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户对模型精准要求高,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即使是最大参数模型也不一定能达到企业要求,所以大模型卷价格对企业用户而言并不十分有用。通用大模型更应提升模型精准度和模型效果,才能真正具备竞争力。
·要让大模型变成“理科生”,成为专业领域的专家模型。大模型的新趋势是用RAG(检索增强生成)和Agent(智能体)技术提升模型精准度,或将涌现出一批Agent,构建Agent的过程就是教大模型如何使用内部工具。
星环科技创始人、CEO孙元浩。
“大模型卷价格对企业用户来说帮助并不大,企业用户对模型的精准度要求高,通用大模型更应通过提升模型精准度和模型效果,赢得竞争力。”5月31日,企业级基础软件供应商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星环科技,688031)创始人、CEO孙元浩在向星力未来数据技术峰会期间接受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
仅依靠低价很难让用户形成粘性
近期,国内通用大模型价格战打得火热,科技巨头纷纷参战。孙元浩表示,这是由中国特殊生态造成的。在他看来,眼下降价的都是一些小模型,但企业用户对于模型的精准度要求很高,希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当前即使是市场上最大参数的模型也未必能达到企业要求,所以降价对企业用户而言帮助有限。“企业的要求远比现在的模型能力高很多”,据他所知,有的企业部署了五六个模型,但没有一个达到要求。
在孙元浩看来,仅依靠低价很难让用户形成粘性,“降价是为了给开发者提供低廉的Token价格,基于通用大模型开发应用,从而试图构建生态,收集高质量数据。但事实上,模型是很容易被替代的,用户想换就换,因为接口全部是自然语言,没有额度限制。”
去年,孙元浩判断,要让大模型变成“理科生”,成为专业领域的专家模型。今年,他认为大模型的新趋势是还需要用RAG(检索增强生成)和Agent(智能体)技术提升模型精准度。“现在大家又开始开发Agent,可能马上会出现成千上万个Agent,这可能是现在大模型能力不够造成的,模型没办法聪明地学习现在该用什么工具、怎么用,构建Agent的过程就是教大模型怎么使用内部工具。”
大模型落地,每个环节都有挑战
目前,通用大模型数量快速增加,并不断升级迭代,但却不能完全适应企业AI应用需求。企业对行业大模型需求增加,迫切需要降低使用门槛。“现在每个大模型应用开发都要很久,重复训练量很大。我们想把整套AI基础设施建好,用户再在大模型上开发应用就快了。”孙元浩表示,过去一年帮助企业客户落地大模型时,发现每个环节都遇到了挑战。为此,星环科技开发了语料处理、模型训练、知识库建设等工具链,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建立行业大模型,快速使用AIGC。
在AI基础设施中,星环科技无涯大模型Infinity可为各行业定制自有大模型,提供意图理解、语义召回、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基于无涯大模型,星环科技推出无涯·问知、无涯·问数、无涯·金融、无涯·工程等AI原生应用,可应用于金融、能源、制造、工程等领域。
孙元浩表示,大模型擅长生成文本,但回答严肃问题不可控,为此团队经过微调、增加语料,将模型训练成“理科生”,同时将企业内部数据知识化,利用RAG提升模型准确度。
语料质量决定了模型质量,高质量语料也是解决行业大模型幻觉、可信可控等核心落地难点的重要手段。孙元浩表示,大模型结构已不是秘密,训练方法也不是秘密,但语料散落在各种地方,导致工作量大,“目前最大的挑战是把现有资料整理起来训练或微调模型,企业应用要求100%准确,所以用现在的语料还不够,我们正在构建知识图谱用于推理,再结合大模型提升准确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星环科技CEO孙元浩:模型价格战对企业用户帮助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