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刘新吾马泽勇谭华祥
入夏,地处武陵山区深处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热闹非凡。翠绿的田野里,一丘又一丘黄精进入收获期,村民们正忙着下地采挖;整洁的村道上,一支又一支研学旅游团队在观光赏景,体验农事活动……
中益胜景入画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供图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乡村产业加快发展,黄精已经成为中益乡的支柱产业,构建起从育苗、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尤其是优质的“中益黄精面”出口香港、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1个国家或地区,黄精变成了“黄金”。
产业发展了,人民富裕了,乡村美丽了……华溪人民过上了黄金般的日子。然而,在喜悦的背后,是石柱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一路保驾护航的艰辛付出。
整合基层监督力量,打出助力乡村振兴“组合拳”
乡村振兴建设政策多、项目多、资金多,容易招来“蝇贪”“蚁腐”。为整合监督力量,石柱县纪委监委建立“1+2+N”片区监督机制(即监督检查室牵头,派驻纪检监察组、派出监察室协作配合,N个乡镇纪委联动)。
片区监督工作以“一月一立项”的方式开展,整合室组地监督力量,下沉一线开展监督检查,使监督从“各自抓”到“一起抓”,变“单兵作战”为“兵团作战”。
县、乡纪检监察干部不定时检查华溪村村集体账务。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供图
中益乡纪委充分利用华溪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优势,创新事前群众知晓到位、事中群众参与到位、事后群众评价到位的“三到位”群众监督方式,充分发挥基层监督力量。设立廉情驿站,建立收集直报、提级办理反映华溪村党员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问题线索等制度,变“上访”为“下收”,消除了“熟人社会”监督压力。
聚焦重点精准监督,筑牢乡村振兴“廉洁线”
“近年来,我们依托‘三变’改革,组建起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发展了黄精、木瓜、脆桃、脆李等1500余亩产业。去年,黄精亩产达6000斤,产值近920万元”。近日,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祥生与前来走访的中益乡纪委工作人员热情交谈。
2018年以来,石柱县在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时,华溪村将黄精作为支撑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进行发展。在该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推动下,华溪村成立中益旅游开发公司,该公司由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出资468万元、占股93.6%,16个村民出资32万元、占股6.4%,负责旅游开发、中药材种植销售、中蜂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业务,探索培育“1+1+N”(1个村集体经济、1个公司、N个合作经验项目)市场主体架构。
与此同时,石柱县纪委监委统筹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全程监督“631”集体利益分配机制落实情况,即:确保村集体收入60%用于全体村民分红,30%作为村级“两不愁三保障”基金用于扶危济困,10%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截至目前,累计分红58万元,发放“两不愁三保障”基金18.6万元,无一人反映不公平、不公正。
着力打造清廉村居,擦亮乡村振兴“廉底色”
“我们村的清廉村居建设搞得好。以前想要了解村里的事务,只有联系村组干部。现在不一样了,村民在村里公示栏和手机上都可以看到。”华溪村村民们说。
推动政策公开透明、引导群众参与监督,是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方便群众监督,中益乡纪委组建华溪村村务监督服务微信群,定期公布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产业发展、政策落实等进展情况,针对群众疑问和诉求,同步建立“收集—分流—督办—回应”闭环机制,实现群众疑问答复率、诉求办结率“两个100%”。
纪检监察干部与老党员马培清座谈了解廉政建设。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供图
为营造和美乡村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先进带动作用,华溪村将4月15日确定为华溪乡贤、华溪榜样评选日。4年来,评选出“公道正派”“家风优良”“勤劳奋斗”等先进典型29名(户)。
乡村振兴积分兑换活动,是华溪村调动村民参与村务积极性的特色做法。建立起乡村振兴积分激励制度,设立“环境整治、孝老爱亲、邻里互助、助力公益、遵纪守法”5项评分标准,计入乡村振兴积分数字化系统,群众可凭积分到指定商店兑换物品。同时,修订了华溪村村规民约,完善抵制“无事酒”、摒弃厚葬薄养、拒绝人情攀比等条款,并与积分激励制度贯通,明确发表不当言论、组织或参与陈规陋习、人居环境脏乱差等8种扣分情形和标准,并将违规行为纳入“曝光台”,形成了“遵规光荣、违规可耻”浓厚氛围。
“纪检监察如同温暖而公正的阳光,无声无息地守护着我们华溪村乡村振兴的梦想与果实。”王祥生感慨地说,正是纪检监察这股“保驾护航”的力量,在华溪村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老百姓的黄金般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重庆石柱:筑牢乡村振兴“廉洁线”