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下面这张图的四位,想必熟悉相声的观众并不陌生,不论是端坐在前的马三立,还是在后面站着的刘文亨、侯宝林和杨少华,都是相声界泰斗级别的人物。
这张四位大师的合影,拍摄于1984年一次演出结束之后。
不过,在这张言笑晏晏的照片背后,还有一个“小插曲”。
众所周知,即便到了21世纪二十年代的今天,相声界仍旧是一个讲究论资排辈的圈子。
更遑论是四十年前的1982年了,所以别看这只是一张简单的四人合照,这背后的讲究和规矩,那是真不少!
首先,马三立是中国相声界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又因为拍照的时机是演出结束之后,累了的老人家坐着拍张照,于情于理都可以理解。
也许是演出完有些放松,只比马大师小了三岁的侯宝林抬眼一瞅看见两个晚辈在场,自己算是年事已高,就没什么顾忌的搬张凳子,一下子坐到了马三立的身边。
眼见侯宝林和马三立并排坐下了,剩下两位的七窍玲珑心,也活泛起来了。
杨少华心想,你侯宝林跟我虽然差着十几岁,可你跟我是一个辈分呀,我们当以师兄弟相称!你作为师兄坐着拍照,我当师弟的坐你边上,这没人能挑我理吧?
刘文亨眼瞅着其他仨人都坐下了,他一个人鹤立鸡群地站着,到时候照片拍出来多“有碍观瞻”啊!
这不行!刘文亨定了定神,把心一横,也搬把椅子坐下了。
这下好,四个人坐成一排,倒也协调。
这时候最为德高望重的马老意识到不对了,他“噌”一下站起来,急吼吼地骂道——“没规矩啦!都给我滚后边站着去!”这时候其余三人才收起了活泛的心眼,老老实实站在前辈后边,留下了这张宝贵的合影。
读到这里,或许会有读者朋友腹诽马老师的死板和规矩太多。
这一点不能否认,老一辈艺术家确实十分讲究辈分和次序,这算是一种陋习。
可马老除了在论资排辈这一点有些执拗之外,绝对称得上“
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艺术”方面,无需我多说,马老是我们首屈一指的相声艺术家,一生中留下了无数既让我们捧腹大笑,又回味悠长,引人深思的段子。
在德行方面,马老师也是无可指摘。
首先,马老师尊师重道。
出生于曲艺世家的马三立从小就明白“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的组训,对自己的老师,“相声八德”之一的周德山是他的授业恩师,他一直都非常尊重这位师傅。
无儿无女的周德山晚景凄凉,身为徒弟的马三立没有选择袖手旁观,而是承担起了给师傅养老送终的重任。
马三立这事做得十分敞亮,受到了圈子里同行们的交口称赞,为他个人积累下了声望。
除了尊师重道,马三立还拥有很高的政治觉悟,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马老出生在1914年,那正是中国最落后,最贫穷,最艰苦的时候。
从旧社会成长起来的马三立深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正所谓“好饭不怕晚”,尽管加入党组织时他已经七十一岁高龄,但他从不把“入党”当成一个“走过场”的仪式。
他曾真情流露地告诉身边的朋友——“我虽然老了,但我还有油,还能为观众朋友们带来欢笑。”
1991年,年逾七旬的马三立时隔五年再度获得了“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这份荣光,是对马三立这位人民艺术家最大的褒奖。
除此之外,马三立在感情上忠贞不二,对妻子的深情厚谊,也是他在德行上为人称道的一点。
马三立的妻子名叫甄慧敏,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她与马三立相逢于微末,几十年相濡以沫,马三立成名之后也不曾嫌弃妻子,他们一生相伴,直到妻子因病去世。
为了纪念妻子,表达对妻子的思念,马三立还做过一些“怪事”。
他不仅把妻子的遗像挂在床头,而且人还没去世,就为自己刻好了墓碑。还大张旗鼓地给自己办追悼会。
朋友们纷纷来劝他,说这样太不吉利,马三立对这些劝说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祭奠去世的妻子。
2003年,年近九十的马三立去世了,他给人间带来了无数欢笑,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和相守了五十多年的妻子相聚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马三立侯宝林等人的合影,拍照时,马三立骂道:都给我滚到后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