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给家庭选保险是不是像在迷宫里找出口,一头雾水?想给家人稳稳的保障,又怕踩坑多花钱。别愁啦!今天咱就唠唠家庭投保攻略,让你轻松变身“投保小达人”,给全家撑起一把超安心的“保护伞”!
一、家庭投保攻略有哪些
1. 优先保障成人,尤其是家里的 “顶梁柱”
很多家长容易犯的错是 “先给孩子买一堆保险,自己却没保障”,其实反过来才对 —— 成人是孩子的 “保护伞”,尤其是赚钱的经济支柱,要是大人出了意外或生病,没了收入,孩子的学费、生活费都会受影响。得先给爸爸配齐重疾、医疗、寿险这些核心保障,再考虑给妈妈和孩子买。等大人的保障稳固了,再给孩子添保险,才是真的给家庭兜底。
2. 给经济支柱 “加厚” 保护网,别省关键保额
经济支柱的保障不能 “将就”,保额要足够高,才能扛住风险。比如爸爸要还房贷 100 万,还要养孩子到 18 岁,大概需要 50 万生活费,那定期寿险的保额至少要 150 万,万一不幸去世,这笔钱能还完房贷、养好孩子;重疾险保额也得够,至少 50 万,要是生病不能工作,这笔钱能覆盖 3-5 年的收入损失。
3. 先保健康,再谈理财,别本末倒置
很多人买保险会被 “分红”“返还” 吸引,先买了一堆理财型保险,结果健康保障一片空白,这就错了。健康是 “1”,理财是后面的 “0”,要是家人得了大病,没健康险报销,再多理财收益也不够填医疗费的坑。
4. 先扛 “大风险”,再管 “小毛病”,别抓小放大
家庭投保要优先覆盖 “花大钱” 的风险,比如癌症、心梗、意外身故这些,至于感冒发烧、小磕小碰,有医保基本能覆盖,不用特意买高额的小额医疗险。
5. 先做 “需求分析”,再挑产品,别盲目跟风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别看到别人买什么就跟着买。比如家里有老人有高血压,买医疗险时要选 “健康告知宽松” 的产品;要是孩子经常感冒,买医疗险可以选 “含门诊报销” 的;要是家里房贷压力大,经济支柱的定期寿险保额就得高。
二、家庭要买哪些保险
不管是三口之家还是多代同堂,这 4 类保险是家庭保障的 “基石”,根据成员角色调整细节就行。
1. 重疾险:经济支柱的 “收入救命金”,孩子也得配
重疾险不是 “治病钱”,而是 “养病和生活的钱”。要是大人得了癌症、心梗这些重疾,至少 3-5 年不能工作,没了收入,重疾险赔的钱就能用来还房贷、付孩子学费、自己康复。比如爸爸买 50 万重疾险,确诊癌症后拿到 50 万,既能覆盖 3 年的收入损失(假设每年赚 15 万),还能剩下几万做康复。
2. 百万医疗险:全家的 “大额医疗费盾牌”,老少都需要
百万医疗险是 “救命钱”,不管大人小孩,只要住院花了大钱,比如癌症化疗、心脏手术,扣除 1 万免赔额后,剩下的基本能 100% 报销,包括社保报不了的进口药、靶向药。比如爷爷得了肺癌,用 CAR-T 疗法花了 120 万,社保报不了,百万医疗险能全报;孩子骨折手术花了 5 万,扣除 1 万免赔额,剩下的 4 万也能报。
3. 定期寿险:只给经济支柱买,扛 “极端风险”
定期寿险只保 “身故或全残”,是给家里赚钱的人买的,用来保障 “人走了,责任还在”。比如爸爸是经济支柱,买 100 万定期寿险(保到 60 岁),万一不幸去世,100 万可以用来还 80 万房贷,剩下的 20 万给孩子当学费;要是全残不能工作,这笔钱也能用来养家。
4. 意外险:全家都能买,应对 “突发意外”
意外险便宜又实用,不管大人小孩老人,都得配一份。主要保两方面:一是意外医疗,比如孩子被猫抓狗咬打疫苗、老人散步摔伤住院,花的钱能报销;二是意外身故 / 伤残,比如大人车祸伤残、孩子意外坠楼,能赔一笔钱。
家庭投保不用 “一步到位”,可以先给经济支柱配齐 4 类保险,再给其他成员补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慢慢完善。比如第一个月给爸爸买重疾 + 医疗 + 寿险 + 意外险,第二个月给妈妈买医疗 + 重疾 + 意外险,第三个月给孩子买医疗 + 重疾 + 意外险,这样分摊保费压力,也能尽快让全家有保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家庭投保攻略有哪些?家庭要买哪些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