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贾小燕有五个孩子,其中有四个和她并没有血缘关系。但过去十年间,贾小燕对这四个孩子视如已出,尽心尽力地解决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她用悉心帮扶,换来这些或父母双亡、或父母无力照看的事实孤儿的健康成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贾妈妈”。
其实,作为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玉泉街道河石坝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贾小燕不仅对孩子赋予爱心,对社区需要关照的老人、妇女、残障人士,也努力为其排忧解难。她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群众的一句夸奖,就能让我动力满满”。
能担事儿的调解员
10月18日,河石坝社区的一间会议室里,一起纠纷调解正在进行。调解的焦点,集中在10岁孩子小强(化名)身上。
不久前,小强父亲因工死亡,单位支付了一笔大额赔偿金,但因小强母亲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承担监护责任,孩子的监护权、赔偿金的管理支配权成了问题。考虑到孩子今后的成长需求,社区建议由居委会作为监护人代管这笔赔偿金,直至小强大学毕业。前期,社区已经与小强亲属进行了两次协商,但因意见不统一,孩子的监护权迟迟未定。
正在进行调解的贾小燕。文丽云摄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没有时间管这些事情。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来协商这个事。”“你们社区能不能监管好,出了问题我们是要来过问的!”当天的调解现场,气氛一度剑拔弩张。
面对小强旁系亲属连珠炮般抛出的质问,贾小燕沉着应对。“请你们相信社区,这笔赔偿金保证只会花在孩子身上,今天我们是抱着诚意来解决这件事的,不然大家就要一直来来回回地跑!”贾小燕掷地有声的回应,让喧嚣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经过深入沟通,最终,社区被指定为孩子监护人,银行卡由社区代管,密码由孩子的母亲掌握,每次支取款项,由社区2名工作人员和孩子母亲一同前往。对于这一协商结果,小强的亲属表示认同。
“这不是简单的助人为乐。”贾小燕说,谁保管这张银行卡,出现问题就要由谁承担,因此,现场没人愿意主动接这个“烫手山芋”。
“关键时刻,我必须要站出来,我来保管,如果有问题我来承担!”贾小燕说,“风险肯定有,那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什么都怕,这个事情就没法解决了。”
作为社区工作者,贾小燕一直认为,“个人要承担的责任与风险与孩子的健康成长相比,后者更加重要”。
宁宁、辉辉和贾小燕的孩子一起长大。受访者供图
小强不是贾小燕帮扶的第一个孩子。2014年,贾小燕在入户调查的时候见到了宁宁(化名)和辉辉(化名)两兄弟。彼时,两个孩子,一个12岁,一个10岁,父母双亡,跟着外公生活,外公续弦后,被迫寄人篱下。
“第一次见到他俩,是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兄弟俩煮了大白菜,碗里盛着米饭。”贾小燕回忆,那天,两个人站在角落里不敢说话,小手搓来搓去,显得局促又胆怯。简陋的房子里,只有两张床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眼前的景象,让贾小燕心痛不已。
为两个孩子办理低保、申请廉租房补贴、联系学校上学……之后的每个周末和寒暑假,贾小燕都会把宁宁和辉辉接回自己家,给他们洗澡、剪指甲,做可口的饭菜,她还经常自掏腰包给孩子们添置文具和衣物,让兄弟俩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
这一帮,就是5年!
社区工作多年,贾小燕深知帮扶不能仅限于物质上,更要注重精神上的陪伴。平时,她常常与孩子们谈话沟通,在思想上开导他们,鼓励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说:“最担心的是他们流落社会,染上恶习。”
最终,孩子们不负所望——哥哥宁宁从中职学校毕业后服役2年,又读了大专,现在在广东打工;弟弟辉辉从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毕业后,在成都找到工作,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前两天宁宁回来看我,还给我带了礼物呢!”贾小燕看到两个人自立自强,感到喜悦又自豪。
同样是在2014年,贾小燕还帮扶了13岁的女孩玲玲(化名)。玲玲的家人相继去世,剩她孤身一人。“当时,她连给自己亲人办后事的钱都没有,我们全体社区干部帮她处理了亲属的身后事,我还把她接回来住了1个月。”
为了让玲玲有一个好的前途,贾小燕多方奔走,整合资源,为她联系到一家国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免除了玲玲的学费,还给予一些生活补贴。如今,玲玲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大专学业。
“能够以‘母亲’的身份参与这份充满爱与责任的事业,是我人生中无比珍贵的经历。”谈及这段漫长的帮扶历程,贾小燕这样说。
群众心中的好干部
在社区基层岗位,贾小燕一干就是24年。2001年,她中专毕业后进入攀枝花市西区玉泉街道巴关河社区工作,从普通的窗口人员一路干到居委会主任,“刚工作的时候,1个月工资才400元,常常入不敷出。”
贾小燕是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受访者供图
不仅待遇低,有时候还要被少数不讲道理的群众为难甚至谩骂。一次,贾小燕为一名刑满释放人员办理低保,等待过程中,对方因为耐心不足对贾小燕破口大骂,甚至威胁其家人安全。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贾小燕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最后还是选择把委屈往肚里咽。
年轻气盛的贾小燕想过跳槽,但后来遇到的一件事改变了她的想法。
“社区有一对80多岁老年夫妇过来申请低保,办完手续后就直接回家了。下班后,我把申领下来的170元低保金送到老人家。老太太拉着我的手,热情地让我进屋坐,还不断地感谢我,这让我体会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贾小燕说,自己是经不住夸的人,“工作干得好不好,居民说了算。他们夸我工作做得好,我就觉得脸上有光,一下子就有了动力。”
这些年,贾小燕也干出了不少成绩。在巴关河社区,她带领社区干部开创了“一点三线”社区治理模式,推动了社区自治;在河石坝社区,她成了群众遇到困难事、烦心事第一个想到的人。2015年,贾小燕被评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她被评为攀枝花市社区教育最美志愿者。
关爱空巢老人,照顾困难家庭,在社区内,贾小燕永远是带头服务的那个人。社区内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李姐生活不能自理,贾小燕持续2年为她送饭、喂饭,查看身体状况,添置生活物品和急需药物。39岁的小蔡患有二级智力残疾,平时不敢和外人打交道,总是闷闷不乐。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贾小燕和社区工作人员热情地邀请小蔡到社区办公大厅帮忙,平日里有啥好吃的、好玩的,大家都想着他,渐渐地小蔡开始融入这个大家庭,性格开朗了不少。
贾小燕为社区患有重症肌无力的居民送饭。受访者供图
“群众利益无小事。”贾小燕说,自己要把小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照顾好社区这个“家”。(郭莹、文丽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顾“家”的社区“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