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萧何君明臣贤,垂范后世,似乎二人之间的关系融洽的不得了。实际上,刘邦一直在防范萧何,甚至还动过杀心,只是二人的矛盾大多数没有公开激化,于是呈现给了世人及后人一个其乐融融的表象。如果去仔细研读史书,就会得到一个颠覆性的认知,那就是刘邦磨刀霍霍,萧何一直在刀刃上行走。
刘邦与萧何关系之渊源
早年,萧何对刘邦很仗义,没少了照顾刘邦,二人结下了莫逆交情,表面上似乎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实两个人早就有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刘邦是沛县丰邑人,萧何也是,还有一个是,那就是卢绾,而其他人都不是,比如周勃、夏侯婴、曹参、樊哙、灌婴等等统统不是。沛县离丰邑差不多60里的路程,如果不是萧何在沛县任主吏掾,如果不是刘邦的泗水亭就在沛县边上,刘邦也不会与那么多的人产生交集。
但毫无疑问的是,刘邦在没有当亭长前就已经混迹于沛县地面了,说明正是因为有萧何给他撑腰,否则的话他早被王陵、雍齿那帮的豪强踢出沛县了,即便如此,他们也看不起刘邦。所以刘邦起兵后,王陵、雍齿都不服他,特别是雍齿还将丰邑献给了拥立魏王咎的周市。王陵则是在母亲被扣押去世后才死心塌地跟随的刘邦,当时彭城之战已经结束了。这就说明刘邦早年与这些人都有矛盾冲突或过节,是萧何一直在护着他。这就是刘邦起事后,特别重用萧何的首要原因。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史记•萧相国世家》
卢绾自不用说,和刘邦是发小邻居,还是同一天的生日。萧何家族在丰邑是名门望族,刘邦家庭虽不及萧何,但如果说两个人早年没有交往是不可能的,尤其刘邦就有好交际的性格,三教九流,呼朋引伴,到处招摇。所以,在这层关系的作用下,当萧何地位高于刘邦的时候,他才会给予他更多的照顾,也显得比一般人慷慨许多。这份情,刘邦也会记到心里。同理,当遇到重大事情时,彼此也会想着对方。
沛县起兵,萧何首推刘邦,刘邦重用萧何
沛县起兵,最先发起者是沛县县令,既不是萧何,也不是刘邦。县令有自己的打算,因为自陈胜吴广起义,各地反秦声音越来越大,反秦势力星火燎原,各地县令接二连三被杀,所以沛县县令有自保的意图,就如与被项羽干掉那个会稽郡守殷通是一个套路,他们都想先将身边的干草烧秃一片,以躲开即将到来的大火。
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史记•高祖本纪》
但萧何打心眼儿里认为县令不是那块料,或者担心将来出现变数被县令卖作替罪羊,比如起义军被朝廷消灭,县令会不会拿他堵窟窿等等。总之他不相信身份复杂的县令,更愿意信任身份单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刘邦。所以,萧何建议县令把刘邦叫回来当头领。可是,县令答应了又中途反悔,还要将萧何、曹参除掉。
当时刘邦正躲在芒砀山里避难,樊哙将信息送到后,刘邦如释重负,匆匆忙忙往回赶。回来后,才知道县令变卦,于是乎向城内射书信,以煽动与恐吓并用的手法,唆使城中百姓杀了县令。
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史记•高祖本纪》
按百姓的想法,刘邦应当就任县令,但刘邦认为萧何更合适,或者曹参也行,但他们二人顾虑重重,再三推让。接下来,沛县百姓也一至说刘邦合适,把他夸得神乎其神,所以最终刘邦便拿出了当仁不让的豪气。其实当时的形势还不明朗,多数人都想给自己留条后路,所以这个“沛令”就成了一颗烫手山芋在众人手里传来丢去,但最后都往刘邦怀里丢,因此刘邦也只好硬头皮接下了。
刘邦答应做领头,但觉得当“县令”不合适,于是改称沛公。“公”指的就是有名望与德行的人,与“长者”同义,可见刘邦的名声并不差,所谓的“好吃懒做、好酒及色”涉及的范围并不广,影响不大,只是个人身上的一个小毛病。
刘邦既然与萧何关系好,萧何又很有才干,所以刘邦就把萧何当作左膀右臂,他起兵时萧何的职务是丞督事。“丞督事”是督察一类的工作,形同丞相或御史,只是当时刘邦的身份地位所限,所以也不能那样称呼萧何。等刘邦当上了汉王,立刻就将萧何拜为了丞相。
三年灭秦战争,萧何鞍前马后,跟着刘邦风里来雨里去,吃了不少苦,当然也干了不少事儿,两个人的私人感情进一步升华。但是,接下来刘邦与萧何的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刘邦开始对萧何起了疑心,主要原因就萧何的位置变了,管的事情也不一样了。
萧何身份变化,刘邦疑虑重重
灭秦后,刘邦的地盘本应该在关中,因为楚怀王有言在先,谁先入关中谁就做关中王。但是,自认为劳苦功高的项羽不服,他不光强行入关,而且自行主持分封,最终刘邦得到的是汉中、巴、蜀三地,关中之地则分给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三王原来是秦军将领,关中又是一直属于秦国,所以三王又称“三秦”,于是也就有了后来刘邦的平定三秦。
刘邦重返关中,萧何并没有跟随,而是被刘邦安顿在了巴、蜀。为什么有这样的安排呢?原因很简单,打仗需要兵源粮草,刘邦让萧何给他种地打粮,招兵买马。这样一来,刘邦才有与项羽决战的资本,如果还像之那样打到哪里就在哪里解决吃喝肯定行不通了,因为当时的敌人只有一个秦朝,如今天下每寸土地都“名花有主”了,刘邦找上门去抢不挨凑吗?所以留萧何在巴、蜀是刘邦的战略规划,而且他认为萧何最合适不过,一是有能力,二是对他忠诚。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史记•萧相国世家》
所以,此时的萧何身份不光是“后勤部长”,而且还是一个看家护院的总管。彭城之战结束后,刘邦灭掉章邯,彻底平定三秦,将都城设在栎阳,立刘盈为王太子,萧何则由巴蜀回到关中,继续为刘邦经营大本营。四年楚王战争,刘邦几乎没有被粮草兵源问题困扰,主要原因就是萧何在关中不停筹集的功劳,由此可见关中之地与萧何的重要
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史记•萧相国世家》
当然,刘邦也没少了从韩信那里“夺兵”,但是关中大本营才是他的全部家当,他的资源库、聚宝盆、摇钱树。所以,对于刘邦来说,关中、巴、蜀、汉中之地万不能失,而这些地方尽托萧何掌控,如果萧何有了自立的想法,后果将不堪设想。届时,就等于家门被上锁,项羽追到门口一刀就解决了刘邦。
不仅如此,还会引发其他连锁反应,比如征战在外的韩信,到时肯定会拥兵观望继而自立,而不是听从刘邦去打萧何。道理很简单,刘邦输光了老本,萧何成了庄家。再比如那些依附刘邦的诸侯,也会弃他而去,届时他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对于这些问题,刘邦比任何都看得透彻,所以他才三番五次派人到关中打探萧何的动静。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史记•萧相国世家》
萧何为了打消刘邦的疑虑,急忙将身边最亲近的人派去帮刘邦打仗,此举实际上就是萧何把族人押给了刘邦做人质,双方心照不宣。虽然刘邦不放心萧何,但是也没有更合适的人来取代萧何,所似他只好采用了防且用,及不时敲打的方式来把风险降到最低。但这个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一是由刘邦年龄及身体条件决定;二是由刘邦所处的环境决定;三是由萧何的声望决定。
萧何与刘邦年龄相仿,甚至萧何年长刘邦,但刘邦不可能比萧何长寿。因为他长年征战在外,从沛县起兵到楚汉战争,再到称帝后平定异姓诸侯,一直都没停歇。所以,劳累与伤病是影响刘邦寿命的重要一环,反观萧何的生活环境与刘邦大相径庭。最为重要的是,萧何经营关中十余载,已经树立起了相当高的威望,把根儿也扎了下来,反倒是刘邦在百姓心中就如一个外来户。
如果趁刘邦外出征战,比如平陈豨及英布叛乱时,萧何同样可以轻轻松松把刘邦排挤掉。这就是接二连三看到刘邦想除掉萧何一幕的原因,比如韩信死后刘邦赏赐及监视萧何的举动;再比如出征英布期间对萧何的探听;还有归来后,萧何为民请地,刘邦一怒之下把他关入大牢。
汉十二年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相国为上在军,乃拊循勉力百姓,悉以所有佐军,如陈狶时。客有说相国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可复加哉?然君初入关中,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常复孳孳得民和。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汙?上心乃安。”于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史记•萧相国世家》
刘邦出征英布期间,又不停的派使者回来探视萧何动静,萧何则如上次刘邦平定陈豨时那样,将家产捐出来给刘邦当军饷用。结果他的门客说,这次不行了,相国大人需“自污”才能躲过一劫。什么是自污呢?就是做坏事儿,往自己身上泼脏水,败坏自己的形象。刘邦平定英布归来后,老百姓怨声载道拦着他告萧何的账,这下可把刘邦坏了。
但接下来,萧何做了一件事情彻底激怒了刘邦,他替长安城附近的百姓请求刘邦把上林苑的地让出来耕种。萧何此举在刘邦看来明显是在百姓心中树威望,所以他立刻将萧何打入大牢,准备杀掉,多亏尉卫及时求情,否则萧何命悬一线。
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曰:“君自谢民。”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禽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
综上所述,刘邦与萧何并不是君臣和皆相处的典范,萧何一直忠心耿耿对刘邦,但换不来刘邦的完全信任。当然,刘邦的做法并非多此一举,因为之前有许多事例给他敲了警钟。比如陈胜称王后,派部将武臣去攻打赵地,结果武臣打下几座城就地称王。接下来,武臣又派部将韩广去经略燕地,结果韩广很快成了又一个“武臣”。搞得陈胜进退两难,还得给二叛将陪笑脸。见微知著,想必其他想称王称霸的势力不胜枚举,原因不外乎摇摇欲坠的秦朝让他们看到了机会,这种现象也贯穿了整个历史。
不可否认,萧何抵挡住了诱惑,经受住了考验,这与刘邦的私人关系有关,也与他操守有关,还与他的志向有关。但是,作为君王的刘邦早将人性看得一清二楚,把事情看得无比通透,所以自觉地保持着看问题的前瞻性与警惕性。不过,在萧何身上也能看到刘邦的情义,否则萧何就是韩信一样的结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为什么刘邦三番五次想除掉萧何?萧何干的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