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州的安龙县,因其酷似金字塔的山体而曾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安龙值得探寻的却不仅于此。在这里,既有带来极致舌尖满足的美食,又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尤其是宛如世外桃源的胜地——招堤。
招堤,如同一位从时光深处走来的佳人,温婉而宁静,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走进招堤,在入口处不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一块石碑,碑文记录着一封300多年前佚名“迷弟”的来信:《招公堤记》。
招堤荷花盛开美景
曾经,这里是一片汪洋,水患肆虐,威胁着四周的安宁。康熙三十三年(1694),时任南笼厅城(兴义府)中营游击(清代绿营兵“营”之统兵官,位于参将之下,从三品)一职的招国遴挺身而出。他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和责任,历经艰辛,于康熙三十五年春筑起了这道守护之堤。不仅捐资“百镒”(“镒”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一说二十四两为一镒),更是亲力亲为,带领工匠们与大自然顽强抗争。他的义举,除了为人们解决困扰已久的水患问题,也在巩固城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在人们心中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位于招堤风景区内的《招公堤记》石碑
当时的佚名作者有感于招国遴的义举,记录了这个故事,也期待后人能继承这样的志向。
民国时期的招堤远景(该照片藏贵州省档案馆)
时光流转,招堤的魅力并未褪色。乾隆五年(1740),南笼府知府杨汇在堤两侧遍植垂柳,为其增添了一抹柔情;道光二十八年(1848),兴义府知府张锳又在堤东海子遍植荷花,让这里成为了花的海洋;张之洞的《半山亭记》更是为这片风景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省、安龙县人民政府数次拨款,全面维修扩建招堤古建筑群,使招堤风景区重放异彩。
招堤全貌
如今,招堤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岁月的洗礼让它的韵味更加悠长。招堤之美,不仅在于自然的风光,更在于它承载的历史和文化。这里的每一块石碑、每一座亭阁,都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记录了世代贵州人的梦想与追求。
策划李卫红曹曦
总导演徐海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雷婷罗玉青朱若岚
张睿刘朝富岑月黄芷昕
学术支持/贵州省档案馆(省地方志办)赵弟军
部分素材来源安龙县融媒体中心
一审张睿
二审罗玉青
三审徐海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碑文里的贵州 | 招堤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