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有句名言:“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大意是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兄弟之情最为亲密。古语亦有云,父母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莫过于兄弟姐妹。兄弟情似手足,血脉相连,是世上最亲近、最难割舍的情感。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见到原本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小时候相依为命,长大后却渐行渐远。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成年后各自有了家庭,利益取向不同,自然疏远。此外,这种疏远往往也与父母的偏袒有关。
虽然以上原因确实存在,但兄弟姐妹最终疏远的根源,还在于缺乏知恩图报之心。古人云,喝水不忘挖井者,做人不可忘恩,即使施恩者是亲人。孝顺父母是美德,也是为人之本。
知恩图报是为人之根本,毕竟前人养育我们,我们将来也将养育他们,乃是一种付出与回报。若是得了便宜还装作不知,不懂得感恩,即使是亲人,也难免心生疏离。在兄弟之间,更应牢记彼此的恩情,不可索取过分。
李飞和赵锋是同母异父的兄弟,李飞为哥哥,赵锋为弟弟。通常情况下,这样的家庭关系或许不会太融洽,但李飞对这位弟弟一直以来都非常亲切。李飞从小就渴望有个弟弟或妹妹,觉得独自成长太寂寞。
因此,赵锋出生后,李飞并未对这位同母异父的弟弟产生任何排斥,而是从小就对他倍加疼爱。李飞小时候,邻里常开玩笑说李飞是赵锋的养父。李飞原以为,兄弟之间的情谊将长存一生,即使日后各自成家,两家也会和睦相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当赵锋得知他与李飞只是同母异父的兄弟时,心情发生了变化。在赵锋看来,无论李飞对他多么好,都可能抱有目的,日后会与他竞争。尽管赵锋时常刁难,李飞仍然对弟弟关爱有加。在赵锋成长过程中,李飞付出了很多,承担了很多责任。
直到父母车祸去世后,赵锋窃取了家中存折,想方设法驱赶李飞离开家时,李飞才意识到,他所深爱的弟弟早已对自己心生芥蒂。尽管如此,他仍选择忍让,整理行装,离开了家门。后来李飞结婚,弟弟未参加,弟弟结婚,也未邀请李飞。
李飞与弟弟的联系逐渐断裂了,因为弟弟早已卖掉了老家,搬到城里去了。但即便如此,李飞始终没有放弃对亲情的执着,他深知亲情来之不易。直到四年后的一天,李飞与妻子在城里买了房子,正巧碰到了弟弟在一家餐厅发传单。
通过询问,李飞得知弟弟之前的公司破产了,如今他们一家人不仅租房居住,还背负着一大堆债务。李飞心疼弟弟一家的境况,虽然自己的帮助也有限,只好提出带孩子,让夫妻俩能够一起工作赚钱。赵峰答应了这个提议,他实在无计可施,只好接受哥哥的好意。
人们常说,身处困境才能见真情。然而,尽管赵峰接受了哥哥的帮助,却并未铭记这份恩情。四年来,李飞对待侄子比自己的儿子还要好,而赵峰则只是偶尔探望一下孩子。直到四年后才再次出现,这次却是要带走孩子。毕竟,孩子与亲生父母在一起更好。
确认债务大致清偿,孩子跟随他们两人后,李飞便开始整理侄子的衣物。就在此时,卧室门外传来了弟媳妇的声音,责备赵峰给孩子穿的是廉价衣服,孩子看起来憔悴不堪,还怀疑李飞对孩子的照顾不周。赵峰低声回应:“这很正常,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全心全意呢?而且,我们本来也算不上是亲兄弟。”听到弟弟这样说,李飞感到心如刀绞,对于自己的真心付出却得到如此回报,他无法接受。
这四年来,他几乎每天都为弟弟一家拍照,了解侄子的一切,但如今弟弟却如此无情地对待他的真心,不论是出于内心还是为了顺应妻子,李飞都对这段亲情感到绝望。
最终,李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反思自己是否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自己的真心付出却换来这样的结果?然而,他最终也没有找到答案,只是心寒了起来,不再愿意与弟弟有所联系。而弟弟却因为自己处境不佳,仍然想要利用哥哥的好处与他来往。
面对哥哥的冷漠,赵峰却反而责怪李飞不讲亲情,说李飞口口声声说两人也不算是亲兄弟,这种说法真是可笑。你们说,一个连感恩之心都没有的人,即使是亲人,也应该与之保持距离,对不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帮弟弟伺候儿子四年,弟弟夫妻俩来接孩子时的对话,让我如坠冰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