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国内

沿着长江经济带看中国|安徽:皖江绿色发展浪花绽潮头

大皖新闻讯长江自江西入安徽,经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五市,在江淮大地蜿蜒416公里,素有“八百里皖江”之称。悠悠长江水,不仅养育了江淮儿女,还见证着安徽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叠加下的华丽蝶变。

近年来,安徽省把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列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强化依法治江,突出抓好长江治污、治岸、治渔三件大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24年1-5月,长江干流安徽段水质持续稳定为Ⅱ类水平。如今,“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画卷正在长江安徽段徐徐展开。

图为安徽马鞍山滨江风光(马鞍山宣传部供图)

综合整治护碧水,鱼翔浅底入画来

盛夏时节,站在长江之畔的薛家洼观江平台上远眺,悠悠江水尽收眼底,岸边树木葱茏、绿草茵茵,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纷纷驻足拍照。谁能想到这里曾是钢厂、化工厂、码头等的聚集地。

图为安徽马鞍山薛家洼公园(马鞍山宣传部供图)

“5年前的这里还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仅路不好走,空气污染还严重。”退捕渔民陈兰香说道。

薛家洼地处马鞍山花山区、雨山区两个行政区的交界,曾是长江干流马鞍山段渔民、渔船最集中的聚散地,水体污染严重。在这片986亩的区域里,曾有散乱污企业7家、非法码头3处、固废堆场1处,生态问题突出。

从昔日“脏乱差到如今“美如画”,薛家洼生态蝶变的背后,是马鞍山“铁腕治江”的决心。2019年,马鞍山市开展以薛家洼为重点区域的长江东岸综合整治,经过关停并转散乱污企业、拆除非法码头、修复岸堤、植树复绿、清理固废等一系列整治,薛家洼成了生态园。

图为安徽马鞍山薛家洼公园(马鞍山宣传部供图)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安排各类财政资金9.64亿元,重点用于提升长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和利用岸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马鞍山市财政局相关人员介绍,如今,长江马鞍山段的鱼类规模、资源密度分别是禁渔前的1.5倍和2倍。

鱼类规模的增加预示着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今年4月,马鞍山市长江支流运粮河一泵站过滤池内发现一条野生中华鲟,这是自2020年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以来,该流域首次发现野生中华鲟的身影。

在安庆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附近水域,数十头有“微笑天使”之称的江豚在水中觅食嬉戏。江豚的生存状况是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过去由于生态环境恶化,长江江豚的数量一度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通过植被恢复、水系连通、微地形改造等工程实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安庆市江豚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江豚逐年增多,并呈现多种群、多头数的汇聚。

图为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江豚戏水(安庆宣传部供图)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保护区内江豚数量约为180至200头,为长江江豚种群密度最高的江段。”安庆市江豚自然生态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安庆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安庆、池州长江江段和皖河部分水域,主要保护对象为长江江豚及其栖息地。如今,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浮游植物152种,维管植物405种;浮游动物77种,底栖动物11种,脊椎动物3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种,安徽省重点保护动物29种。

开辟绿色新赛道,“首位产业”正腾飞

一边是保护、一边是发展。鱼与熊掌如何兼得?安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7月7日,2024首届“以竹代塑”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安徽池州开幕。“竹产业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产业。”国际竹藤中心党委书记尹刚强在大会上介绍,“以竹代塑”作为竹产业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为全球治理塑料污染提供了新思路、新智慧。

图为池州竹林(池州宣传部供图)

池州现有竹林面积近60万亩,连片竹资源培育基地11个,全市毛竹面积万亩以上的乡镇(街道)达24个,竹资源十分丰富。

图为池州竹林(池州宣传部供图)

“公司现有150台竹吸管生产设备,预计到2030年,竹吸管产量可达300亿只,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万吨。”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德震介绍,公司历时4年,成功研制出竹吸管自动化生产设备,批量生产的竹吸管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年底,鸿叶集团还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向世界分享“以竹代塑”中国经验。

图为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竹吸管

图为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竹吸管生产设备

目前,安徽鸿叶集团年加工竹材达10万吨,已建成中国最大的竹签、竹筷、竹吸管三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产品远销日韩、东南亚、欧洲、北美、南美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还投资15亿元筹建240亩以竹吸管为主的竹制循环产业园,汇集以研发和生产各类/"以竹代塑/"新产品,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40亿元。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新时代的安徽,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绿色产业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安徽的首位产业。2023年安徽汽车产量249.1万辆,同比增长48.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汽车出口114.7万辆。2024年1-4月,全省汽车产量92.9万辆,占全国10.3%;新能源汽车产量33.1万辆,占全国11.1%。同时,集聚7家整车企业,拥有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等全系列产品,初步形成安庆、宣城、滁州、马鞍山等多个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关键材料、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汽车全产业链。未来,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必将势如破竹,带动汽车全产业链产值向万亿元迈进。

长江淮河互“牵手”,通江达海奔未来

连接长江,走向大海。如今,安徽长江地区汇聚了全省70%的新兴产业基地、80%的高新技术企业、90%的上市公司,成为安徽发展水平最高、创新活力最强、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而这背后,长江淮河的/"牵手/"功不可没。

图为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钢渡槽(余康生/摄)

安徽河网密布,坐拥长江淮河两条黄金水道,但一江一河遥遥相望,南北割裂,无法联通。2023年,长江“牵手”淮河,江淮运河通航,在安徽境内实现淮河、长江两大流域航运联通,新辟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安徽水运大通道。

作为新中国建成的最大运河,江淮运河是全国规划“四纵四横”高等级航道之“纵二”组成部分,是长江、淮河以及黄河三大流域经济要素流通的关键通道。江淮运河重构了安徽省内河航运格局,形成安徽长江、淮河、江淮运河“一纵两横”的高等级主航道,打通了长三角与中原经济区之间的水运大动脉。

水运兴,则产业兴,近年来,安徽加快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航线布局加密优化,加速产业集聚发展,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安徽港航集团共开行航线64条,每周开行257航次,航线数量居内河港口首位,到达港口下游至上海、连云港、太仓、南通,上游到宜宾、重庆、武汉、长沙、南昌、周口、淮滨等,通过上海港中转至国内沿海和全球主要港口。全省主要集装箱港口至上海航线,运输时间减少一半、运输效率提升一倍,从以前的/"货等船/"变为了现在的/"船等货/"。

图为安庆港长江黄金水道(安庆宣传部供图)

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一直不断在加快。如今,安徽“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内河航道主骨架即将形成,芜湖马鞍山、安庆江海联运枢纽,蚌埠、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和合肥江淮联运中心等“两枢纽一中心”港口体系全新升级,通航能力大幅提升。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5811公里,四级及以上干线航道共2202公里,干线航道覆盖全省70个县(区),县级区域通达率达67%。

图为安庆港长江黄金水道(安庆宣传部供图)

面向未来,安徽省将牢固树立“向海而兴、借船出海”的开放意识,充分发挥安徽省“拥江达海”水运优势,加快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水运体系,加快从内河水运大省向内河水运强省转变。

长江,生生不息,长流常青。新征程上,安徽正托举着美丽的中国梦奔向远方。

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

编辑许正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沿着长江经济带看中国|安徽:皖江绿色发展浪花绽潮头

分享到:更多 ()
来源:大皖新闻 编辑:国内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