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服务好家门口的老年人,提升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医养结合新模式给出答案。记者近日走访宿迁市,发现该市通过打造“智能医养”新模式,发展“嵌入式”社区医养服务中心等措施,丰富老年健康及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增加医养结合资源供给,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探索之路。
“小象小象”“在的”“测心率”“好的,请将手指放在心电仪上,保持30秒……心率72,未见异常”……在宿迁市宿城区水木清华小区,居民龚奶奶正在工作人员帮助下,语音操作体验“小象智能家庭医生”。
“小象智能家庭医生”是宿城区推进“智能医养”的载体之一。2022年以来,宿城区探索开发了集“医疗、养老、互联网+护理”为一体的软件平台——“宿城医养e家”。通过手机App,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和助老员可及时掌握老人信息,为其提供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老人和家属也可通过手机App享受信息查询、预约诊疗、药品配送、家庭病床等功能。平台可搭载如意盒子、小象智能家庭医生和智能穿戴设备等多种终端,全方位满足老人健康监测、健康科普、智能提醒等需求。
此外,宿城区还依托乡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通过改扩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发展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在此前,服务中心仅为老人提供日间休息、文化娱乐等功能,现在改造的服务中心还增加了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服务,重点为失能、半失能、慢性病、高龄等老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宿城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每天都会有医护人员排班,为服务中心老人提供专业医疗服务。
“儿女平时不在家,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家住宿迁市泗阳县富园名都小区的史奶奶今年68岁了,她说的“这里”是由小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改造的“健康小屋”——社区健康中心。
今年年初,泗阳县中医院在该小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内设健康小屋,打造了由互联网医疗赋能的健康管理型社区健康中心。中心建有健康筛查室、精神关爱室、养生护理室、棋牌活动室、多功能康复健身区、助浴室等。在满足休闲娱乐、精神慰藉、居家上门等“十助”服务等日间托老服务的基础上,还提供远程问诊、健康宣教、专家义诊、健康评估、慢病管理、及预防康复等医疗服务。
“每天来这里测测血压、量量血糖,还有医生、护士给我们讲讲健康知识、检查身体,上午可以看看书、写写字,下午打牌、下棋,还能预约中医艾灸,好得很。”史奶奶说,在社区健康中心,每天都有不少像她一样的老人来进行医疗咨询或休闲娱乐,完善的配套和贴心的服务得到了居民的认可。该中心负责人,泗阳县中医院公共卫生科科员席菊介绍,今年建成以来,健康小屋共接待2661人次,健康筛查144人。小屋开通的上门护理服务,已累计服务350人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泗阳县中医院打破传统医院的服务模式,积极拓展医疗的服务边界,参与到医、护、养、防结合的工作中,建立起了泗阳县医疗健康管理平台。医院把医养结合服务延伸到社区、延伸到居家,目前医院已经拓展了县域6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对接服务工作。
针对医养结合模式推行过程中出现的人才缺口问题,宿迁市鼓励和支持大中专院校设置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和老年服务管理相关专业,将老年康复、护理等纳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加强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社工、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未来,还将依托宿迁市老年病医院建立市级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培训基地,举办老年健康管理、医养结合人才、老年医学人才进修培训。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王甜/文王子杰/视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幸福老年基层行 | “社区+医院”医养结合体系,让养老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