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将启,来自复旦大学的第一份“盲盒”礼物即将抵达,2023级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科研元素”满满的新生纪念品,将从本周开始陆续寄出。
新生纪念品中的多功能收纳包是时下流行的“盲盒”款,除了简约大气的国风设计风格,更有寓意的是融入了复旦大学近年的科研成果。每位研究生将收到“春夏秋冬”系列中的一组,只需扫描上面的二维码,就可查看科研成果等详情。
——“指纹”土壤。春季的邯郸校区,光华楼前的土壤,细看是由“指纹”组成。
提到指纹,你会想到什么?是刑侦电影里的取指纹镜头,还是小时候妈妈掰着你的手指头数“斗”和“簸箕”?指纹有着许多奥秘,但一直以来,人们对指纹形成的生物学机制知之甚少。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汪思佳研究员团队,爱丁堡大学丹尼斯·赫顿教授团队,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十余家科研机构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在分析人类近百万遗传位点和指纹花纹之间的关系后,发现肢体发育相关基因而非皮肤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望为通过肤纹表型实现特定疾病的早期识别与筛查提供新思路。
——“芯片”池塘。夏季的张江校区,图书馆前的池塘,水波泛起的涟漪用了“芯片”的意象。
经过“十年磨一剑”,由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李炳宗教授团队编著,139万字的《硅基集成芯片制造工艺原理》在2022年初正式出版。“不仅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又可作为产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领域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对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将发挥积极的、有成效的作用。”中科院院士王阳元在序言中这样评价。
——“数学符号”果实。秋季的江湾校区,银杏树上点缀着“∞”和“π”。
“十年前我都不敢想象,如今超过了当年最好的预期,上海数学中心已经从一棵‘树苗’长出了挺拔的‘树干’。”上海数学中心主任、首席教授李骏,去年12月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剑指“高原上的高峰”,上海数学中心成立十年来,在代数几何、动力系统等重要基础研究方向处于国际最前沿,在国际公认的“数学四大顶刊”(年均仅150篇左右)发表论文11篇。
——“DNA双螺旋”灯笼。冬季的枫林校区,青松上高挂着“DNA双螺旋”灯笼。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附属肿瘤医院徐彦辉团队,2020年和2021年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连续发表4篇论文,围绕人源转录起始机制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突破,部分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新生纪念品中还包含入学纪念“机票”和毕业纪念“机票”。入学纪念“机票”的目的地是“复旦大学”,研究生可在虚线框内写下自己的启航地。毕业纪念“机票”的下一站是未来,虚线框内可写下未来的目的地。贴心的是,扫描“机票”上的二维码,可以查阅“新生手册”,获取“复旦研招”一手资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复旦大学研究生新生,你的科研“盲盒”和录取通知书将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