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乃三国末期汉昭烈帝刘备主导的一场攻吴战事。其宣称率七十万大军,以替义弟关羽复仇之名,冲破三峡,进击夷陵,对吴国新获不久的荆州构成直接威胁。
然而,东吴大都督陆逊施奇谋,致使刘备惨遭大败,其营寨被火焚烧,刘备仓惶逃往白帝城。战后次年,刘备忧愤离世,临终前将幼子托付给诸葛亮,蜀汉实现权力交接,自此,后三国时代正式拉开帷幕。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士,对此段故事想必不会生疏,然而演义未阐明夷陵之战的历史意义,将侧重点置于刘备的兄弟情分之上,却忽视了该战役对三国局势走向的关键作用。
实际上,夷陵之战致使蜀汉遭受重创,人才出现严重断层。倘若没有诸葛亮后续的全力以赴,蜀汉在后期根本不具备任何作战能力。
【一、失败战略下的意气之争!】
事实上,在这场战役开战之前,蜀汉朝廷中存在诸多反对之声,刘备的旧部赵云便是其中之一。显而易见,舍弃曹魏转而攻打东吴,无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军事层面,皆为完完全全的战略失误。
彼时,曹操离世,其嗣子曹丕迫使汉献帝让位于己,宣称乃天命所归,通告天下。刘备于蜀中为夺天命,佯称汉献帝亡故,在群臣拥戴之下,承袭汉朝帝统,与曹丕之魏统竞名。
依常规政治之考量,当以继位时为汉献帝复仇之名,兴师伐魏。趁曹丕初登皇位,民心尚不稳定之机,攻其不备。并借此向天下宣告,表明汉之嗣脉未断,以收揽人心,如此则大业可期。
再者,三国呈鼎立之势,魏国实力最强,蜀吴均仅据有一州之地,仅能勉强维持自身安全。二者唯有联合,并凭借地理优势,方具与魏国一战之能力。现今却转而与吴国相互攻伐,这便给予了魏国实现天下一统的良机。
从政治层面看,此为一种考量。而在军事方面,刘备阵营中关羽这一猛将已失,且在开战前,谋主法正、老将黄忠病故,此前襄樊之战中士兵亦有诸多折损,着实不适宜渡江与东吴进行消耗战。
相较于与魏国进行陆战及具备后勤补给优势,于夷陵同东吴展开登陆战与消耗战,实则相当于押注可一战取胜,凭借剩余精锐军力迫使吴国弃城降服,进而让其归还荆州。
此种战略构想堪称荒诞无稽,法正谢世后,凭刘备的战略指挥能力,几无可能支撑起这般豪赌。
攻魏与攻吴这两项决策,一经核算便能明晰孰对孰错。刘备半生征战,难道真的洞察不出其中的玄机吗?
事实上,刘备身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自然会权衡此中利弊,甚至我们上文所提及的伐吴的诸多不利因素,当时蜀汉众臣已在朝堂之上阐明。
然而,刘备执意要对东吴发动征伐,此为何故呢?
据《三国演义》所述,关羽为孙权所害,丢了性命,刘备因与关羽兄弟情义深厚,决意伐吴,为其报仇,故而不顾整体局势。
事实果真如此简单吗?作为一国之政治元首的刘备,真会因情感驱使而意气行事吗?
依笔者之见,刘备兴兵伐吴,一则因关羽之死,二则鉴于此前孙吴的背叛行径,其造成的政治影响极为恶劣,致使刘备无法撇开孙吴径直北伐,倘若如襄樊之战时那般再遭孙吴背后一击,蜀汉实难承受。
换言之,率先出手的是孙权,其动手后更是不断挑衅,甚至任命周泰为汉中太守,要知道当时汉中乃是蜀汉的重要城池,其中深意,显而易见。
若不率先出击,恐孙吴会抢先行动。
此外,刘备所行乃是一场政治博弈,他寄望曹魏出兵,使蜀汉与曹魏形成两面夹攻之势,迫使孙权必须与自己联手,共同抵御曹操,以此将战争的主导权掌控在自己手中。
然而,不论刘备设想得如何完美,伐吴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依然未消。并且,在双方已然背弃盟约的情况下,曹魏出兵绝非如刘备所期望的那般适度停止,曹魏军队甚至有很大可能将其逐一击破,从而提早终结三国鼎立的局面。
然刘备时年逾六十,已无暇他顾,关羽之逝着实对这位老者造成重大冲击,且孙权不断挑衅,刘备不堪其扰,遂作出于今视之全然有误之决定!
【二、作壁上观的曹魏】
做出战略决策后,刘备旋即展开全军动员,调遣兵力,向东吴进兵。然而,就在动员令刚刚下达之际,传来张飞遭部下范疆、张达刺杀的讯息。
盖因张飞惯常鞭笞士卒,为范疆、张达所衔恨。适值刘备欲攻孙权,张飞所处之地距孙权较近,二人遂刺杀张飞,并携其首沿江而下,前往投附。
战前损一员猛将,此猛将乃自己的兄弟,这无疑给年事已高的刘备心头再添伤痛。然而,战事迫在眉睫,刘备唯有重新整备军队,率领兵士向南进军。
刘备大军兵临边境,孙权心生惧意,遂急书求和,然刘备已然出兵,岂会因一封求和书而妥协退让。孙权束手无策,一方面遣陆逊率军抵御刘备,另一方面则向曹丕呈递俯首称藩之表章。
此般低头称藩实则为缓兵之策,孙权仅呈交一份口头示弱的降表,未作任何实质表示。其目的显而易见,乃是担忧曹丕借机进兵,与刘备形成两面夹攻之势,致使东吴覆灭。
孙权此举实非明智之选,乃至魏国朝廷借此肆意索价,他亦难以辩解,免不了需拿出些珍贵之物。
然魏主曹丕初登大位,竟信此般谬术。与蜀国众臣皆劝刘备勿伐吴相同,魏国众臣皆一致力挺曹丕伐吴。
当下所遇之时机甚是精妙,孙吴素以长江为天堑,防守严密,难以攻取,现今刘备自行撕开一道缺口,此乃剿灭东吴的绝佳契机,而孙权这一降表恰好彰显出其软弱之本性,正应趁其势弱而击之!
面对此般巨额富贵,曹丕竟有所迟疑,其向群臣所陈之一理由为:“人若称臣而降却加以攻伐,乃是令天下欲来归降者心疑。”言下之意,孙权若投降我却对其攻伐,岂不是让日后欲向我投降之人寒心。
事实上,在天下间,除孙刘两方外,曹魏并不将其他势力放在眼中,刘备一方决然不会投降,那么曹丕此般示好之举,究竟是做给何人看呢?
曹丕只因那荒诞的不能疑天下欲来者之心之由,册封孙权为大魏吴王,加赐九锡,而后在整个夷陵之战中,袖手旁观。刘备一方焦急万分,而曹丕却依旧闲适安然。
后续刘备夷陵战败后,曹丕发兵攻吴这一行为表明,其并非因对天下欲来归附者心存疑虑,实乃无法确定能否获胜,故而欲待双方两败俱伤时再行出击。
然其择机有误,刘备与陆逊于夷陵对峙半载,双方皆疲时,其未有所动,待刘备败绩,吴军士气高昂之际,其方行动,遂被陆逊直驱至北,致错失灭吴之机。
不得不言,曹丕与其父曹操的战略眼光相去甚远,此次延误,使得东吴未受重创,蜀汉有诸葛丞相巩固后方,他仅是接纳了刘备一方的降兵,几无任何益处可得。
【三、夷陵之战】
论述许久,终回归此场战役本身,然夷陵之战实则颇为简易,本质上乃是一场消耗之战,较量的乃是后勤保障以及对地形与气候的熟知程度,本地之人陆逊正是凭借此些优势,在僵持半载之后,令刘备猝不及防。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挥师伐吴,历时半年打通三峡。蜀之将领吴班、陈式攻克夷陵,于此处设立滩头据点。
然而,刘备并非于夷陵登陆,而是沿长江南岸迂回,抵达夷道猇亭。且遣马良入山,对诸路蛮夷加以安抚。至于夷陵之地,则由黄权率兵戍守。
刘备这般用兵究竟有何意图?其一,乃是防范夷陵北岸的曹丕。盖因北岸为曹吴势力之交界,若大军未驻于此,一旦曹丕出兵,恐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困境。
另一方面,刘备未于北岸重兵部署,这便为曹丕提供了契机。夷陵已被其攻克,为曹丕军打开了一个缺口,倘若曹丕有意,便可沿此缺口向南进军,对吴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甚为遗憾的是,曹丕不具其父亲曹操的战略洞察力,难以与刘备达成如此精妙的协作。
陆逊深知刘备之作用,遂分兵二路,以大部兵力戍守夷陵,以防曹军南侵,另以部分兵力镇守夷道。因夷道为山地,陆军之优势难以施展,其可依地形之利与刘备相峙。
刘备依凭地形,军队连营达五十里,陆逊依据刘备兵力部署,逐次安排兵力防御。而东吴尚有一优势,即掌控制水权,陆逊遣兵扼守三峡水流湍急之处,并以东吴精锐水兵戍守。
如此一来,刘备军队于水路上难以发挥优势,只得从陆路进击,而制水权的掌控,亦为陆逊其后渡江焚营给予了莫大助益。
待排兵布阵完成,陆逊之策为一——拖!此策致使东吴诸将颇为不满,然而陆逊却稳若泰山。他深知刘备军方渡江南下,士气正盛,唯有等待恰当时机,方可将其一举击破。
然而,直至次年六月,梅雨时节消逝,江南暑期降临,陆逊深知其机遇已至。
历经半年的疲兵之策,刘备麾下军士皆心浮气躁。陆逊遂投出诱人之饵——东吴宗室孙桓。他命孙桓主动进击,以引刘备主力。孙桓遵令行事,然出城后即遭刘备军重创。
陆逊见孙桓落败却暗自欣喜,复遣一军袭营,亦为刘备所破。此般情形,径直令刘备的戒备之心尽消,其认定此袭营之众乃是为援救身为宗室的孙桓,遂率全军进击孙桓。
陆逊见时机已至,遣奇兵携茅草沿江而下,于夜间袭刘备后方营寨,刘备四十余营皆为陆逊以火攻焚尽,刘备率残部仓惶奔逃,遭陆逊一路追袭,直至白帝城,幸得赵云护驾,方保性命无虞。
然北岸之黄权遭陆逊遣兵追袭,观其形势,只得向北投奔魏国。
此役,刘备痛失马良、黄权、冯习、张南、沙摩柯等良将,致使蜀汉人才瞬间凋零,为诸葛亮遗留了一个极为棘手的局面。
不得不说,刘备的一项错误战略径直断送了蜀汉的复兴之途,致使诸葛亮在后期只得五次出兵中原,以谋求转机。
然而,倘若刘备不顾及孙权,径直攻伐曹魏,又有谁能断言孙权不会再度暗中袭击呢?不得不说,于当时之形势,刘备实无他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真实的夷陵之战中,蜀汉损失有多大?看看这些战死的主将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