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5日刊|总第3318期
上映18天,《封神第一部》(下文简称《封神》)票房破15亿。
这个成绩,曾是上映首日(7月20日)猫眼专业版预测的最终票房。上映第三天时,猫眼把预测票房下调到了12.5亿。与票房变化挂钩最密切的,莫过于资本市场。
《封神》上映次日,北京文化(《封神》第一出品方)股票直接跌停(下跌10%)。之后,《封神》票房逆跌,连续两天票房破亿。猫眼专业版的预测票房逐渐上调到24亿。7月24日(周一),北京文化的股票迎来了涨停。
从跌停到涨停,从12亿到24亿,《封神》的表现足以用起死回生来形容。
《封神》能逆袭,离不开影片本身的质量保证,更离不开社交平台正向舆情的持续发酵。或许很多网友没有注意到,《封神》是今年上热搜次数最多的电影。
热搜神器Pro显示,《封神》全网热搜上榜1433条,今年票房冠军《满江红》和暑期档最大赢家《消失的她》,分别上榜热搜1193条、1263条。这意味着,《封神》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一种全民参与讨论的社会文娱现象。
01
为什么《封神》能引起如此大讨论?如果只从票房来看,它并不算特别成功。即使到达24亿的最终票房,也挤不进今年票房电影总榜的Top3。其实,《封神》的舆情走向和《满江红》《消失的她》截然不同。后者是高票房催生网络热度,而前者是网络热度助力票房。也就是影视行业常说的“自来水”发酵。
《封神》并不是第一部有如此多“自来水”的电影。科幻片《流浪地球》和《流浪地球2》算是它的前辈。全球累计票房已破8.3亿美元的女性电影《芭比》,也有一批忠实的“自来水”。这些“自来水”电影,有一个共同的本质:让人心疼。这有点像粉丝对偶像的态度:除了我,没人心疼TA了。
这种心疼,最开始的表现形式是“欠一张电影票”。典型代表是将“情怀杀”玩到极致的《美人鱼》。但电影这种东西,光靠情怀是撑不起来的。更不用说,近几年大众对影视行业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心疼明星、名导以及心疼影视行业成了一种原罪。被欠电影票的电影越来越少,“还我票钱”的越来越多。
显然,《流浪地球》《封神》并不属于此类。它们值得被心疼。
02
为什么《封神》值得心疼?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聊聊《流浪地球》。《流浪地球》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国产科幻之光的。如果读者有印象,会记得2019年春节档之前,《流浪地球》还不在第一梯队。从题材到主创,它似乎都不具备成为爆款的潜质。
但打动观众的,恰恰是《流浪地球》这种不服输、不怕输的“愚公移山”精神。原来影视行业真的会有人“毁家纾难”,去拍这样一部前途未卜的作品。更难得的是,影片的质量出乎意料地好。于是乎,被感动的大众涌进了电影院。
《封神》的性质与之类似。《封神》前,上一部能喊得出名字来的国产魔幻片,是豆瓣4.9分的《捉妖记2》,再往前,是同为乌尔善导演的《寻龙诀》。但不论是《捉妖记》还是《寻龙诀》,于国产魔幻片史上的地位都不如《封神》。
原因很简单,科幻大片与魔幻史诗,拍好了真正能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而想拍出代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魔幻片,除了向“西游”、《山海经》取材,就只能深挖“封神”IP了。正如豆瓣高赞短评所说,“(《封神》)于中国电影的意义远比电影本身的意义更大。”“不做中国的指环王,而做世界的封神榜。”
《流浪地球》热映的时候,很多网友将其与不少好莱坞的科幻大片相比较。当是时,网上论战一片。《封神》如今处境要比当时和谐很多。一则,四年过去,普罗大众对中美电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二来,《封神》走出了一条与国外魔幻大片完全不同的、可供中国史诗电影借鉴的新路:现代思维打开野蛮厚重。
03
当然,《封神》让人心疼之处,不只体现在激起了观众的“文化自信”上。这部影片的宣发方式,也像正片所呈现的故事那样,稳扎稳打,俨然“太祖长拳”。明明可以把更多的神魔斗法放进来,但影片偏偏只讲人间乱世;明明闻太师的戏可以再多一点,但影片偏偏只留下一个彩蛋。一点小聪明都不愿意使。
“闻太师回朝”这个点,是网友自发想的;“封神三万里”的歌谣——你一块、我一块,二三才能来得快——是网友自发做的;哈基米、养成系质子团、嗑CP,也是乐子人的自娱自乐。这段时间,《封神》的主创在做什么呢?跑路演。
这几天,微博话题#请封神宣发立刻传位于我#数次登上热搜。“自来水”们为影片操碎了心。他们很是担心,《封神》票房不好,第二、三部不会上不了吧。毕竟,导演乌尔善可是说过,如果电影赔了,要用十年来打工还债的。
这里插句题外话。其实,乌尔善导演这句话放在当下语境中,是很危险的。在这个“208万”已经成为计数单位的时代,影视行业任何与金钱挂钩的言论,都有可能引发“打工人”的怒火。但好在,《封神》剧组真的诚恳到极致。
《封神》剧组不戴假发套、不穿肌肉服、不骑假马、不抠图,反而练肌肉、学骑马射箭、自己种麦子搭场景的行为,让人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国演义》剧组大概就是这样做的吧。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它值得。
从《封神》开始,“欠一张电影票”步入2.0时代。如果说,《流浪地球》的票房逆袭尚属偶然;那么,《封神》的境遇则验证了这个规律。像《封神》这样,不断推迟上映、不被人看好、题材敏感、宣发经费不足的影片,都能被“自来水”推成爆款。这个时代的观众,是真正懂电影、爱电影,愿意为国产电影做贡献的。
近年来,国产电影市场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一是经典的类型片规律继续发威,以《长津湖》为代表的军事动作片,以《你好,李焕英》为代表的爆笑喜剧,以《消失的她》为代表的悬疑惊悚片,不断创造票房神话。
二是唤醒了大众情绪和情感共鸣的影片屡创卖座奇迹,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代表的国族自豪抒发多次抢占市场高地,如今则兴起了“心疼”式购票狂潮,两部《流浪地球》、王宝强的《八角笼中》以及《封神》均是受益者。
有了这几个案例,“心疼”就不只是饭圈的滥情表达,而成了识货观众的行动宣言。此后,中国电影人或许可以更大胆一点,不要总是想着蹭热点、抓话题,多埋下头来坐坐冷板凳,把地耕深一点,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
【文/马二】
家人们,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从《流浪地球》到《封神》,“心疼”消费改变电影市场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