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娱乐

一把折扇的传承:项正伯与评话新生

江南时报讯项正伯,1959年9月生,苏州人,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国家一级艺术监督,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曲艺家协会理事、苏州市曲艺家协会顾问,曾担任苏州市艺术学校副校长、苏州市文联副秘书长。

项正伯师承评话大家金声伯,曾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也曾作为中国《曲艺》杂志的封面人物与全国观众见面。在与苏州评话结缘的几十年中,他对苏州评话艺术有着矢志不渝的追求,并与之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缘。

他擅演长篇评话《七侠五义》《岳雷》等书目,台风大方潇洒,说表清爽,语言生动,尤其擅放噱头,曾获首届中国曲艺奖优秀奖,多篇文章在全国100多家报刊、网站发表。

从小耳濡目染产生兴趣

项正伯小时候住在石路地区的太原里,宅院里住着七八户居民,其中就有评话演员。从小耳濡目染,使他对评话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小时候,哥哥时不时带他去听书。稍大后,他就自己去书场当听众。

他家紧挨着石路新华影剧院后台,虽然隔墙,但影剧院放电影时传出的声音,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在他七八岁时,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被拍成电影,在影院里播放。他听得入迷,一遍一遍跟着学唱,老生、小生、旦角……都唱得很好。因为唱功和表演俱佳,他多次被选送参加石路小学的演出,还被选为石路学区宣传队队员,参加石路学区组织的演出。

1978年,项正伯进入苏州市交通局下属的汽车货运公司工作,因为对表演的热爱,很快成为公司宣传队队员。1980年的一天,哥哥带他去怡园喝茶,路过苏州市评弹团时,看见大门口贴着苏州评弹学校招生启事。在哥哥的鼓励下,他进去讲了一个小故事,结果夏玉才、陶谋炯、翁晓芹三位考官都觉得他的形象、说法跟评话大家金声伯很像,当即决定,只要汽车货运公司肯放人,就录取他。

这是苏州评弹学校复校后第一次招生,学制两年,共录取70人,其中学评话的8人、学弹词的62人。毕业时,因为表现突出,他成为当年唯一留校生。1983年10月,他正式调入苏州市评弹团工作,走上评话演出之路。

拜评话大家金声伯为师

金声伯是苏州评弹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评话艺术成就极高,说表、噱头、面风、手面、脚色、表演等无一逊色,非但有劲,而且有情。

项正伯和金声伯结缘离不开苏州评弹学校的关心与栽培,当时,在校学习第一年,老一辈评话表演艺术家纷纷到校上课,让他有机会接受艺术熏陶和评话表演艺术家指导。第二年,在学校安排下,他和另外两位同学正式拜金声伯为师,学说长篇评话《七侠五义》,他重点学说表和噱头。

项正伯原名项小洪,拜师时,正好陈云同志指示评弹要“出人、出书、走正路”,金声伯就为他取了一个“正”字,希望他走正路,正派、正直、正气,要有正能量,并把自己名字中的“伯”字给了他。从此,项小洪成了项正伯。

金声伯人称“巧嘴”,说法巧,语言巧,脚色起得巧,用劲用得巧,噱头放得巧。通过金声伯多年的教导,项正伯熟练掌握了这些技巧,尤其擅长放“噱头”。

除了学艺,金声伯经常通过言传身教,教育他“做事先做人”。让他感动的是,金声伯年事已高后,依然认真传授他宝贵的舞台实践经验。2005年,金声伯指导他与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张克勤排演创新评话《尊师重道》,这个节目融合了评话、滑稽、相声、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好评如潮。2008年,他与张克勤二度合作评话小品《二夫夺美》,当年已78岁高龄的金声伯不辞辛劳,亲自排演加工并与他们同台演出,产生很大影响,在评弹界传为佳话。

擅放噱头尽得其师真传

项正伯擅演长篇评话《七侠五义》《岳雷》等书目,台风大方潇洒,说表清爽、语言生动、抑扬顿挫,喉咙也好,声音动听,听众感觉特别自然亲切。

他的艺术造诣成就最长之处在于“说表”和“放噱”,和金声伯一脉相承,尽得真传。这是他说书的一大特色,也最深受听众青睐。他放的噱头,来源于生活,时代气息浓郁,并注重人物性格,注意故事情节,讲究品位档次;他放的噱头,既有效果,又有回味,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大家都说,他放的噱头就像吃青橄榄一样回味无穷。当场笑过之后,回到家里想想还会笑。毫不夸张地说,听他的书是一种艺术享受。

生活是噱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引人发噱的基本保证。从对噱头的创作体会中,他深刻认识到评话演员应不断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去提炼富有创造性的“活”的语言,从而创造出具有特色的高品位的噱头来丰富表演。

1983年10月,他调入苏州市评弹团后,至今演出数千场,参加各种会书、汇演几十次,先后赴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访问,在评弹界、听众中产生一定影响。应文化部和中国曲协邀请赴京演出时,他演出的《七侠五义》选回“初试颜仁敏”和《包公》选回“断太后”等书目,分别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像录音。他还在电视连续剧《决战江南》中演出评话《水浒》片段“醉打蒋门神”,是苏州评话首次在电视剧中展示。

回顾从艺几十年的历程,项正伯感到评话艺术已深植于自己的生命中。1992年5月,他从苏州市评弹团调到苏州市文化局工作,即便在他不再担任专业演员后,他也一直注意利用各种机会学习观摩,对于评话艺术的某些艺术手段如“说、噱、弹、唱”的运用,对于评话表演中语气、节奏、声调、动作、面风等艺术形式的揣摩和开掘,始终有着不断的思考和创新。

毫无保留传播评话艺术

金声伯始终坚守和热爱评话艺术,希望这门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受金声伯言传身教的影响,几十年来,项正伯将评话艺术毫无保留地教给他的学生。

2019年,著名评弹理论家周良介绍一个痴迷评话的学生给项正伯。周良在文艺界德高望重,介绍的学生徐小伯六七岁就跟着邻居学说书,底子不错。项正伯考虑到自己在评弹界、文艺界工作多年,应当为传承发展苏州评话、发扬光大金派评话做点事情,就一口答应下来,并于2021年正式收徐小伯为徒。徐小伯非常努力,去年7月开始,特约在吴中区评弹团实习,演出的长篇评话《七侠五义》深受听众欢迎。

一把折扇,一块醒木,两册手写的《七侠五义》18回书,一本《邢晏春苏州话语音字典》,这是在拜师仪式上项正伯给徐小伯的“宝贝”。其中,折扇是金声伯传给他的,他如今又传给徐小伯,希望徐小伯把评话这门地方曲艺好好传承下去,跟上时代的要求,符合当下的审美,争取更多的听众,留住江南文化的根脉。

为了更好地传播评话艺术,项正伯还通过参加联欢联谊、年会团拜和各种庆祝庆典演出活动,参加电视书场、广播书场举办的春节特别节目等方式来传播评话,以及在各大中小学举办评弹讲座,开设评话社团兴趣班课程,通过上课的方式来普及评话。

在与苏州评弹尤其是评话结缘的几十年中,项正伯深耕艺术,奉献社会,他始终有个愿望:让世界听见最美的苏州声音。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用其精湛的表演,不留余力地传播评话艺术,而且热心传经授艺,把评话艺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张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一把折扇的传承:项正伯与评话新生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江南时报 编辑:娱乐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