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苏州日报
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③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大绿色动能
《苏州日报》2024年06月08日A01版
□苏报评论员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面提升发展“含绿量”。江苏肩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使命,苏州是全国全省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件和能力最好的地区之一,扛起使命走在前做示范,理应率先占领这个重要阵地,聚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绿色动能。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制造是一种现代化制造模式,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就在于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因此,要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鼓励重点行业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绿色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快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高水平建设中新绿色低碳合作示范项目、中欧(太仓)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推进近零碳园区、近零碳工厂建设。要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平台,引育一批专业服务供应商。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要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中注重产业融合跨界,加速生产方式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加大绿色产品供给。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园区、新建厂房全面推广分布式光伏,推进工商业储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示范应用,打造光储直柔、光储充一体化等示范工程,大力发展虚拟电厂、智能微网、综合能源服务等新模式,积极争取绿电交易试点,多措并举提高绿电供给能力。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还要赋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发挥数字技术在提高资源效率、环境效益、管理效能等方面的赋能作用,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水平发展。面向未来,要加强对太湖综合治理、新污染物治理、跨区域污染防治等领域的科技攻关,推广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测等技术手段,完善升级数字化监管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治理、修复的现代化水平。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全面提升发展“含绿量”、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既要系统谋划部署,更要有强有力的推进落实机制,把“新”和“质”最终体现到生产力上,为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绿色动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大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