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刻要你指出一个你最为反感的品性,你会选哪一个?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宏大的史诗还是小街小巷的谣言,最让人感到义愤的往往是嫉妒,因为它几乎总是针对他人的善意。如果一个街头流氓无故打你一顿,你会感到嫉妒吗?显然不会。但是,你的一个老朋友高中后获得的愉快生活可能会让你嫉妒,一位同事的突然晋升也可能触发你的嫉妒心。嫉妒是人类情感中最令人厌恶的一种。然而,我们的情绪源自我们的动物本能,即大脑发育的早期阶段,它早于我们用于思考的新皮层形成。
1954年,社会心理学家LeonFestinger研究了这种情感的驱动力,他认为人们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比较一方面可以减少我们对自我认识的不确定感,另一方面,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我们获得的反馈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虽然比较有时能激励我们奋进,但大多数时候却带来负面影响。情绪的存在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生存的一个自动化系统,例如恐惧让我们逃离危险,快乐让我们持续做有益健康的事情。那么,嫉妒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探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嫉妒。有观点认为,当他人的进步快于我们时,嫉妒就会生根。
比如,还记得那位被老朋友害死的中科院学生吗?曾经的同学,结果却因为一个人的成就超过了另一个,而并非因为凶手无法进入那所学校,而是他在关键时刻没有尽力而已。还有最近的一个案例,几个好友中的一个因考试失误而表现不佳,见到其他人考得不错,竟偷偷去篡改了他人的志愿填报信息。这说明,当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时,你突然加速超前,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你不会嫉妒周杰伦,因为从一开始你和他就不在同一个层次。嫉妒的机制虽复杂,涉及人格、速率变化的形式、教育背景、双方的互动模式等因素。但嫉妒的表现通常较为明显,例如造谣。作为四川人,我亲眼见到张含韵成名时,四川几乎所有学校都在传播关于她的不实之言,具体内容虽不便多说,但足以毁掉一个人的形象。
实际上,这种行为不可能仅仅由一个人发起,在那个互联网尚不发达的时代,能让整个四川的人都半信半疑,这肯定是众多嫉妒者无意间的合谋。还有朱之文的例子,村民们因嫉妒而无止境地索取,他们无法接受朱之文突飞猛进的进步,认为他突然多出的财富与自己无关。他们本可以不靠那些钱生活,但为何还是疯狂索取?或许他们希望通过消耗这些财富,让生活的节奏再次回到同一水平。另一种嫉妒的表现是疏远,这里就不再赘述。让我们先讨论一个关键的话题,那就是所谓的/"见不得人好/",这个“好”是指什么?是指身高、财富、名声还是学历?仔细想想,你会发现,你永远不会嫉妒那些你不在乎的东西。比如,如果你是一个专注于赚钱的人,而你的朋友是个体育迷,当他某天得知自己在比赛中得了30分,你会感到嫉妒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这说明被超越的领域必定是你所关心的。
那么,我们何时会感到嫉妒呢?当与你同步发展的人突然在你关心的领域中加速前进并超过你时,你很可能会感到嫉妒。那么,如果每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嫉妒又有什么作用呢?人类从微生物演化至今,虽然文明只建立了几千年,但进化历史漫长,数以亿计。我们人类许多原始本能还未得到进一步的演化。比如情绪,想想看,为什么吃甜食会让大脑产生愉悦感?这是因为在古代,食物不足的环境下,甜食能提供大量热量,愉悦感促使我们继续寻找这类食物。这并非源于我们的意识,而是一个在我们意识之外自动运行的系统,帮助我们自动处理各种情况。
研究表明,青春期后,纯粹的友谊和敌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友敌关系”,据Holt-Lunstad研究,这种关系构成成年人友谊的半数以上。在“友敌关系”中,嫉妒情绪较为常见。韦氏词典对“嫉妒”(envy)的定义是:“当你见到别人的优点或幸运时所产生的气恼、羞愧、不满或不安,以及想要得到这些优势的欲望。”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嫉妒源于过去同一水平的人在自己关心的领域内快速超越自己,这可能会引发嫉妒情绪。那么,嫉妒通常会引发哪些行为呢?见不得别人好,可以说是人性最大的“智慧”:它可能导致破坏行为,以削弱他人的优势;也可能导致获得行为,以缩小与他人的差距;或者是逃避行为,寻找一个自己具有优势的环境。这些行为都与资源有关。
回想在资源稀缺的古代,资源极其有限,成功狩猎或采摘到大量果实意味着所有人都有食物吃,如果收获不佳,有人将饿肚子甚至被驱逐。那么,什么决定了资源的分配呢?没有统一标准,价值的产生是多元的。例如,那些力量不足但速度快的人可能擅长寻找猎物,他们不在乎力量大的人,而是关注那些不知为何越来越快的人。这说明,无论是不同的分工还是群体内的协作模式,唯一的标准就是你自己关心的领域。在你关心的领域里被超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在失去价值。这种感觉令人非常不安全,甚至恐惧,尽管在现代社会,失去某一领域的价值可能并不致命,但在原始社会,失去价值可能意味着生存的终结。我们不应该排斥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喜悦、恐惧、愤怒还是嫉妒,它们都是我们应对这个世界的自动反应装置,帮助我们生存下来。
见不得人好是违反道德的,但它根植于人性的本能。道德是后来才出现的概念,我们应尊重文明社会的规则,同时也不应抛弃走到今天的基础,接受自己的情感,做出符合道德的选择,这同样体现了文明社会的智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心理学:看不得别人好,其实是人性最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