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财经

徐韶华:金融碳账户的衢州实践 | 2024IFCII

由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主办,第一财经研究院和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共建可持续未来——2024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IFCII)”近日圆满落幕。来自国内外不同领域的六十余位嘉宾,以“共建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围绕耐心资本、可持续投资、转型金融、企业出海、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等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

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分行副行长徐韶华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本文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

中国人民银行衢州市分行副行长徐韶华

今天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能跟大家一起探讨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就是转型金融。

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长期从事绿色金融方面的工作。衢州作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试点的绿色金融工作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包括传统的环境金融,还有现在很时髦的转型金融,也包括绿色普惠金融,还包括生物多样性金融。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衢州的转型金融工作实践,当然也有一些我自己的思考,所述观点不代表我所在单位,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

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衢州实践,我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一是对转型金融概念和内涵的理解;二是衢州开展这项工作的背景;三是碳账户是什么,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是怎么做的。

首先,谈一下我对转型金融概念、内涵及界定方法的理解。

刚才主持人已经说到目前转型金融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它的内涵是非常清楚的,就是金融怎样支持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怎样支持我们进行低碳发展。

转型金融跟绿色金融是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学术界还是争议挺大的。我个人认为转型金融其实是绿色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依据有:一是人民银行对绿色贷款的定义里面包括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因此转型贷款也是统计在绿色贷款之中的。二是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和浙江省政府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在“打造绿色金融浙江样板”中明确提出“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活动......推动衢州市探索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路径”,首次在部委文件中提出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关系。三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第12条提出“完善政策机制,要求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的和服务开发,设立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该意见可以视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一号文件,已经把转型金融涵盖在绿色金融的范畴里面。

对于转型金融的界定方法大家都比较清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目前对转型活动和转型投资的界定标准主要有目录法和原则法。这里面存在很多问题,现在的目录法更多是讲技术目录,从金融的角度制定技术目录,目前仍然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我们再换个角度,现在的技术目录,都是基于没有强制减碳约束前提下的技术,随着实现“3060”目标相关工作的推进,减碳降碳的约束可能会越来越大,并且这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是很快的,如果只是用当前技术来约束我们的行为,一定是有缺陷的。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我们从基层实践来看,技术往往是掌握在企业自己手中,特别是核心技术,而现有技术目录中罗列的一般都是通用技术,如果采用这样的目录,当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是不够精准的。

从衢州的实践来讲,是另辟蹊径。我们觉得转型必须要有数据支撑,最终是不是实现了转型,到底是真转型还是假转型,一定是要可操作、可计量、可验证的。

一家银行放了多少贷款、减了多少碳,一定是要能够实实在在把数据拿出来的,很可惜现有常用的方法做不到,所以我们为了解决数据的来源和质量问题,以及时效性和精准性问题,建立了碳账户。所以衢州的转型金融实践是基于碳账户的。

其次,介绍一下衢州开展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工作的背景,概括起来是五句话。

第一句话,中央有决定。也就是“3060”目标。

第二句话,浙江见行动。浙江省在全国是较早进行“3060”工作全面谋划和部署的,2021年5月21日,浙江省召开碳达峰碳中和推进会,提出了“4+6+1”的总体要求和工作任务,四个指标、六大领域,还有一个关键的变量是科技。

第三句话,衢州有担当。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衢州开始得更早一些。我们为什么做这个事情呢?首先,衢州位于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是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非常重要的生态屏障,承担着“一江清水送杭城”的政治任务。其次,衢州的产业结构中,又是以重化工业和高碳农业为主,化工、钢铁、水泥等重化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超过80%,农业中,养殖业以生猪养殖为主,最高生猪饲养量超过780万头,而衢州常住人口也就220万人,种植业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所以,衢州在这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

第四句话,共识要凝聚。比尔·盖茨团队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目前全世界210亿吨碳排放里面,30亿吨来自于食品浪费,如果这方面能够把老百姓的共识凝聚起来,对实现“3060”目标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五句话,金融是关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少需要投入139万亿元的资金,光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金融的力量撬动私人部门的投资。

第三,介绍一下碳账户是什么,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是怎么做的。

什么是碳账户?我们把社会的各类主体碳足迹记一本账,目前衢州已经建立了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等六大领域的碳账户,精准描绘出各领域主体的“碳画像”。

具体怎么做的呢?首先要解决数据来源和质量问题,我们通过在线监测方法,通过到企业安装采集装置来实时采集能源数据,最高频率可以达到每15分钟采集一次,通过在线监测各类用能数据,确保数据采集的精准性和及时性。第二个环节是进行数据核算,我们聘请了专家院士团队来核算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确保数据核算的科学性。第三个环节是数据评价,我们把企业碳排放这本账核算出来以后,就需要找到行业的基准值,判断这家企业在行业内到底处于怎样的水平。因此,我们建立了“三维四色”贴标评价体系,三个维度包括产品产量、增加值和税收,其中最科学的就是产品碳排放强度,当然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对企业排了这么多碳,为当地创造了多少增加值、创造了多少税收也非常关注。

这大概是碳账户的情况,我们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实际上就是在碳账户基础上,在金融领域的一个应用场景。

我们整个碳账户金融体系现在是完全通过数字化在线的系统建设完成的。

第一个是碳账户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核算和评价,另外,针对如何把碳排放数据给到金融机构,我们建立了碳征信e报告,把碳账户语言转化为金融语言,报告经主体授权后提供给金融机构查询和使用,帮助金融机构精准识别低碳资产。由于这块需要政府介入,里面存在着市场失灵,所以我们有了碳政策e发布,着眼于提升金融机构低碳发展内生动力,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担保措施和信息披露等一揽子政策工具,实施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在前面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推动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所以建立了碳金融e超市。最后,就像刚才说的一定要可验证,是不是减碳了,减了多少碳,需要有一个评估,评估也是在线实现的。

第二个是碳账户系统完成以后,我们还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将碳账户金融系统和衢州市范围内所有的金融机构核心系统打通。这项工作非常难,大家知道银行核心系统其实对安全性的要求是极高的,但是这项工作我们也完成了。4月末碳账户贷款余额已经达到887亿元,其中个人碳账户贷款也超过了100亿元。

总体来看,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第一,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和浙江省政府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打造绿色金融浙江样板......推动衢州市探索基于碳账户的转型金融路径”。

第二,这项工作被国家发改委写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一批典型经验。

第三,这项工作得到了12位部级领导的批示肯定,被写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被评为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全省最佳应用和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案例,以碳账户金融为核心的“衢融通”平台获得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三等奖,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的地方实践优秀案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展出。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我简单报告一下:

第一,非常迫切地需要进行地方立法,确保数据法律地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这些都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进行固化。

第二,我们在碳账户建设方面需要从1.0走到2.0,原来我们说的是总概算,算整个企业的碳排放,现在需要进一步细分到产线乃至产品,包括我们在评价方面也一样。

第三,已经在做的包括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都在推进,另外就是我们还想基于衢州实践,把一些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做出来。

第一财经专题页:

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IFCII)简介:

中国社会责任投资高峰论坛(IFCII)由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主办,第一财经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主办。2021年,首届IFCII以“新发展可持续”为主题,受到了行业和社会广泛关注。2022年,以“从理念到行动”为主题,第二届IFCII聚焦社会责任投资如何助力解决“气候”与“社会”两大领域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投资实践中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2023年,第三届IFCII以“创新驱动协同融合”为主题,倡导社会责任投资生态的融合创新与协同发展。

文章作者

第一财经研究院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徐韶华:金融碳账户的衢州实践 | 2024IFCII

分享到:更多 ()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财经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