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67年,杜甫在流离于川中的时候创作了《登高》,这首经典七律久负盛名。明代学者胡应麟称其为“古今律诗第一”。无论是在意境的建构还是情感的张力上,这首诗都深深震撼了人们。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对近景的描写。
秋风猎猎,天空辽远而广阔,猿猴的哀鸣回荡不息,清冷的河水潺潺流淌,岸边的白沙细腻纯白,鸟儿在天空中盘旋飞翔。
尽管这句话并没有直接表达情感,我们依然能够深切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悲”意。
杜甫的悲伤中,有时因季节变化而触发的哀愁,但在这时令感伤的背后,隐藏着他内心的悲凉。
心中怀有喜悦,万物在眼中皆显得愉悦;心中充满悲伤,万物在眼中亦显得悲戚。
刘禹锡在秋天看到的并非杜甫眼中的凄凉秋色,而是赋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样的诗句,这表明杜甫感受到秋天的萧索与悲凉,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内心的悲伤。
杜甫为何而感到悲伤?是为了他自己、为了他的家庭,还是为了国家?
杜甫年迈多病,漂泊他乡多年,远离故土;
家庭困顿,因分隔重重,家人无法聚首。
国家内外问题丛生,面临重重困境,风雨飘摇。
杜甫内心的忧伤源自于他对家国的深厚感情。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述了远处的景象。
远眺时,漫天落叶不断飘零,江水则昼夜不息地流淌不息。
而“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虽然表面上是在写长江东逝,但暗指时间不停飞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十六岁的杜甫,回顾往昔,心头充满感慨。他曾经放荡自如地游走在齐赵之间,那段生活仿佛昨日曾经,转瞬间已然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杜甫终生怀有“愿致君尧舜,再使风俗淳”的志向。年轻时他渴望进入朝廷任官,以报效国家,但时逢奸佞当道,杜甫始终未能得志,壮志未酬。后来,他目睹了百姓艰难的生存境况,创作了《三吏》、《三别》两篇诗作。
尽管杜甫经历了波折和挫折,然而他的爱国之心始终如一,一直期望祖国繁荣昌盛。
杜甫现年五十六岁,岁月如梭,尽管怀有报国之志,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
时间如同奔腾不息的长河,未来逐渐临近,国家的黎明又将在哪里出现?
《登高》的开篇描绘了悲凉的景象,为后文的悲情抒发奠定了感情基调。这既让读者对秋日萧瑟的景象产生感伤之情,又在诗中间接传达了时令和景物的哀愁。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描写景色转为表达情感。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何在?前人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其中蕴含着九层“悲意”:
客居他乡,难以回归故里,实在令人悲伤。
他乡作客,难返故里,一可悲;
经常作客,漂泊无定,二可悲;
万里作客,长期流落,三可悲;
时逢秋天,万物萧索,四可悲;
重阳佳节,登台无酒,五可悲;
亲朋寥落,独自登台,六可悲;
孤寂一躯,抱病登台,七可悲;
年过半百,人近寿终,八可悲;
忧国忧民,壮志未酬,九可悲。
短短两句话,却蕴含如此丰富的意义,怎能不令人赞叹,并流传千古呢?
读完颈联,心中已充满愁绪,而尾联则将这愁绪推至巅峰。
尾联表达了岁月沉重带来的忧愁和白发斑驳的艰难历程,同时也传达了生活陷入困境时倾泻酒杯的心境。
“艰”字,象征着安史之乱后国家命运的艰难和国运的坎坷;
难,既是理想的难,也是回乡的难。
“苦”字,既包含了为生计奔波的艰辛,也蕴含了漂泊流浪的痛苦。
“恨”字,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遗憾,对虚度光阴的愧疚。
“繁霜染鬓”是垂暮之年心中焦虑;
“潦倒”一词总结了前一句,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诗人穷困潦倒、无奈至极的境地。
“新停”诗人顾念自己的处境时,感叹酒再也不能消除他的忧愁了。
“浊酒杯”象征了诗人悲惨的生活境况,以及他那余生苟延残喘的形象。
尾联虽寥寥数语,却已渲染出深切的悲凉意境,不仅概括了前几联的意境,更是全诗的精髓所在。
胡应麟,明代著名的诗歌评论家,曾评价《登高》应为古今七律中的首篇。
《登高》之所以备受赞誉,正是因为诗中深藏的悲情。这种悲情不仅是杜甫对自己年老体衰、流落他乡的悲叹,更是他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
国家目前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内部各地蕃镇不断冲突,同时还频繁与吐蕃交战,百姓的生活极为艰难。
杜甫心急如焚,虽年老体弱,却眼见国家危难,志未酬,忧心忡忡。
在《登高》一诗中,前两联描绘景色,后两联抒发情感,充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杜甫这一首诗,被评为“七律之冠”,其中14个字几乎人人会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