统叫做CDC。
听起来绕绕的是吧,我给大伙儿解释下CDC到底是啥就明白了。大家知道,汽车悬架里有两个重要零件:弹性元件和减振器。弹性元件好比是人的胳膊,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起整个车架,最常见的就是螺旋弹簧。
而减振器就像关节,它可以减轻弹簧带来的不良振动。
这俩兄弟互相配合,就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让车子行驶更平稳。CDC这玩意儿,就是减振器的一个高级玩法。
普通减振器的原理和咱小时候玩的注射器有点像,一个活塞在钢筒内里上下动,它会推着里头的油液在两个腔内来来回切换,油液和腔壁之间的摩擦,以及油液之间的摩擦,就会产生阻力。
大家想想,玩注射器的时候,如果里头啥也没有,是不是用很小的劲儿就能推拉?但一旦注射器伸到水里,是不是推拉的阻力立马变大?
可是这种纯机械结构,两个腔内的阀门大小是固定的,所以减振器的阻尼力值只能在一个范围里。说人话是,这种减振器要么偏硬,要么偏软,很难兼顾运动和舒适。
而CDC(ContinuousDampingControl,连续阻尼控制)是把减振器里的原来固定的阀门做成了可控制的电磁阀,阀门大小可以靠电控来调节,达到既要又要的效果。
当你想要舒适的时候,把阀门调大,油液流动速度更快,这样阻尼小了,悬架就软;相反,当你想要运动的时候,把阀门调小,悬架就硬。
因为这玩意儿都是电控的,它就可以和车上各种传感器联动起来。通过收集的车身动态、车子载重、路况等等信息,控制软件可以分析驾驶情况,快速给出最适合当前情况的阻尼力。有些CDC减振器的调节频率能达到1秒100次。
很明显,CDC比传统减振器强太多了,所以很多高端车型都会搭载这一配置,悬架的底子直升几个档次。
而这个零件采埃孚做得很早,它旗下的萨克斯(SACHS)品牌早在1994年就研发出了CDC,并且把“CDC”这个名字注册成了品牌名。
那会儿,车企们也确实很多都是用他家的。这种新整出来的零件品种,咱总不能说每次一提到到,都说“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这么一长溜的名字吧,所以业内慢慢就习惯于用CDC来称呼这类零件。
但之后,随着很多供应商都来做减振器这个零件,采埃孚已经没有在这个领域垄断的地位了。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的数据,去年1-8月中国市场可变动态悬架系统里,采埃孚份额排名第2。
像倍适登、马瑞利和天纳克这三家,其实和采埃孚的份额差不了太多。
但大家已经叫习惯了,采埃孚又不让叫,咋整?其实有的车企早就在规避规避CDC这个品牌商标了,比如在极氪,类似的悬架技术不叫CDC,叫CCD。这是品牌名没错,但不注意的话,一打眼还以为极氪在悬架上装相机呢。。。
就商业角度而言,脖子哥能理解采埃孚这个动作,它毕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也把CDC申请成了一个品牌,讲道理别家是不能乱用。而且这操作也不是它们一家干。
就说博世,最早发明了ESP车身稳定系统,它也把ESP注册成了一个商标,别人家的车身稳定系统,就不能叫ESP这个名字,像丰田的叫VSC,宝马的叫DSC,还有很多叫ESC。
但从消费者角度考虑,我觉得技术的发明者不妨宽容点。既然其他家都有类似的产品,你不准人家叫这个已经通用的名字,那只能每一家都起一个新名字,所以明明是一类东西,硬是搞出了五花八门的名词出来。
我们现在的高阶辅助驾驶就有一堆名字。最开始特斯拉先弄出来,它管这个叫NOA(NavigateonAutopilot),后来一家一个叫法,华为是NCA,小鹏是NGP,蔚来是NOP,极氪是NZP,极越是PPA,长城是NOH,零跑是NAP,埃安是NDA。
真就没完了。。。本来好多人对NOA就一知半解的,这一堆拎出来,让大家理解成本更高,这不纯纯给消费者添堵吗。
如果车上每个零件都有这么一堆名字,大伙儿都得疯掉。与其在一个常用称呼上卡别人脖子,我觉得供应商和车企们还是多照顾照顾消费者的理解成本吧。
毕竟你新发明的技术、起的名字被大家广为传唱,其实也不是啥坏事,对吧?
责任编辑:随心
文章内容举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采埃孚是凭什么 能让车企们别用CDC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